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第732节

手中缺少政治底牌的李纲空有一腔热血,提出的又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西南各路响应者寥寥无几。

虽然缺兵少将,却难不住前宋资政殿大学士李纲。他停留在恭州府,每日里书写檄文痛骂伪楚国皇帝张邦昌,一泄胸中块垒,当真是好不快哉!

楚国皇帝张邦昌好歹也是太宰出身,往日没有少被御史狂喷。当他打定主意不归政于赵氏后,李纲的骂声如同挠痒痒,伤不了他的分毫。

张邦昌担忧的,还是东京汴梁城外的十多万宋军。

虽然西门庆也带来了数万军队,看上去军容整齐,能征善战,可是张邦昌毕竟没有见过西门庆军行军打仗,也不知道西门庆军能否击退城外的复辟宋军。

外有各路大军围城,内有心向宋室的大臣劝谏,张邦昌终于沉不住气,命四厢指挥使範琼去拜访西门庆,问他如何应对。

西门庆笑着给範琼讲了三国时期曹操与马超渭南之战的典故,告诉他与其四处征讨赵氏余孽,不如等这些人将军队集中于东京汴梁城下,再一举歼灭。

如此,既省事,也能更好地震慑天下宵小之辈。

是以,西门庆故意按兵不动,多给赵氏余孽一些时日,让他们聚集更多的军队,也让天下人能够都瞩目于此战。

总之,西门庆的意思,就是让帽子再飞一会儿!

来自山东的範琼本就对西门庆军的战斗力有信心,如今听西门庆如此说,知道西门庆成竹在胸,当即告退,返回宫中向张邦昌回稟。

张邦昌吃了定心丸,也不再忧虑,每日里煞有其事地继续向全国发布政令、赦令,彷彿城外没有大军围城。

西门庆有等了几日,眼见得赵不试、赵子崧、赵叔向三路人马来得差不多,没有再增兵了,就给城外诸将送去军令,以楚国京畿、京东、京西宣抚司衙门的名义,命令这些军队都服从自己的号令,等待重新整编。

城外的十几万军队可是打着“反楚复宋”的旗号来逼宫的,怎么可能服从西门庆这个楚国宣抚使的命令?

西门庆此举,不过是故意挑逗城外诸军。

果然,城外诸将大怒,纷纷回信怒骂西门庆,要西门庆立即开城投降,否则,就要打入城去,诛杀伪帝张邦昌和拥戴伪帝的西门庆这个逆党。

西门庆接到回信后,又不急不忙地来到南薰门城楼上,要求与赵不试、赵子崧、赵叔向三人面见理论。

此时,赵不试还在河北巩固势力,只派遣了相州知府汪伯彦和北道总管赵野二人领兵前来逼宫。

赵子崧、赵叔向二人的势力範围远离金国,不须防备金军,是以倾巢而出,亲自领兵来到了东京汴梁城下。

这三方势力在张邦昌退位前,还算得是盟军,都已宋朝忠臣自居。因此,西门庆要求与他们理论时,赵子崧、赵叔向,以及代表赵不试的北道总管赵野三人各自领兵来到了南薰门外。

见三人来到城外,远远地摆下军阵,西门庆也直接带领一支军队出城列阵,在两军阵前与三人相会。

一见面,西门庆就质问三人为何造反。

亡宋废帝赵桓已经向大金国上表投降称臣,从法理上而言,宋朝已经亡国,宋朝的土地和臣民都成为了大金国的一部分。

大金国再设立楚国为藩属国,册封张邦昌为楚国皇帝,让他治理亡宋的故土和遗民,在法理上也毫无问题。

因此,张邦昌得到的皇权至少从法理和程序上是正大光明,传承有序的,而不是哪个猢狲自封为王。

这就是为何各路许多官员静观其变,却没有旗帜鲜明地反对张邦昌这个皇帝的缘故,也是赵子崧、赵叔向等人要逼迫张邦昌还政的原因。

西门庆说他们起兵造反,从法理而言的确可以如此认定。

赵子崧、赵叔向、赵野三人当然不会承认自己造反作乱,而是反驳西门庆,说天下民心归赵,张邦昌理应顺应天意民心,归政于赵氏。

西门庆一脸不解地问,太上皇赵佶、废帝赵桓和诸位皇子、皇孙都被金军带回金国去了,皇帝陛下应该归政于谁呢?

第九百六十七章 你也配姓赵?

这位楚国的宣抚使西门庆,有这样玩的么?你这是在当众红果果的挑拨联军的关係么?

当西门庆一脸天真的询问皇帝张邦昌应该归政于谁时,赵子崧、赵叔向、赵野三人都是面色一僵,心头暗道对面这厮好无耻。

不过,这厮也太幼稚了吧,以为抛出皇位这个香饵,就能够让我等三方相互火併吗?

听闻这西门庆只是一个没有功名的地方豪强,因为投机伪帝张邦昌才谋得了宣抚使的官职。如今看来,不过也是一个虚有其表的酒囊饭袋,无足惧也!

对于西门庆抛出的敏感问题,赵子崧、赵叔向二人故作矜持,让代表太宗六世孙赵不试的北道总管赵野答覆西门庆。

赵野对西门庆说道,这江山,还是赵氏的江山,二圣虽然北狩,但赵氏宗族尚有英才贤人在。

赵野说,伪帝张邦昌只须退位还政,宋朝军民自能推选出足堪大任的宗室贤才继承大统,兴复宋室。

西门庆听赵野如此说,又问既然诸位还未推举出所谓的宗室贤才,大楚皇帝陛下又该归政于何人呢?

这还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赤果果地挑拨众人之间的关係。

赵叔向冷笑一声,开口说道:“你这厮不必耍弄此等鬼魅伎俩!本王对东京汴梁城中的情况了若指掌。

谁说皇室宗族都被金军掳走了?元祐皇后此刻就在城中!

伪帝张邦昌只需还政于元祐皇后,再请元祐皇后垂帘听政,召集赵氏宗亲大会,自可推选出继承大统的英才贤人!”

赵叔向口中的元祐皇后乃是宋哲宗赵煦的正宫皇后孟氏。那女子命运多舛,因为新旧党争牵连而两次被废。

孟皇后是高太皇太后和向太后为宋哲宗赵煦选择的皇后,她却在绍圣三年,被宋哲宗赵煦以“旁惑邪言,阴挟媚道”为由而废除后位,出居瑶华宫,成为一名女道士。

虽然说孟皇后被废,用的理由是因为孟皇后涉及旁门左道,阴私之事,但实际上宋哲宗赵煦早有废除孟氏之心。

宋哲宗赵煦幼年登基,常年受宣仁高太皇太后的压制。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的宋哲宗赵煦却对高太皇太后起了叛逆反抗的心思。

孟皇后是宣仁高太皇太后为宋哲宗赵煦选的皇后,宋哲宗赵煦心中对正主高太皇太后都极为厌恶,更别说像是被操控一样,身不由己娶的孟皇后。

所以孟氏嫁给宋哲宗赵煦之后,便受到了哲宗的冷漠对待。

孟皇后所生的公主生病后,孟家为了给公主治病,一而再、再而三的涉及到符水、道法等禁法,正是将废后的理由送到了宋哲宗赵煦的手上。

再加上宋哲宗赵煦宠爱的刘婕妤在一旁添油加醋,废后便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元符三年,被废除后位的四年后,宋哲宗赵煦驾崩,孟氏时来运转,被当时继承皇位的宋徽宗接进了宫中,恢复了她的位分。

因为孟氏封后是在元祐年间,便称其为“元祐皇后”。

孟皇后之所以能恢复后位,是因为宋哲宗去世之后,旧党在向太后的支援下重新抬头,势力渐长。

孟皇后这位昔日由高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共同看中的女人,自然便回到了宫中。

首节上一节732/8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