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当王爷 第114节

张士诚拍案而起,怒喝道:“大胆!我这可不是与你商量,而是命令你!什么朱秃子的使者,你现在在我的地盘,就得听我的。”

朱振也冷脸看着他,“太尉,你莫非忘了现在姑苏动荡,而我应天才是真正大军压境的一方?您就不怕我誓死不从,我应天大军直逼姑苏吗?”

“你!”

张士诚没有想到,朱振一个小年轻竟然敢在姑苏顶撞自己。

抽出刀,怒不可遏的指着朱振。朱振见张士诚对使者拔刀,顿时也恼火了,挺起胸膛道:“来啊,干死我啊!我来你们姑苏就没想着活着回去!杀死你们姑苏和你女儿的恩人,太尉您真的是知恩图报啊!

“你你你!”张士诚手里的刀一直抖动,差点儿背过气去。

黄敬升笑容满面,一脸奸猾的看着张士诚道:“大王,切莫动怒。”

先安抚住张士诚,转头看向朱振道:“朱大使,你真的不愿意娶我们家郡主?”

朱振道:“恕难从命!”黄敬升呵呵地笑道:“也罢。我们家郡主也不是嫁不出去,你不想娶就算了吧。只是,你们家世子还在我们手里。我们虽然不能杀了他,但是要是一不小心让他伤到哪儿?

或者说,给他安排几个乡下妇人,给他长长脸面,你说你们家主公和你家世子会不会记你一辈子?”

朱振道:“你们姑苏可号称礼仪之地,怎么能做这种事情?”

黄敬升摆摆手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战事没有结束,谁也不知道你们家世子有什么需求,我们那山上的兵马都是些粗手粗脚的汉子,伺候不周也很正常。”

黄敬升顿了顿,继续说道:“本来我们准备即刻释放你们家世子,调回山寨的人马,既然你不愿意迎娶我们家郡主,我们家主公也没有必要那么仁慈,继续呆着吧。”

身边几个使者也纷纷说道:“本来即刻就能到手的和平,可惜了。”

朱振愣了愣,黄敬升用锐利的眼光看着他,问答:“如何?你可考虑好了。”

朱振摸了摸鼻子,忽然笑了,“好!既然如此,那我也留在姑苏!和平是谈出来的吗,咱们可以慢慢谈。”

朱振这般决定,让黄敬升也是一愣。不是说他们应天人最为忠义吗?怎么少主受苦,他一点儿也不关心?虽然有些奇怪朱振的反应,但是他依旧不动声色的说道:“好,那今日之事暂时打住,大王要不先让他回去考虑考虑,年轻人吗,做事情不牢靠,没准儿他考虑考虑就想通

了。”

张士诚非常不快的摆摆手,示意朱振退下。

黄敬升又将张辰唤来,小声嘱咐了一番。朱振走出大厅,心想:“我得赶紧找机会溜出太尉府,然后找机会跑路了,反正朱文正将张士诚的地盘闹得天翻地覆,大军被牵制的东奔西走,只要李文忠那边在加点儿力气,就能让张士诚倒大霉,我没有必要在姑苏呆着了。这郡主确实挺漂亮的,人也不错。但是以朱元璋的性格,我要是敢在和谈期间找个媳妇,还是张士诚的闺女做媳妇

,他非得把我烤了吃了不可。”

还得把雨荷也带走,那么漂亮的妹子,留在姑苏太危险了,我连张士诚的闺女都拒绝了,朱元璋不会让他继续在姑苏接任务了吧。

朱振走后,张士诚蹙眉道:“你怎么让他走了?今天我想着要么他死,要么他答应呢,你这倒好,三言两语让他走了。”

黄敬升笑着说道:“大王,强扭的瓜不甜。”

张士诚满不在乎的说道:“但是它解渴啊!”黄敬升笑着说道:“大王,我观这朱振对于郡主并非没有情谊,不然他为什么帮着郡主上战场?又为何救郡主性命?他现在不答应,无非就是怕朱元璋的不满罢了,只要我

们传出去风去,朱元璋肯定会下令让他接手我们的条件的。”

张士诚疑惑道:“那朱振一日不同意,我们便要多面对一天朱元璋的威胁。我们的粮草已经不多了,如果再不把大军撤回来,我派他们顶不住李文忠的攻势。”黄敬升淡淡地回答道:“泗州毗邻朱元璋的地盘,就算咱们强行让朱振答应了我们,但是事后如果朱元璋反悔了,强行攻占了泗州怎么办?所以要想让朱元璋按照咱们的计

划来,前线必须打个大胜仗。”

“可是前线仗打的太不顺利了。”张士诚犹豫道。

黄敬升笑道:“谁说跟李文忠打了?陛下莫非忘了廖永安的防线?他们可是把老兵都调走了。我们可以调镇压泗州流民的队伍直接进攻廖永安啊。”

“可是泗州怎么办?”张士诚皱眉道。

“大王,泗州是朱振的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黄敬升笑着说道。

张士诚闻言,大笑道,“好计策!”至于泗州百姓的死活,张士诚本来就没放在心上。

第九十一章 偶遇刘禅

那日朱振拒绝了张士诚的美意,从此彻底被禁足,难出太尉府半步。

不过毕竟是张士诚未来的“女婿”,阖府上下也没人敢得罪朱振,依然的好吃好喝好招待,日子过得倒也逍遥。

每日里不是在太尉府后花园的湖边儿水榭喝喝茶,就是去张士诚的书房里借几本书看。

刘基曾经携老友宋濂拜访过自己,宋濂是当世读书人的典范,曾经谆谆教诲过朱振。

“小子,你才华横溢,却读书甚少,知宇宙之奥妙,却不明当世之文理,想要做一番大事,必须在书中了解这个时代,了解这个世界的文化。”

穿越到元末也有一段时间了,此时的朱振已经彻底绝了回去的念头。

自己既然已经卷到元末群雄争霸的潮流中来,就该努力强化自己,免得跟不上时代的洪流被撞得粉碎。

张士诚不愧是附庸风雅之人,书房里藏书很多,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也不为过。

不过张士诚也只是叶公好龙,之前朱振也看过他跟士大夫谈论国家大事,也那本书像模像样的看上一阵,不过朱振总是能看到他昏沉沉的睡意。

不过这也便宜了朱振,书房里很少有人来打扰自己。

一本《农桑辑要》让朱振看的津津有味,毕竟是大一统的王朝,统治者从方方面面也曾经关心过农事。不过根据这些天了解的书籍来看,上层统治者虽然曾经开明过,不过毕竟是未开化的民族,施行南北区别对待的政策,着重剥削汉民族,以元贞年间举例,天子岁收一千

二百多万石,单独江浙行省就贡献了将近四百五十万石,简直要把江浙的百姓的骨头都嚼碎了吃掉,难怪江浙的百姓都念张士诚的好。

当然,这元统治者也不是一无是处,因为并不是传统的封建王朝,国家并不压制商业,这导致元朝的商业非常繁荣,所以出现了很多的大商人。

朱振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不能自拔,他知道自己想要在这个时代有所作为,起码要对在这个时代的政策国情有所了解。

不然绝对是难成大事。

朱振是不相信小说里,那些牛叉人物,连路引都没有,就跟bug一样怼天怼地怼空气的。

起码朱振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穿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最多只能当个大头兵打打杀杀。

如今终于闲下心来,也算是可以进一步充实自己,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

书山有路勤为径。

首节上一节114/7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