清山变 第984节

“哦?”董诰难免好奇,“你说错了哪一招?”

“太上皇大敛之后,我在初三的晚上就服毒殉主,那一来,你想呢?”

董诰一愣,朝中人都知和珅必败,也都设想过他会如何求免,一般的看法,都倾向于他会以报效川楚军费为名,献出巨额家财,加上十公主的求情,或者能够免死,却谁也没有想到他会有这样的打算,所以一时间也无法评估得失了。

但稍微多想一想,董诰不觉为和珅惋惜,他想到了一条无上善策,竟不能毅然而行?“和中堂,”他依旧用尊称,“我真为公惋惜!一念犹豫,致有今日。正月初三那天,我公以受上皇逾分深恩,愿侍上皇于天上为名,仰药自裁,大臣殉主,事所罕见,则以皇上之纯孝,决不会再念前恶!”

说到这里,他也有些激动了,“中堂当时若真能就上商于下走,我必力赞其成,尽心为中堂2一通遗折,自信纵无优诏,也必有温谕。”

董诰还有话没有说出来,如今廷议照大逆律拟罪,皆因这二十款大罪都是和珅避无可避的,如果此身不在,死无对证,皇帝绝不会再宣示罪状,因为他和戴衢亨在上书房的时候曾经一再忧叹,“这几款恐怕有伤先帝知人之明”

皇帝要杀和珅,主要是非如此不能整饬军务,肃清吏治,至于民间所说的‘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并非皇帝所看重,而由于死无对证的缘故,和珅很多不当的举措,可诿之于太上皇的授意,只以奉行不善,或者误会了太上皇的旨意致生咎戾,为此自辩,还可以博取他人的同情。同时太上皇已经宾天。这又是另外一重意义上的死无对证。

所以有些错失,只要言之成理,不怕拆穿谎言,例如皇帝最恨的就是和珅任意积压军报,‘报喜不报忧’,到时候就可以以太上皇高年,不敢忧烦圣虑之论,说太上皇指授方略。万里咫尺,有如明见,必能得胜,诸将偶有一时之挫。兵家常事,故而暂时搁置,准备着等捷报进京,方始奏陈,先忧后喜,非粉饰可比。

而皇帝也可以据此训诫带兵大员,当初军机大臣报喜不报忧,纯粹是仰念太上皇高年。不渎陈拂逆之事,决非庇前方将领,自今以后信赏必罚,实事求是。一样能够收整饬之效。

“哎!”和珅痛心疾首的重重顿足,“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自作孽,自作孽!”

这是吴梅村的诗。董诰不觉念了其上两句,“浮生所欠只余死,尘世无由识九还?”说到此处,董诰大感后悔:这句诗出自吴梅村在顺治十年。为江南总督马国柱所举荐,苦辞不就。被迫就道,北上出仕清朝。过淮阴有感一文。诗中的淮王指明思宗,旧鸡犬自然就是指吴某人自己。

意思是说,后悔不该不早从旧主于天上,以致有今天的失节。而后面他所接的一句,意思是说,陈氏没有九转还魂的仙丹,人总是要死的,当死不死,自贻伊戚,这是解释不随仙去落人间的缘故,自悔之意,十分明显。

至于董诰所后悔者,便在于人已将死,而仍在责怪对方不肯早死,未免有失厚道之意。

谁知和珅的反应却不同,“蔗林,”他轻拍了一下桌子,“你这话正是搔了我的痒处,我欠太上皇和皇上的,只有一死,早死便没事,不死就什么罪名都加上来了,要不然怎么能杀一个大学士呢?”

这话带着浓烈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味,不免令人反感,以他刑部尚书的身份更是不能接受,但此时此地,又何可与之辩解,只有报以苦笑。

“蔗林,如果皇上问我最后说了什么话,你就说,‘我欠太上皇跟皇上一死’这句话好了。”

“和中堂,”董诰仍旧用尊称,一边说一边起身,“我留熊侍郎在这里伺候,我可要告辞了。”

等他站起,和珅握住了他的手,“蔗林,我跟你辞行!”说着,已跪了下去。

董诰急忙屈膝,生离死别,判此顷刻,对拜起身,四目凄然,董诰强自笑到,“和中堂见了太上皇,为董诰代请圣安。”

这是无可慰藉之中想出来的一句话,但竟然发生了奇怪的作用,和珅脸上的神情忽然变得很微妙了,可说是孙儿渴望一亲祖父的孺慕,也可以说是受屈者渴望得到抚慰的期待,总之,在这一刻,可猜想到他视死的心境,浩然如远游之还乡!

“蔗林,我们来世再见,但愿还能共事一主。”

“但愿,但愿。”

和珅还想再说,张远帆掀起门帘,探头进来,“和中堂,吉时已到!”

“好,好!”

和珅表现得很从容,徐徐步出门槛,只见屋梁正中悬挂着一条白绸带——这便是所谓的赐帛了。“和中堂,”张远帆打了个千说,“早升天界。”

说完,他向一个差役使了个眼色,两个人掖着他,踏上一条骨牌凳,差役扶住他的身体,身材很高的张远帆一伸手把白绸圈套套进和珅的颔下,直抵咽喉,看看妥当了,伸脚踢掉凳子,那差役将手一送,和珅的身子微微晃了几下,静止不动。

“哇!”呆在窗外的彭华嗷然一声,仿佛为和珅在黄泉路上喝道。

**************************************************

一段故事从下午讲到掌灯,听到最后,惊羽不自觉的打了个寒战,“好怕人啊!”

皇帝满腹心事,也为她难得一见的小女儿态逗得破颜一笑,“你是只看贼挨打,没看贼吃肉。”

“……”惊羽虽然在北方生活了很多年,但这样的俗语却是闻所未闻,也不敢大笑,只是瞪着明亮的眸子,抿紧了嘴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啊,但凡可怜之人,就必有可恨之处。你知道为和珅压搁军报,害得多少川楚剿贼的朝廷兵士对其怨声载道?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如今你倒可怜起他来了?”

“那也不能怪奴才啊?”惊羽撅起嘴巴,慢吞吞的说道,“要怪,也得怪皇上您。”

“怪朕?为什么?”皇帝真有些不明白了。

“您讲得太好,让人家有临场之感,又没有听您说过他的可恨之处,所以就觉得他可怜喽?”

皇帝忍俊不禁,放声大笑起来。

“对了,皇上,您不是说什么巡街御史吗?怎么说到和珅身上去了?”

“哦,是的。这个巡街御史啊,就是那个彭华的后人。”

“是不是又是一大段故事?”惊羽听得起劲儿,还要催皇帝多讲,但这件事他也知道得不多,只好含糊其辞,“这个彭华是奴籍——士农工商四民为良,其他的倡优胥隶以及奴仆都是贱民,照大清户部律例,报官改业,须经四代,身家清白,子孙方准应试。彭华为了摆脱贱民的身份,在和珅还在朝的时候,捐了个守备的武职,成为五品武官,由民籍改为军籍,便如同脱胎换骨一样了。

“那之后呢?怎么样?”

“之后的事情,朕也不知道。”皇帝为难的一摊手,看她嘴巴撅起,知道未餍所欲,只好连哄带骗,“你别着急,要真想知道,等日后有了机会,朕把彭南清传进来,让他仔细和你说,他祖上的事迹,一定知道得很详细。”

惊羽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忙又追了一句,“那,您可不要忘记啊!”

“放心吧,朕忘不了的。”皇帝笑着说,“即便朕忘了,不是还有你在旁别可以提醒的吗?”(未完待续。。)

第211 谈判重开(1)

正月十八日,京中开衙,各部开始入值办公,军机处见面说起的第一件事,便是日本人进京了。《》lvex./《》lvex./

“既然来了,就接着谈。”皇帝这样说道,“还是如上一次所说的,二月二十一日之前,拿不出一个正式的文本来的话,就让奕山和胡小毛在南北两路同时进军。和这些人,没有任何折扣可以打。”

现在距离二月二十一日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如果去掉日本人来回奔波在海途上的时间,总计不到五十天,奕估摸着应该差不多,但有些话不妨说在前面,“皇上,臣弟受皇上天恩厚重,本不该起丝毫疏忽懈怠之心,但臣弟近来身子生病,于皇上交托的差事怕有所预料不及处,还请皇上选派能员,从旁帮办,以免办砸了差事。”

“能员?怎么了,现在是人手不足使用吗?”

奕无言以对,倒是肃顺,立刻接上了话题,“皇上,奴才想,王爷的意思,也是希望能够有人参与进来,做一些奔劳杂役之事,旁的不提,只是会谈之外,和日本使者往来磋商,宜乎有人专职负责才是的。”

“那,你们可有人选?”

“臣弟想,二贝子载滢,留学西洋多年,西语纯熟之外,于英美两国风情多有领悟,用之正事,堪称恰如其分。”

“肃顺,你怎么想?”

“奴才也附议王爷之言,二贝子是适合的人选。”

“载滢啊?上一年他为国奔劳,很是劳累了……”皇帝用手一指,“你们呢?你们都说说?”

首节上一节984/9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