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李亚东也有自己的行为准则。
“说吧,我需要做什么,提醒一句,最好一次性说完,我并不期待与万塔先生再次会面。”
要说李亚东这语气实在算不上好,但万塔这家伙也是个妙人,不仅不生气,反倒破天荒的笑了笑,道:“正合我意。你要做的事情很简单,‘收购’十四家银行,按照你一贯的方式来经营,另外,我们还会及时提供给你一些情报,保证你赚得盆满钵满。当然,我们的付出肯定也不是无偿的,最终的利益,我们要拿九成。”
“九成?”李亚东微微眯眼,还真是狮子大开口。
他会同意吗?
自然不可能。
且不提钱的事情,卢布下跌的趋势势不可挡,很快就会大幅贬值,整合所有私人银行,等东窗事发时,让自己独自背负骂名吗?
想得美!
“万塔先生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但很不好意思,我不能同意。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你们在苏联并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军队,也只能搞搞暗杀,讲实在话,我如果有心防范,你们还真不见得就能干掉我。退一万步说,如果实在谈不拢,苏联这摊子我不要了,坐自己的飞机回我的国家总行吧,你能奈我何?”
万塔瞬间胯下脸,面沉如水,站在他旁边的木头,也下意识地收回背在身后的双手,大有如果万塔一点头,便立刻将眼前这个嚣张的家伙碎尸万段的意思。
但他丝毫没意识到,一个黝黑的洞口,早已对准他的后脑勺。
“听听我的建议如何?”李亚东看都懒得看木头一眼,完全当他是个摆设。
“你说。”万塔用低沉的声音回话。
“这十四家银行我不会收购,我会找合适的人帮你们打理,不会存在阴谋诡计,他们的理财方案和银行利率将始终与我们保持一致,而这十四家银行的收益,我不取一分,全是你们的,反过来讲,我的利益,也全是我的,以前和你们没关系,今后也不会有。”
“哦?”万塔诧异,沉吟道:“李老板,你是个聪明人,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应该明白,总收益的一成,不见得就比你一家银行的收益低。”
“是啊,是不见得,但我不稀罕,有些钱,我不乐意赚。”李亚东呵呵一笑。
话虽然这样讲,但真实目的只有他自己清楚,他根本不想与万塔这帮人牵扯过多,百害而无一利。
他准备在莫斯科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统管这十四家银行,必要时给他指点一二,仅此而已,甚至连万塔提供的情报,他都不乐意要,也让那人去接收。
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与他们撇清关系。
万塔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思忖少许后,沉声道:“记住你的话,没有阴谋诡计。”
“没有。”李亚东点头,“从此以后,苏联的十五家私人银行,和平共处,闷声发大财。”
“那好,我就信你一回,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否则……”
万塔的最后一句话虽然没有讲完,但威胁的意味很明显,说着,便带着木头起身离开。
李亚东目视着他的背影,眸子里寒光阵阵。
不管是三十年后,还是现在,这帮美国佬,永远都是那么讨厌,就好像全世界都是他们家的一样。
等将来时机成熟,他说不定也得去美国待一阵儿,听说那边,才是一个真正的金钱能使鬼推磨的社会。
第六百零一章 瓜分苏联
莫斯科的夏天,大概是一年之最舒适的时候,日平均气温在11-21的样子,放在李亚东的家乡,与春天无异。
这是一个看似宁静的夏天,但表象之下,亦有着暗流在涌动。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不仅是莫斯科,整个苏联资本市场金融秩序出奇的好,正如李亚东早前对万塔所言:没有阴谋,闷声发大财。
良好的金融秩序,激发了苏联人民的投资热情,在并不漫长的一段时间里,十五家私人银行敛财无数。
时已然成熟,酝酿已久的一场阴谋,终于开始爆发。
在这个夏天即将过去的时候,国际金融市场,打响了唱衰卢布的第一枪……
铺天盖地的报道,竭力抨击苏联国有资产的价值被严重高估、卢布汇率存在明显虚高的嫌疑……所谓的金融权威人士还扬言,倘若苏联想要融入资本主义大家庭、想让卢布打上国际流通货币的标签,就必须对卢布的“实际”价值,进行重新定位。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全方位无死角的金融打击。
苏联社会,乱成一团。
由于消息的来源有据可查,且传播的力度非常之大,到了后来,连苏联人民自己都相信,他们的财富,其实并没有那么值钱。
既然不值钱,那留在上还有何用?
原本的亲爹——卢布,突然被证实,其实并没有那么金贵,只是一个乞丐而已,所以瞬间失宠。
不仅如此,那些说好的底蕴十足、极有价值的国有企业,居然是“空壳子”,你说气不气人?
可恶的政府居然还将这些空壳子,拆分成有偿国有债券,分发给他们,好像做了一件惠及民生的大好事一样。
骗子!
那些原本压箱底的、被苏联民众当成宝贝疙瘩的有偿债券,纷纷被大家翻找出来。
变卖!
不仅要变卖这些有偿债券,还要变卖卢布,他们不需要这个乞丐亲爹,更需要金贵的后爹——美元。
只有后爹,才能带给他们安全感。
一时间,原本遭遇私人银行竞争,显得十分凋敝的苏联几大国有银行,再次出现了民众起早排队的现象。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将身上的所有卢布,兑换成美元。
而十五家私人银行这边,也是一样,他们虽然没有外汇兑换的业务,却新发行了另一项业务——收购有偿国有债券。
反正他们根本不差钱,金里数不清的卢布存款,都快发霉了。
用苏联人民自己的储蓄存款,购买苏联国有企业的股份,这件事……
简单太卑鄙了。
当然,苏联民众并不知情,他们只觉得这些私人银行真好,愿意收购他们的“空壳子”企业的债权,而且价格给得还挺不错。
这是一项意外之财。对于李亚东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