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家谢郎君不弃,回禀郎君,奴家名叫赵福金,乃是前朝……”
这女子,竟然是宋徽宗赵佶的女儿,茂德帝姬赵福金!
这赵福金年方二十二岁,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二个女儿。
西门庆记得,据说茂德帝姬赵福金也是宋徽宗赵佶最漂亮的一个女儿?
不过,西门庆阅尽美色,东京汴梁城和北京大名府的四个花魁都曾与西门庆坦诚相待,秉烛夜谈。
与李师师等花魁相比,赵福金还是略逊一筹。是以西门庆对于赵福金的容颜并不是太惊艳。
正如西门庆不将亡辽的“蜀国公主”看在眼里一样,这亡宋的“茂德帝姬”在西门庆这里也是一文不值。
西门庆愿意改变主意收下赵福金,主要还是出于对她的怜悯之心。
这赵福金也是个可怜之人,她最初嫁的是宰相蔡京之子,宣和殿待制蔡鞗。
赵福金小夫妻俩原本日子过得好好的,结果金军一来,父皇赵佶退位,兄长赵桓登基后,就迫不及待地对蔡京一家人进行了政治清洗迫害。
蔡京一家或病死,或被杀,只有蔡鞗因为是驸马而逃过一劫。
可是金军二次南下时,赵福金就被她的好兄长赵桓第一批抓来送入金营,作为礼物献给了完颜宗望。
赵福金的夫君,驸马都尉蔡鞗也被金军抓走,此时正跟在老丈人赵佶身边一起当阶下囚呢!
赵福金被完颜宗望占有后,也不知父亲和夫君的生死存亡。她生活得惶惶不可终日,一门心思就想离开可怕的金国,回到东京汴梁城去。
此时完颜宗望死了,眼前这个名叫西门庆的汉人要来挑选侍妾,或许这是赵福金脱离金国返回南方的唯一机会。
赵福金战胜了心中的恐惧,终于大胆地向西门庆毛遂自荐。
显然,看这情形,赵福金是赌对了。
花园中的其他女子见状,也蠢蠢欲动,想要依样画葫芦。
不想西门庆却干脆利落地转身离去,不再给这些女子临场发挥的机会。
这么多完颜家的军中贵族候着,就连完颜宗弼也还没有参与瓜分兄长的侍妾,西门庆不可能再带走更多的人了。
西门庆再不走,就会让这些女子处于更尴尬的境地。
此番北上金国奔丧吊唁,却从带回四个侍妾,已经足以让京师的诸公艳羡不已了。
在燕京城歇息了一日后,西门庆带着岳飞和焦挺等人离开了燕京城,从河北返回楚国。
除了西门庆自己的侍卫队伍外,完颜宗弼亲自率领一支金军沿途护送西门庆南归。
队伍中,有四俩马车,分别载着西门庆在金国新收纳的四个侍妾。
途中安营扎寨时,西门庆也会分付手下扎好四个帐篷,将四位侍妾各自分别安置。
离开燕京城,在途中仔细询问了赵福金的经历后,西门庆没有了亲近她的打算,只是让人好生照料赵福金。
对于契丹族美女耶律大奥野和耶律次奥野姐妹,西门庆却没有客气,夜里宿营时少不得要与她们风流快活。
就这样,西门庆一行很快穿过了河北诸州,在东昌府与完颜宗弼分手,进入了东平府境内。
此时扈三娘等人都在南京应天府,西门庆也就没有在阳谷县久留。
到独龙岗探望扈老太公后,西门庆又带队来到梁山泊,改乘船只,走广济河返回了东京汴梁城。
西门庆回到东京汴梁城后,再一次震惊了楚国的朝野。
众人惊奇地发现,俺们这位枢密使相公当真是一个能人,竟然能够利用吊丧的机会拐带回四个金军元帅完颜宗望的夫人。
那四人,一个个的都来历不凡,听闻其中有两个是辽国皇帝天祚帝的女儿,那不就是辽国的公主么?
还有两个,一个是前朝的茂德帝姬赵福金,另一个赫然是前朝太上皇的宠妃,京师里大名鼎鼎的李师师!
消息传开后,不消半日,西门庆的这番风流韵事就成了东京汴梁城里街头巷尾的谈资。
又过了一日,西门庆枢密使在金国力战群雄,赢得美人归的故事就是说书人们编撰演绎,成了勾栏瓦舍里最受欢迎的表演。
西门庆当初培养的说书人,不不是白养的。
要论混淆视听,控制舆论,西门庆可是个中高手啊!
第九百九十章 以我为主
市井百姓得了西门庆的好处,视西门庆为救星和英雄,自然很好糊弄。可是,朝中的大臣们却不免多了一些心思。
手握实权的枢密使西门庆走了一遭金国,却纳了一个前朝帝姬和前朝宠妃,究竟是何征兆?
若是纳茂德帝姬赵福金为妾,说明西门枢密使对赵氏有和好之意,那么为何西门庆枢密使又将前朝太上皇的宠妃收为侍妾?
似乎,这是对前朝太上皇的不敬?说明西门庆枢密使心中并无赵氏?
众人拿捏不准西门庆对赵氏究竟是何态度,也只得将满腹疑惑藏在心中,闭口不谈此事。
外人可以装聋作哑,但西门庆一党的程万里、童贯、慕容彦达、赵明诚、秦桧等人却必须搞明白西门庆的心思,以便在朝政上有所拿捏。
故而,程万里等人纷纷上门拜访西门庆,欲向西门庆讨教求证。
西门庆第一个见到的是未来老丈人程万里。
说起来,西门庆与程万里的女儿已经有了数年的夫妻之实,但一直没有夫妻之名。
西门庆倒不是不愿娶程墨梅入门,而是他当年功名不显,家中又有了正妻扈三娘,无法给程万里的女儿一个好的名分。
西门庆早就对程万里说过,此生绝不会委屈了他的女儿。待到自己功成名就之时,才会风风光光地将他的女儿娶入家门。
所以,程万里早就知道西门庆是有鸿鹄之志,也一直在不遗余力地配合和支持西门庆。
此番赶来与西门庆相会,程万里的目的有两个。
其一,是想提醒西门庆表明政治立场,不要让隐藏的赵氏复辟党、朝野中立派或追随西门庆的人误判了形势,徒增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