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年代 第1317节

“应该是有些事情搞耽搁了,我听说日苯那边最近在发地震。”

/>

“日苯?”李亚东眉头一挑,“他出国了?”

“嗯,厂子不是面临破产吗,他说心里郁结,想出去散散心。”

“何镇长,你应该没去过日苯吧?”

“哦,还真没。我跟他不一样,有行政官职,出国很麻烦,各种续,能烦死个人,而且我也不太乐意去。”

“怪不得,去过日苯你就知道,那边基本每个月都发地震。”

何树清:“……”

“去了多久?”

“快……个月了。”

“那我知道了。”李亚东狠狠地往地上啐了口唾沫。

人渣败类,说的就是这种人。

90年代的下岗潮,虽然数千万的工人遭受到了灾难性的伤害,但也有一小撮人赚了个盆满钵满。

而这一小撮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笨点的,如同这个厂长一样,知道工厂难以为继,迟早要倒台,于是便趁捞够了下辈子的华荣,躲到国外,从而加速了工厂的灭亡。

李亚东之前看过一篇报道,一个最终被抓回来的人,他说的一番话,应该能代表这个群体的整体心理——我为工厂操劳了一辈子,上面说不搞就不搞了,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那些是我应得的!

所以譬如灵溪酒厂,那一万名员工,他们应得的又是什么?

就是那张珍藏在锈迹斑斑的铁盒里的、然后在某个黄昏时分,趁妻儿不在,将它小心翼翼地取出来翻看一下,摩挲一阵儿,继而心生荣耀的东西?

第二类是聪明点的,他们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历史事件,然后费尽心将工厂弄破产,继而利用关系和政策,私人再将其用很低廉的价格买下来,实现彻底私有化。

这种人已经不是人渣,而是毒瘤,国家的毒瘤。

()

</dv>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酒厂职工

灵溪酒厂。

李亚东一进大门,就知道如果要进军白酒产业,这家工厂他非拿下来不可。

应该不会再有比这里更合适的现成场地。

它大门朝北,门外就是镇上的主干道,右行两公里可进入s109高速。背靠一片低矮的山脉,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左侧临近一条贯穿整个小镇的河流——折沙河,河水清澈见底。

还是那句话,灵溪镇的环境确实很不错,因为整个镇的重心都在酒厂之上,少了许多小镇上随处可见的砖瓦厂之类的重污染企业。

山依然绿,谁依然清。

因为酒厂规模不小,占地接近2000亩,所以大巴车并未停下,只是放缓了速度,与此同时钟云路开始介绍起酒厂的硬件设施,一路说过去,看到什么讲什么。

“前面这一圈建筑都是办公楼,后面重建的,所以还算比较洋气……”

“这一排底梁高的房子就是出货仓,后面那排房子带地下室,就是成酒和存酒仓,有些需要窖藏的酒就储存在地下室里……”

“那边一个大厂房就是1号生产车间,也是我们生产主力酒的车间,里面的器设备都是91年刚换的,两条生产线,全德国进口……”

“上面的几个大铁罐看到没有?那是存基酒的地方,一个罐子可以装50吨,能调制好几百吨的成品酒……”

他一路介绍,李亚东、包括胡生彪,都听得频频点头,果真就是配套设施完善,只差开工生产。

“这边,那一片层楼是什么?”李亚东注意到钟云路漏掉一个地方,不由伸示意。

一块占地十来亩的建筑群呢,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自然要搞清楚它是干什么的。

“那个……是工厂宿舍,分给夫妻双职工的房子。”钟云路犹豫了一下,终究没有隐瞒,虽然有些事情还没完全处理干净。

听他这么一讲,李亚东就懂了,实事求是地说,在国企体制改革没开始之前,国企职工的待遇还是可以的,只要两口子都在厂里工作,便会分一间房子,虽然基本都是不会超过40平方的单间或一室一厅,但总归也是个家。

至少这待遇二十年后是不可能享受到的,哪怕你是国企小干部都没用。

而且厂里还会负责缴纳社保、养老保险什么的。

不过只要一下岗,这些东西注定也没了。

李亚东是过来人,听说过太多关于这场浩劫所造成的悲惨故事。

下岗职工有人借着房地产的东风富甲一方,却又在后来因民间借贷跳了自己盖的楼。

有人在国企破产倒闭时侵吞国有资产完成原始积累,随后摇身一变成为当

地知名企业家,甚至跻身政坛。

有人从此颠沛流离,只为勉强混个温饱。

还有人出苦力蹬轮,积劳成疾,50多岁身患重病没钱治疗,像个屁一样的死掉了,没声没响,就好像从来没来过这个世上。

等等等等。

“那房子里还住着人吗?”

“没有!”钟云路还未说话,旁边的何树清却先开了口。

“确定?”李亚东微微眯眼,心想你这个镇长怕是不想干了吧,忍你到现在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下岗潮是一场国家灾难,非个人可以导致或改变,仅此而已。

但这厮谎话连篇、一再欺瞒,即便出于心急为小镇招商引资的目的,也实在不是一个父母官应有的风范。

品行欠佳。

“这个……应该没有,已经让他们搬出去了。”何树清硬着头皮说。

首节上一节1317/13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