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1981 第941节

从这点,杨辰看到了这位老爷子的自律…

放下酒之后,项老没有跟杨辰废话,径直说道:“小杨,我已经跟湾湾那边联系上了,湾湾那边已经答应把新城大学纳入学生留学名单行列,接下来我们的生源不用愁了。”

“湾湾那边一些学生听到你的名字,报名都很积极,我是这样打算的,明年我们学校先录取三千人,湾湾那边名额定一千五百名,香江那边名额定一千名,剩下的五百名留给其他地方。”

“你看怎么样?”

“太少了”杨辰听完摇头道。

见杨辰不满意,项老苦口婆心道:“小杨,三千人已经不少了,目前新城大学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一下子招太多人不合适。”

见项老误会自己的意思了,杨辰开口解释道:“项老,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说录取的学生少了,而是给其他地方名额少了。”

项老闻言,眼皮子微动,沉默着没有说话。

不过杨辰却没有停止,而是继续道:“项老你好像把内陆给忘了,要知道内陆现在已经恢复高考好些年了,那边的高考生和大学生数量比湾湾大多了。”

“尤其是近几年,自改革开放,内陆的教学稳定之后,高考生每年录取人数是湾湾的近十倍,凭着内陆的人口基数,未来潜力非常巨大,我认为三千人里面,应该空出来一半的名额留给内陆的学生。

后世网上有不少资料,记录了内陆早期恢复高考之后,大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事迹。

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几百万考生同时参加高考,最后录取的只有二三十万人,平均二三十个人里面才有一个人有机会上大学。

近几年内陆高考人数虽然减少了,录取人数多了,但事实上,高考并没有放松,反而变得更加残酷了。

因为八十年代以后,能够参加高考的考生,全都经历了一次预考,才获得高考资格的。

内陆恢复高考后,面对庞大的考生人数,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在考前一两个月,由各乡镇组织一场考试,进行预先筛选,只有通过预考的人才有资格参加高考。

也就是说,原本可能一千万考生,最后只有一百多万考生参加高考,没过预考的人,不是说他们不愿意报考,而是他们根本连高考的机会都没有,

湾湾人口才两千万人,而内陆每年光是高考考生就占了湾湾总人口的近两成,即使这个时期内陆的教学资源比不上湾湾,但是凭着人口基数,十个换一个,也能稳压。

“一半的名额?”项老皱了皱眉头,想要说什么,却被杨辰再次打断了。

“项老,我想你应该比我清楚,自从内陆改革开放以后,湾湾和内陆的紧张局势已经发生了改变,我想要不了多久,两边的关系会进一步发生质的变化。

到时候,说不定项老你也可以重新踏上家乡的土地,湾湾的学生和内陆的学生都是同胞,何分彼此,我希望项老你不要因为政见不同,而偏向哪一方…”

第926章 学以致用(两章)

听到这话,项老不由沉默下来。

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即使是已经退休了,项老对内陆多少还是抱有一些偏见。

当然了,这种偏见仅仅只是个人立场不同,跟其他无关,他不会因为个人政治立场,而对内陆生抱有偏见。

近年来,湾湾与内陆双边的关系,开始出现了一定的缓和,一些明显的信号,已经表明了未来两岸早期那种紧张的对立状态,将会发生变化。

内陆政权稳定以后所展现出来的态度,让湾湾一直紧绷的那根弦,也随之慢慢松开。

现在湾湾已经不是老蒋时代了,自从内陆大杀器研制出来以后,蒋家的梦也随之破碎了。

从杨辰现在能够在湾湾和内陆双边进行投资,不受任何的影响,项老能够猜到大概的意思。

要说湾湾或者内陆方面因为杨辰是首富,需要他的投资,就对他网开一面,在项老看来,这简直就是笑话。

不管是湾湾,还是内陆,它们都不会因为少了杨辰这个人投资,经济就不发展了。

换作七十年代,杨辰影响力越大,湾湾和内陆对他的限制反而会越大,双方越是对立,关系越是紧张,就越不能容许眼睛里进沙子。

所以,在项老看来,杨辰属于生在了一个好时代,香江老一辈华资大佬,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好一会儿,项老才缓缓开口道:“我看这样吧,湾湾一千个名额,内陆一千个名额,香江和其他地方加起来一千个名额,咱们平均一下,你看如何?”

听项老这么分配,杨辰想了想,觉得目前按照这样的分配方法,显然比之前两人的提议的都要好,虽然他一向不喜欢考虑政治,但是有时候他又不能避免这些东西。

看着项老那双平淡无波的眼睛,杨辰心里不禁感叹,终于明白了那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什么意思了。

有时候老人们的想法,或许不一定是最有好的,但绝对是最行之有效的。

杨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项老的提议。

对于招收内陆留学生的事情,项老表示自己不好插手,现在两边戒严还没有解除,他一个前国民党高官自然不能亲自去内陆。

杨辰建议道:“我觉得可以让项先生去,由他代表你最合适,到时候我也会跟内陆那边提前打好招呼,相信他们不会拒绝。”

项老点头道:“好,就由武仪代表我去。”

接下来,杨辰又跟几人商量留学生学费的事情,按照杨辰的意思,为了尽可能的招到优秀留学生,避免家庭困难的学生无法留学,新城大学成立一个助学基金。

助学基金对所有新城大学学生开放,不管是家里有钱的,还是没钱的,只要是新城大学的学生,都可以提出申请。

助学基金为所有提出申请的学生,提供在校期间所有的费用,比如学费、生活开销等必要费用。

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被新城大学录取,那么就就可以通过申请助学基金,来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

当然,助学基金的钱,也不是白送的,将来所有留学生完成学业以后,面临两个选择。

一是为杨辰工作,在他旗下任意一家公司工作年满五年,其在校期间的助学基金费用,可以获得免除。

二是不为其工作,但必须偿还在校期间从助学基金哪里申请的助学费用。

项老听完,有些激动道:“小杨,我觉得这个想法好,也非常的有必要,助学基金对于那些想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将会是一个天大的福音,这能打消不少学生的经济负担。”

杨辰提醒道:“这个助学基金由学校负责管理,但我会派人监督,我希望它的每一分钱都能落到学生的手上,每一笔账都要记得清清楚楚…”

对于杨辰的提醒和要求,项老没有任何不悦,点头道:“这个你放心,助学基金我会派专人负责管理,项家人不会插手,不仅你要派人监督,老头子我也会盯着,决不容忍任何人贪图半分,每一笔账学校都清会记得清楚楚。”

“宵夜煮好了,大家先吃点东西再聊!”

“我们过去,边吃边聊。”

“酒带上,一会儿小杨你陪我喝一杯。”

……

首节上一节941/11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