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864节

“大师……”智然瞧着不对,开口道。

老和尚这才转过身子,曹颙觉得身上的压力少了许多,端起茶盏来,掩饰自己的失态。送到嘴边,才发现茶盏是空的。

他直了直身子,不由自嘲,再抬起眼时,已是随意许多。

智然看在眼睛,眼里多了几分笑意。

李卫性子虽跳脱,但是对上了年岁的人都甚是尊敬,安安分分地坐着,看着老和尚泡茶。

老和尚将茶泡好,给众人倒上。

屋子里一片静寂,只有茶香沁鼻。

曹颙不是专家,对茶也没太大嗜好,但是嗅了嗅茶香,再看看茶汤,仍是认出这就是沂州的冬茶。

沂州的茶园,虽是曹颙买的,但是自家却是一亩也没留,都分赠了亲朋。

老和尚足不出户,怎么能淘换来这茶来?

是小和尚从十三阿哥府淘换来的?曹颙看了智然一眼,智然却也望着茶汤,没有既可品饮。

李卫已经喝了一盏茶,看着茶盏,笑着说道:“这委实太精巧了些,只能装大半口,真是品茶了。”

老和尚笑眯眯地李卫道:“李施主,何为大,何为小?”

李卫被问得发懵,讪笑道:“大师傅说得蹊跷,这大小多少,不是一眼就能瞧得出么?这茶壶为大,茶盏为小,这还有什么说法不成?”

老和尚笑着点点头,道:“李施主说得不假,这大小多少,有的眼睛瞧得出,有得却是瞧不出。茶壶比茶盏大,水壶比茶壶大,自然也有比这水壶更大之物。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说的不外如是。”

李卫虽不晓得老和尚为何说这个,但还是笑着听了谢过。

老和尚笑着说道:“不当谢,只望李施主日后,能记住老衲今日之话。”

李卫道:“谢过大师指点,小子记下了。”

智然与曹颙边上听着,却是想法各异。

智然想着老和尚的说辞,看是否能编到佛书中去;曹颙则是想着老和尚话中的玄虚,似乎在规劝李卫以后不要骄傲自满。

莫非,老和尚真有些门道,能瞧出些什么来?

曹颙还在纳罕,就感觉有视线望过来。

老和尚已经看着曹颙,却是没有马上说话。

曹颙端了茶盏,搁在嘴边饮尽,打算说两句话便先出去。茶是好茶,东西是好东西,但是气氛却是压得人喘不上气来。

智然见老和尚神色不对,心里生出几分古怪,低声问道:“大师傅,可有什么不对?”

“曹施主,不为当世之人。”老和尚念了一声法号,道。

曹颙闻言,身子已经僵住。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纵然是希望有个人,能晓得自己异样的身份,同自己多沟通沟通,但是这样被直接说出来,还是让人没底,忍不住生出戒备之心。

智然还在琢磨老和尚话中之意,李卫在旁,已是笑道:“大师莫非也听了外头的传言,如今却是有不多人当曹爷是观音菩萨座前的善财童子,就差供奉起香火来。”说着,眼光扫到茶水,道:“对了,之前还有传说是‘茶童子’的,左右不是凡人就是。”

老和尚听了,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李卫的说辞。

曹颙看了一眼老和尚,心里倒是真的生出几分求解之心,开口道:“大师,小子正为俗务缠身,已是不自觉陷入执着,当如何修身养性,还望大师指点迷津!”

“阿弥陀佛……”老和尚颂了佛号,道:“曹施主不是执念,而是太通透了些。看得通透,人心就凉了,只识腊月严寒,再无三春之暖。”

曹颙听了,张开自己的左手,看了一眼上面的“地纹”。

那还是早年在上书房做陪读时,被十六阿哥拉着,在城里闲逛。鼓楼那边出来一个算命摊子,人人都夸说灵验。

十六阿哥好奇,便拉了曹颙前往。

给十六阿哥看手相之时,那人只说是富贵荣华,贵为王侯。十六阿哥只是一笑,没有说什么。

曹颙心里是不信这个的,但是被十六阿哥拉着,也就伸出手去,让对方看了看。

那人看了曹颙的手掌,指了指“地纹”,摇了摇头,露出叹惋之色。

十六阿哥怕曹颙心里不舒坦,呵斥了那人两句,便拉着曹颙走了。

曹颙的“地纹”,照寻常人短了不少。

因这个,曹颙原还担心,自己会不会真按照后世所知的,康熙五十三年末还是康熙五十四年春病故。

却是熬过来了,心里就比过去踏实不少。

如今被老和尚勾起旧事,曹颙犹豫了一下,将左手伸到老和尚面前:“大和尚,我只是寻常人,爱惜性命,看得透人情世故,却看不破生死,如何解?”

老和尚扫了一眼曹颙的掌纹,慢慢地垂下眼睑,沉声道:“退无可退,避无可避,生即使死,死即是生。曹施主两世为人,还不晓得祸福相依的道理么?看曹施主面向,本是早夭之相,只因经了‘死’关,才活了……”

曹颙听了,却不晓得是该心安,还是苦笑了。

莫非,自己想要活到寿终正寝,就要死去活来,活来死去不成?这也太折腾人了……

……

偏殿,观音佛像前。

李氏笑眯眯地从初瑜手中结果签筒,双手递给高氏。

高氏拜了半日佛,心情也好上不少,笑着摆摆手,道:“你们求,老婆子都土埋半截子的人,还求这个做什么?”

李氏这才毕恭毕敬地跪在佛前,掷了个签出来。

上书:第七枝,中吉。

画了一副古人像“仁贵归家”。

下有签语四句:

首节上一节864/22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