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变 第884节

段军门名叫段配,字良光,是安徽人,他是北海、永固两座自咸丰十四年才算正式建成的大清最北端府城中的北海城的总兵官;段配出身于天津光武新军,不过资历比较起张运兰、朱洪章、胡氏兄弟来要晚上几科,咸丰七年中英之战发端的时候,他还没有入营受训呢。

这一次从关外三省而来的绿营兵士,合计是六万七千人,其中甚至还有段配从北海、永固二城带来的四千三百人的俄罗斯兵,这些人身材健硕、五官英俊,又天生了一副迥异于中华的容貌,登上海岸之后,从城中鱼贯而过,引得中国士兵、日本百姓观望不停,简直成了城中一景。

和朱洪章见过之后,段配取出朝廷公文,递了上去,“大帅,这是卑职的驾贴,请大帅验过。”

其实这是不必的,但段配为人严谨,做事滴水不漏,是朱洪章也知道的,当下打开盖有兵部紫色泥印的公文,取出驾贴看看,交给身边人,“良光兄远来辛苦了,请到公署说话吧。”

一行人陪着朱洪章、段配回到原本是酒田城的府治大厅,现在改作清军指挥中心的公署,彼此落座,“良光兄此来,真是如大旱云霓,本官早就盼得望眼欲穿了!这一次你们到来,我也好即刻领兵,南下鹤冈府了。”

“……这一次本官出发之后,酒田城中的布防安置之事,请林军门全盘料理,总之还是一如既往,不可有半点纵兵祸害百姓之举。”

“大帅放心,下官都记住了。”

“前日的时候,我见过张运兰军门……”朱洪章说道,“经由他请旨朝廷,皇上诏准,八月十六日起,我军即将分出各自属地,南下一县首府的山形府城。此处之后,在今年年底之前,一定要拿下栃木县的宇都宫。此去数千里之遥,兵凶战危,列位要多多小心,打起精神来啊。”

“是!”

从酒田出发,前往鹤冈府,路程在一百余公里左右,这并不能算很长的路程,但因为清军所需要携带的物资太多,足足走了五天的时间,朱洪章才抵达目的地。

在他的队列中,除了中国士兵、俄罗斯士兵之外,就是从酒田城选出的近两千六百名日本百姓,担任军中后勤补给部队,这两千余人都是给清军一体剃光了头发,以示区别,靠着肩抬、手提、马拉牛拽之力,帮助中**士将源源不断的物资、器械、装备、弹药、食物、医药一同带往鹤冈府。

一路无话,到八月十三日的时候,朱洪章终于看见了从悟德寺中赶至中途迎接的张运兰一行人,“给大帅请安!”张运兰站在路边,满脸带笑的请下安去。

“起来,”朱洪章丝毫不敢大意,从马上跳下来,扶起张运兰,“张大人为国杀敌,浴血奋斗,本官却不能从旁协助,乃至害得成军门伤重,实在惭愧之极!”

“大帅不必客气。”张运兰咧开大嘴笑了起来,“伤个把兄弟算什么?左右有一天,都要从日本人身上讨还血债就是了。”

“说的是。这么多弟兄流的血,都要从日本人身上讨回来。”朱洪章不做虚文,立刻问道,“这一次鹤冈府有多少弟兄下船了?”

“有四万多人!”张运兰大声说道,“来了这么多弟兄,不管日本人再来有多少人,也断然不够老子杀的。哦……”他的声音忽然转为低沉,“大帅,人来得多,吃的也多,从鹤冈府中弄来的粮食,怕已经是不够使用了呢,大帅您看,是不是得想个什么办法?”

“要说办法嘛,我在来的路上也想过,这么多弟兄渡海参战,要说全部是从国内运粮,未免难度踢打,眼下也只有就地解决了。我想,不如派出一支部队,到平田、朝日、腾岛等地去,想办法从这些地方弄粮食。左右这几处地方未遭兵燹,想必有粮可用。等到日后打下了真室川和新庄,士兵吃粮的问题,也就不会成为问题了。你老兄以为呢?”

“我自然是没话说,就按大帅说的办。”

“那好。今天不提,从明天开始,就派兵分头前往这几处府城,先让弟兄们填饱了五脏庙之后再说。天大地大,肚子最大!”

“哦,大帅远来,怕也饿了,请到寺中说话——下官知道大帅的脾性,专门为大帅挑选了几个美貌的日本女子,今夜欢饮之后,大帅便可大快朵颐了!”

朱洪章苦笑摇头,他好色不假,但那是当年人在军中,行事之间没有那么多顾忌,而现在则不行了,身为兵部尚书,朝中大员,要是再在日本闹出这种荒唐事来,给御史奏陈一封,即便皇帝嘴上不会多说什么,于自己的仕途多有不利!“张军门的好意,本官心领就是,此事嘛,还是不妥。请张军门撤去吧?”

“啊?”张运兰瞪起大眼,上上下下的打量着朱洪章,心中奇怪,朱焕文搞什么名堂?不会是疲不能兴了吧?正要和他开几句玩笑,吉尔托阿在他身边扯了扯他的衣角,示意他不必再说。

众人回转悟德寺,稍事休整之后,立刻骑马赶至鹤冈府城中,距离上一次的大战过去了有近一月的辰光,短短的三十天里,府城之内自然不能回复旧观,但日本人的工作能力令人咂舌,除了布满弹孔的房舍,在在显示着,这里刚刚经历过的炮火的洗礼之外,其余的诸如满是弹坑的路面,原本堆积在街市上的尸体和被火焚烧后一团乌黑的断壁残垣,都已经被填埋、焚烧、清理干净。众人骑行的马队经过府城中心主路的时候,甚至还看见了几个日本孩子,在被雨水冲刷,到处是一片泥泞的街道上玩耍嬉戏。

朱洪章放慢了速度,用马鞭一指,“这是?”

“除了青壮男子和适龄女子为我下令集中管理、使用之外,其他的老幼之辈,一概开释回家。”张运兰神态倨傲的答道,“您看,不过半月的光景,这百姓就该做什么还做什么了。”

“怎么叫适龄女子?适什么个年龄?”

“大帅误会了。”张运兰黑面微红,口中答说,“也是弟兄们所请的,说下面的战士吃了数日的干粮,嘴里都要淡出鸟来,干脆,我就下令,把所有日本女子会聚在一起,专门为军中将士做饭。每天除了派人专门管着她们,以防止在饭菜中下毒之外,其余的时候,就让他们各自回家居住。您还别说,小日本可听话呢!每天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乖得不得了。”

朱洪章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那,男子呢?又是怎么个处置办法?”

“对男子就没有那么便宜了,卑职把这些人全部集中起来,每天入营居住。其实,说是入营,也只是在城中找一些空旷之地,让他们用木料搭建起房舍,住在其中。”

“那,就不怕他们逃跑吗?”

“逃跑?那可是绝对不行。”张运兰解释道,“我把这些日本人都按照我绿营军制,以连队为一体,每天派人点名,逐一过数,只要少了一个,一营的日本人,就要全部陪葬!让他们自己人盯着自己人!”

程学启忽然从背后插上一句,“这个办法好!行以株连并做之法,看谁敢逃跑!想不到,张军门还有这番心思呢!?”

“这可不是我老张谦虚,我可想不出这么好的主意,这都是我帐下的那些人,大家一起琢磨出来的。”

“即便如此,也是很可观了。”朱洪章深深点头,张运兰的这种方法虽然残酷一点,但用于统治异国百姓,实在是再合适也没有了!

第106节 军中不和

第106节军中不和

前行到海边,是一片热闹景象,新登岸的战士瞪着新奇的眸子,扫视着异国的土地,似乎想要分辨出这里和自己的祖国有什么不同似的;各自的队正、主官扯开嗓门大声招呼,“集合,三营集合!第二小队,都跑到哪里去了?”

一些下身穿着裤子,上身只余一件月白色的贴身小褂的是老兵,一派悠闲自得的神态,海中还有人在纵情嬉戏,大声呼喝着。(百度搜索,观看本书最新更新)

张运兰眼角余光扫见朱洪章,嘿声一笑,“大帅,弟兄们都苦了一个月了,这不,眼见新军到来,卑职便……”

朱洪章一笑摇头,“这也是对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嘛!”他说,“只是不该在兵士落船之地,给同袍看见了,难免心生疑惑:来这里是打仗来呢?还是享受来呢?”

“是,卑职这就派人去告诉他们,远远的避开去。”张运兰心中对朱洪章的话不以为然,就是为了打过仗,受过伤,吃过苦,才让弟兄们放松一下,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作甚?还不是你朱某人想立威?“老吉,去,告诉弟兄们,都滚远点!没点眼力价儿的东西!”

朱洪章明知道张运兰的话是在指桑骂槐,也不好多说什么。在张运兰的部曲看来,他们都是有功之臣,而自己……,听身后有脚步声、喘息声和斥责声响做一团,转头看去,是一群上身**,头发剃得光光的男子在几个手持步枪的清军士兵看守下向海滩行来,每两个人负责一辆大车,看样子,这就是为张运兰俘虏的日本百姓的士兵了。

领队的是清军一个队正,不紧不慢的跟在队列的身后,等日本人进入到沙滩范围,这些人不再前进,而是站在阴凉处,各自三三两两的聊天说话,用眼睛盯着开始把放满在海滩前的物资一点一点搬上大车,随即启程,循来路又向城中归去。“张军门,这就是日本人吗?”

“是。卑职想,他们闲着也是闲着,左右还得白白管饭,倒不如就此利用起来,也好为我军提供一些便利——日本人听话得很,用起来,也很方便呢。”

“我看他们瘦骨嶙峋的,还是不好太让他们辛苦了。”

“这一节,请大帅放心,日本人能吃能干,您以为他们是饿得这么瘦吗?其实,都是劳累所致,这些人的力气,反倒比以前大得多了呢。&*..最快更新**”张运兰解释道,“这可不是卑职说的,是我问过日本百姓,他们自己说的。”

越来越多刚才完成第一次运输作业的日本人重又推着车回到海滩,像辛勤的工蚁一般,把罗列堆积如山般的物资一点一点装上大车,然后两个人一道,费力的推起大车,向城中指定地点集结。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从他们走过自己身边时粗重的喘息声和顺着光裸的身体曲线上大颗大颗滑落的汗水就能够清晰得见。

朱洪章琢磨了一会儿,虽然觉得张运兰对日本人的奴役有一些残酷,但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样的事情总是要人做的,不让日本人做,难道要清军战士做吗?到时候累得浑身瘫软,还有什么力量冲锋作战?这样一想,也便无话可说了。“这周围海面布防之事,是由谁负责的?”

“周成周大人和马文顺。”吉尔尔托阿在一边答道。

“就是那个蒙皇上赏赐双龙宝星的马文顺?”

“是,正是此人。大人可要拨冗一见?”

“暂时不必了。”朱洪章说道,“晋军和鲁军日前征战辛苦,我想,这等轮防之事,还是不宜操劳太多——赵永丰,朱汝衡,你们两个接替友军,展开海岸滩涂地面的布防;段士聪、吉年、刘函纲、李青选,你们几个带领部下,在城中各处担任警戒,有任何情况,立刻向我和张军门等诸位军门回禀。”

“是!”

朱洪章回身一笑,“张军门,您以为如何?”

首节上一节884/9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