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年代 第344节

十亿美金,以这个年代的固定汇率,相当于七十多亿港币。

别说香港首富,能混上十大富豪排行榜,就算不错。

当然,他注定混不上,因为他根本不是香港人。

若说是内地首富。

那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一九八七的中国大陆,改革尚未走到最关键的一部,遍地都是国营公司,如同鲁万向、任华为那些人,还在夹缝里求生存,一不小心就会被人按上一个投资倒把的罪名。

七十亿港币的资产,足以称霸江湖!

也就是此时知道他口袋里揣着十亿美金的人不多,不然,啧啧,这么大一笔外汇……

你要知道,一九八七年,中国的外汇总储备,不过20.72亿美元。

这也就意味着,眼下李亚东手里,握着整个中国外汇储备的二分之一!

这个年代的中国人有多么渴望外汇,不是生在这个年代人,很难想象。

从国家层面来讲,充足的外汇储备,既意味着足够的国际话语权。

中国的人民币,在这个年代的国际社会,根本没人在意,要你们的人民币干嘛?

你们中国有什么可以值得购买的?

想要在国际上发声,不好意思,咱们不来虚的,请让我看看你的口袋,如果富兰克林足够多,那么,你就说吧,反之,大门在那边,好走不送。

而站在社会的角度讲,此时正值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的重大时机,国营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不断增加,大家都不想被淘汰,一门心思的在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提高生产。

然而,想要全方位的提高工厂竞争力,光靠人力可不行,你还得拥有先进的设备。

可先进的配备中国自己根本无法生产,哪能怎么办?

只能向外国进口。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人民币人家不要,外汇从哪里来?

可以说这个年代,所有的国营企业,都对外汇渴望不已。

说句不好听的,假如李亚东一个手持大陆身份证的人,此刻身怀十亿美金外汇的消息,传到国内。

那么,几乎可以断定。

最迟明天,就会有中央层面的代表飞来香港,请他回国,共商大计。

第三百零二章 新的计划

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你手握巨额财富时,能得到什么?

答案是从日常生活,到社会地位的全面提升!

这几天,李亚东算是彻彻底底的感受到了。

首先登门拜访的是瑞士联合银行,驻香港的一位高级管理人员。

他告知李亚东,瑞银方面,已经将他的账户从普通级别,提升至贵宾级别,并享有一系列的便捷服务。

就比如从此以后,李亚东的户头档案,将不再放在冰冷的银行大柜台上,而是移交给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一千万港币以下的现金取款业务,将无需再向银行提前预约。

甚至是大额转账,也无需亲自跑到银行,瑞银方面请他设置了一个九位数密码,凭借这个密码,他可以随时谁地,通过一部电话,便能进行转账操作,而专门负责他资金管理的业务人员,则会在第一时间安排转账。

方便得一趟糊涂。

这倒是令李亚东蓦然想起了互联网时代。

要知道中国的互联网时代来临,至少还需十年,然而,就银行存取款业务方面,他基本已经提前享受到了便捷。

第二个登门拜访的是史密斯·亨利,他带来了礼物,为自己前两天的行为道歉。

通过李亚东提供的宏观讯息,摩根斯丹利在美股上多少收获了一笔,他越发意识到,这个年轻人有多么恐怖。

这样一个天赋秉异、毫无弱点,且资金实力强大的人,实在不宜为敌。

第三个登门拜访的,则是潘笛生,以及杨子琼。

这家伙虽然也住在太平山,但还是第一次携准夫人一起,过来串门。

讲老实话,不管潘笛生过去有多么看重李亚东,但他并未把李亚东,真正的与自己摆在一个台面上。

李亚东对他而言,顶多算得上一位得力的助手,仅此而已。

毕竟,俩人的财富差距实在太大。

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财富,便是身份的象征。

殊不知,董健华家族在香港也是大佬级的存在。

然而现在,他却不得不重视起这个年轻人。

因为他的财富,已然超过自己,比起自己全盛时期,还要多!

俩人是星期日过来的,也就是十月二十五日,香港股市休市之后,即将开盘的头一天。

“啧啧……东仔,这处物业可以啊,感觉比我那处还要好。”

潘笛生一进门后,便止不住的赞叹,直夸李亚东好眼光。

就连杨子琼,都主动伸出手来,微微躬身,向李亚东表达敬意,“您好,李先生。”

“这位应该就是杨小姐吧,久仰大名,却始终无缘一见,今日一见果然国色天香,也难怪能把潘老板迷得神魂颠倒。”李亚东握住她白嫩的小手,呵呵一笑。

“李先生真会说话……”杨子琼也笑了笑,眼神还略显好奇的打量着他。

首节上一节344/13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