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第512节

再加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一年可以种植两季甚至三季,这意味着同样面积的土地,可以种植的水稻要比小麦多出好几倍,产出的粮食更是多出十几倍。

更重要的是,种植水稻的土地不需要休耕,只需要每年适当补充养料就可以持续不断地耕种。再加上水稻常年浸泡在几十厘米深的水中生长,避免了麦田反复灌溉使水分大量蒸发造成的盐碱化问题。

可以说,长江流域水稻的种植推广,有效地解决了小麦引发的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频繁的土地兼并、人地矛盾,使得中华文明能够得以更好的延续。

此消彼长之下,从宋代开始,中国古代王朝的经济重心便正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与小麦农业一同衰落的中华文明也在水稻农业中重获生机。

也正是因为文明的中心从北方的小麦产区向南方的水稻产区转移,位于关中平原的长安城从此失去了成为中国首都的机会。

即使是宋太祖赵匡胤以武定国,开创了一个王朝,也无法逆转这股经济文化中心转移的历史大势。

定都长安城,对于宋太祖赵匡胤注定只会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梦想。

其实,唐、宋二朝面临的西北游牧民族威胁日益增大的问题,也是与小麦文明的衰落密不可分。

在两汉时,从黄土高原到河西走廊,都是小麦种植区,农业文明发达。此时,在这些地区占据人口优势的是从事农耕文明的汉人。

然而到了唐代,黄土高原上的土地已经地力贫瘠,粮食产量极低了。于是,昔日的良田变成了长满野草的荒地,不再适合耕种,而是更适合放牧了。

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了黄土高原至河西走廊一带的农耕文明衰退,游牧文明兴起。

当地的人口结构也就慢慢地产生了变化,呈现出游牧化的趋势。最终游牧民族在这一地区占据了绝对优势。

文明的变迁,使得中原农耕文明的王朝再试图管理这一区域时,就没有两汉初唐时期那样得心应手了。

唐代时,西北是面临吐蕃、回纥等游牧民族的威胁,到了宋代,则是党项人在西北崛起,最终独立建立了西夏国。

由于失去了西域、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的一部分,长安城及关中平原也由中国的腹地变成了西北边防之地。

距离京兆府不远的永兴军延安府以外,就已经是西夏国的地界。

西门庆一路行来,观察着沿途的村庄和农田,不时地进入村庄与当地的农人村夫交谈,了解他们的收成和税负情况。

一路行来,西门庆收集到的信息逐步验证了他以前看过的关于古代中国粮食生产影响文明发展的知识和分析。

似乎关中地区真的衰落了,不再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王霸之地。

一路走,一路看,西门庆带着众兄弟走过高陵县、泾阳县,进入了咸阳县境内。

中国古代以水之北为“阳”,山之南为“阳”。咸阳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字意为“皆”、“都是”之意。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建都咸阳,次年自栎阳徙都咸阳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设郡县,在咸阳周边京畿要地置内史,统辖关中各县,定都咸阳。

因此,咸阳城曾经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都城。

这一日,西门庆一行来到了咸阳城外的一个乡镇,只见前方围着一群人,在那里高声叫好。

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门大官人要收徒

西门庆自进入京兆府境内后,还是首次见到如此之多的人聚集在镇子外,不由得顿生好奇之心,就让岳飞几人上前打探虚实。

片刻之后,岳飞去而复返,对西门庆禀报道:“师叔,前方是几个跑江湖卖艺的汉子在较量武艺,因此惹得众人围观。”

西门庆听了,暗道莫非此地还有浪迹天下的江湖好汉?如果那几个卖艺之人有“病大虫”薛永或“打虎将”李忠一般的本领,也不妨延揽一番,将其都收为手下。

心中打定主意,西门庆跳下马来,帯着焦挺与岳飞走上前,挤入人群,与王贵等人站在一起看向场中。

“王贵,目下是何状况?”西门庆挤入人群,就对王贵问道。

“师叔,这几个耍n棒卖艺之人,方才可斗得凶呢!有一人已经被那黑衣大汉打伤,下场疗伤去了。”王贵急忙答复西门庆。

西门庆闻言仔细一看,才发觉场中还有四条壮汉,他们各据一个角落,相互敌视,互不相让。

“俺观那个穿黑衣的好汉端的是厉害,今次王员外家的教头准定是他了。”人群里有围观的闲汉议论道。

“只怕未必,你看那汉方才虽是胜了一场,此时兀自气喘如牛,累得够呛呢!剩下的三人,可也不是吃素的。”

“哎,可惜俺爹在俺年少时未让俺去学武,否则俺现在也去争上一争,或许就能成为王员外庄上的教头了。日后教授小郎君习武,俺这辈子也能吃穿不愁。”

“呵你这厮想得却美!就你这胳膊上没有二两肉的鸟样,也能习武?你这厮若是能当王员外家的教头,俺就能当咸阳城里的将军!”

“你这鸟人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俺若是学过武,会长成如今这般?俺也就是顺嘴一说,你这鸟人却来笑话俺。俺就不信,你这鸟人就没想过吃王员外家的白面炊饼?”

“俺有几斤几两,俺自己心里有杆称。俺们这些人,也就只能给王员外家帮衬点闲杂事,混几日饭食。想到庄上去当n棒教头,那可就是白日做梦!”

几个闲汉在西门庆等人的身边絮絮叨叨,插科打诨。

就在这时,围观人群中又有一个人对那几个闲汉笑道:“王太公家的小郎君是好教的?他可是俺们这十里乡的神童!俺听说前几日王太公庄上的老教头就是被小郎君骂走的。没有真本领,可教不了那小郎君。”

西门庆听闲汉们说得热闹,对他们口中的神童小郎君有了几分兴趣。

见场中四人还未开打,西门庆就向旁边那几个闲汉打听此地究竟发生何事。

那几个村痞闲汉见西门庆等人仪表非凡,顿生几分敬畏之心,七嘴舌地将事情原委告知了西门庆。

原来,离这镇子不远有一个大柳树王家庄,庄上的王员外是这十里乡有名的大户人家。

王员外膝下有一子,名叫王中孚,年方十岁。

那小郎君王中孚自幼饱读诗书,七岁即可作诗,素有神童之名。尤为奇特的是,小郎君王中孚不仅学儒有天赋,更是喜好习武,打小就闹着要学那弓马之术。

王员外对这小郎君十分喜爱,向来是有求必应。因此,从小就为他请了n棒弓马教头,传授小郎君武艺。

可惜王员外请的那老教头本领稀松,教授了小郎君几年后,再无本领可以传授。前几日,被小郎君质疑了几句,就羞愧地不辞而别。

王员外为了请得有真本领的人,就在这镇子口摆下场子,公开招揽n棒教头。

今日这镇上来了几个卖艺的江湖汉子,都想着去争夺那教头之职,因此在这里比武较量,如今已然有两人战败而走了。

这镇上难得见到此等场面,是以里里外外地围了这么多人。

几个闲汉一边说,一边指点着前方屋檐下立着的一个大官人对西门庆说,那人就是大柳树王家庄的王员外。

只见那王员外红光满面,大约三十四五年纪,身高七尺,体型胖大,一身的绫罗绸缎。在他身后,有十几个庄客垂手侍立,果然好一副财主大官人模样。

首节上一节512/84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