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已就位,一场真正的金融屠杀,正式开始。
当苏联人民还在为自己免费得到了有价债券、成为“国企的主人”而欢呼雀跃时,大规模唱衰卢布和苏联国有企业的“研究报告”,开始充斥国际金融界——“苏联国有企业根本没有自生能力”,“苏联国有企业债券被严重高估”,“卢布需要重新定价”,“卢布应该采取更加自由的市场化浮动”。
国际金融构的研究报告和国际金融媒体的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苏联国企债券的价格也随之一泻千里,苏联人民慌了,开始疯狂地抛售的债权,而债权的价格则进一步暴跌。
这时,外资银行家们再度登场,用借来的别人的钱(苏联人民、企业和金融构的钱),以捡白菜一般的价格,收购了这些债券。
至此,几代苏联人牺牲血汗营建起来的强大的国有工业体系,其所有权,彻底发生转移。
也就是说,苏联的国民经济和国家工业,就这样,被苏联人从自己全部卖掉!
此时的苏联人民才意识到,当初他们在外资银行所品尝的“免费咖啡”,原来并不是免费的……
然而,悔之晚矣。
在近乎毫不设防的金融监管体制之下,西方银行家们开始了最后的金融清剿。
他们开辟了汇率兑换市场,还开辟了辅战场——金融黑市。
使得卢布开始大崩盘,当年苏联人民争相前往私人银行进行存款,而这时,却是争相排队以不断贬值的卢布兑换美元。
只是现在,这些私人银行家们,不再露出迷人的微笑,不再提供免费的咖啡。
最悲哀的一幕发生了——所有人的终生积蓄,瞬间随卢布崩盘而贬值殆尽,社会市场价格体系崩溃,苏联的金融体制至此全盘崩溃!
这个不可一世的债权国家,在一夜间负债累累,强盛的国家瞬间崩塌,由此陷入了一系列深刻和复杂的社会动荡。那个能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
而此时,那些外资银行家们,从苏联人民、企业、金融构那里高息借来的债务,已然变得微不足道。
苏联积攒了十年的财富,就这样被一群疯狂的金融大鳄们,以不到一千万美元的价格,劫掠一空!
这是人类史上最惊心动魄的金融战,也是人类史上最惨痛的金融教训!
而李亚东,现在在思考问题,就是如何成为那群比核武更厉害的、金融大鳄的一员。
当然,对于这段历史,他其实并不十分了解。
一个普通人,没谁会去刻意研究这个,纯属误打误撞才摸上了这条贼船。
第五百二十五章 布局苏联
“东哥,都收拾好了,是要越快越好对吧,那我们今天就出发。”人用两个黑色皮箱装好钱后,小辉望向窗边说道。
“不,等等,先让我想想。”李亚东摆道。
突然洞悉到这么巨大的一个商,而且经由他仔细推敲之后,发现是完全可行的。
那么,对于苏联方面的布局,也要适当地做一番调整。
实际上现在的模式也不行,完全就是浪费资源。
这样通过边境线倒货,只要有胆子的人都可以干,而他们可是国际贸易公司,是有国政府颁发的正规许可证的。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不仅可以正正当当的将国的商品倒到苏联,还能名正言顺的将苏联的商品拉回国。
有这样的资质,何必要从边境线如那帮倒爷一般“偷摸”着做买卖,直接打“飞的”不就行了?
今时不比以往,随着苏联的内部矛盾激化,渐渐无暇外顾,对美帝的威胁也逐渐降低,从而致使国与美帝的关系也慢慢转冷。
如此一来,国与苏联的关系倒是渐渐回温,已经不像以往一样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之间也有了贸易往来。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完全无需这么畏畏脚,真是倒货,包干都可以,物资紧缺的苏联倒是巴不得。
心里有计划后,李亚东于是问道:“你俩最近家里应该没什么事吧?”
他清楚这俩家伙都是“孤家寡人”,还没结婚,也都不是独生子女,想来不会有太多琐事缠身。
果然,小辉和小涛同时摇头回话,“没有。”
“那就好。”李亚东点头道:“这样吧,你俩先回去好好准备一下,接下来得在苏联那边待一阵儿,具体什么时候出发,等我消息。”
“好!”俩人顿时大喜过望,他们也是开过洋荤的,苏联姑娘热情奔放、身材火辣,回来后可一直惦记着呢,这下好了,不赶急,能够名正言顺的在那边潇洒一阵儿,没有比这更爽的事情。
“我去……你们这两个狗犊子,这下算是爽歪歪了。”蒋腾飞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哈哈……”小辉和小涛越发得意。
李亚东有着自己的规划,虽然他对苏联的企图,已经从单纯的贸易利益上转移,但贸易渠道还是必须扩展的。
为啥?
因为这样更方便苏联解体之后,他从捡漏!
苏联的重工业体系,不管是成品,还是设配,包括技术资料,对于国来说,那可都是宝贝疙瘩!
现在全世界除他之外,恐怕还没人能提前洞悉到苏联一定会解体,包括国政府也一样。
既然没有洞悉到,自然就不存在提前布局。
而等到国政府真反应过来时,好东西哪里还会轮到他们?顶多也就捡点剩菜残羹罢了。
但李亚东知道啊,他完全可以提前布局。
你想想看,到时他若把大批的苏联宝贝疙瘩运回国,交给政府……
此事从宏观意义上讲,是为国家做贡献,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之事,涉及到名族大义问题。
从微观意义上讲,也就是个人层面,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历史的功绩是无法抹灭的,政府即便给不了他实质性的嘉奖,但功劳总归不会忘记。他纵然成不了第二个胡雪岩,头戴红顶珊瑚帽、身穿御赐黄马甲,只怕也不会差多少。
所以,此事非办不可。
不仅要办,而且要办好。
另外,在拓展苏联贸易渠道的过程,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