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止是大忙,简直就是天大的忙!有了这一亿资金的支持,教学科目、实验项目,包括学生的生活条件,都能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可谓一下解决了困扰学校多年的所有难题!”另一名老师附和道。
就连丁时孙都站起身来,双眼中流光溢彩,望着李亚东郑重其事的说道:“小李同学,我代表北大全体师生,给你鞠一躬。”
说着,正准备有所动作……
“不是,校长,你这不是折煞我嘛!”李亚东哪敢受此一拜,几乎是跳跃过去,将他一把托住。
“怎么就当不得?正如刚才小廖所说,这笔资金对北大的帮助可谓前所未有,全校师生都将因你而受益,我自认上任四年,都不曾做到这一点,甚感惭愧。我说当得就当得!”
说着,竟把李亚东一把推开,执意要拜。
还真是个固执的老头。
“那个,实不相瞒,校长。我其实也是有些要求的。”
李亚东是真感觉自己当不起这一拜,不说俩人的年龄摆在这里,他一个赚了点钱的商人,哪里受得起著名数学家,丁时孙先生的一拜,这事要传出去,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更别提对方还是自己的师长。
所以,也只能适时地转移话题。
“哦?”果然,丁时孙听他这么一说,正准备有所动作的身形,不由一顿。
“校长,各位老师,你们先坐,听我细细道来。”
李亚东适时地将他们全部“摁”回到座位上。
第三百五十二章 这小子是谁
李亚东提出了三个条件。
第一,按教师家庭状况,规划几幢公寓式宿舍。
第二,每个礼拜给全校师生发放一张肉票。
第三,给学生们统一制作两套校服,给教师每人置办两套职业装,包括学生的运动鞋,以及教师的皮鞋。
“这……小李同学,此三项条件,未免有些浪费啊。”
丁时孙微微蹙眉,脸上甚至还有几分诧异,他原以为对方会提出什么捐款表彰,或是建筑物冠名权之类的要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然而,对方却提出了三点对自己毫无益处、且在他看来,完全可以克服的事情。
“是啊,李同学,这三个想法好是好,但开销着实不小。就说公寓房,学校师资力量可足有几百号人,按家庭每户分配一套住房,那得花多少钱?还有什么校服之类的,你要知道学校可有上万名学生,如果每人两套校服加鞋子,至少需要四五十块,单是这笔费用就得花好几十万,老师的西装皮鞋就更贵。再一个,肉票,国家其实也有安排,只不过是每逢节日一次而已。这些钱如果能省下来,运用到教学中,天知道能新添多少教学设备,以及开展多少项实验研究?”刘鲜明也提出了反对意见,如丁时孙的想法如出一辙。
张老师下意识地摸了摸光光的脑门,补充了一句,“还有一点,这几件事一旦实施起来,时间一长,恐易形成惯例,若是……日后资金告罄,新来的老师没有房间分配,新来的学生没有校服发放,只怕……会出乱子啊。”
就连一旁始终没怎么说话的赵无衣,也点头道:“李亚东,我觉得张老师说得有道理,这样不是长久之计。”
“那就让它变得长久。”李亚东呵呵一笑。
他为什么提出这三点要求?
教学方面的事情他不会插手,也不宜插手,但这三件事情,关于生活方面的,则是他在北大两年半的时间里,察觉到学校急需改善的地方。
老师的住宿环境就不再多言,为祖国辛勤培育下一代的他们,理应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
退一万步说,即便他们不在乎现在逼仄的生活空间,那他们的家人呢?
有这样一位父亲或母亲,孩子们的青春不应该被禁锢在阴冷、昏暗的小房间里。
还有服装问题,不信你去燕园转一圈,看看有多少学生身上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作为高级知识份子的他们,难道不爱面子吗?
家庭所迫罢了。
正如当年的苏姑娘,李亚东第一次在学校礼堂见到她时,很清晰的记得她那条青布裤子的膝盖处,就打了一块黑色补丁。
别说学生,老师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虽然不至于穿打补丁的衣服,但你总能看到大多数的老师们,一年到头、甚至是几年时间里,换来换去也就那几件衣服。
至于肉票。是,国家每逢节假日的时候,会发一张免费餐卷,可一年才几个节假日?
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穷学生,一年也就能吃那么几次肉。
而肉食品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你再看看燕园里的学生们,十个有九个中都是面黄肌瘦,胖子更是比校领导还罕见。老师们也一样。
这三件事情看起来似乎都是小事,或许也都能克服,但在李亚东看来,却是一件大事。
北大毕竟是我国第一学府,不应该这么寒酸。
他本不是一个好面子的人,但在这件事情上,他确实感觉面上无光。
所以,必须改变。且他也有这个能力。
“李同学,你这话……什么意思?”对于金钱嗅觉最敏锐的张老师,两眼放着光问。
“张老师刚才不是说……这样一来会形成惯例吗?那好,就让它变成惯例!”李亚东呵呵一笑,“至于钱的事情,后期不够,我再追加。”
“这……”现场几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时间都有些傻眼。
捐了一个亿,还准备追加!
这是准备以一己之力,养着整个北大师生吗?!
“各位老师,反正我话尽于此,一点小小要求,你们如果不答应,以后我也不会再捐赠。”李亚东一本正经地说道。
“那必须答应啊!”
张老师也是急了眼,完全无视校长的存在,直接拍板道。
“这些要求……”郑鲜明苦笑。
他第一次从一个学生身上,读懂了两个字——伟大。
“我北大育人如此,夫复何求啊……”丁时孙深深地看了李亚东一眼,无限感慨道。
……
临近中午。
张老师早早的来到学一食堂,把那间往常只有德高望重的学者来燕园做学术交流时,才会启用的一号包厢,给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