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第773节

他举起望远镜观察了两处的炮台:非常简陋的沙袋修筑的临时炮台。而且火炮数量也不多。下达了消灭大角、沙角炮台的命令。

“先攻击大角炮台!各加农炮中队自由开火。按单双序列交替射击!卡隆炮中队听我指挥进入战斗!”

这次编入特遣队的特务艇有分别装备加农炮和卡隆炮两种武备形势的中队。卡隆炮尽管成本低廉,海战时近距离效果好,但是有效射程过近,一般要抵进近到130米左右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第一百六十五节 大角、沙角之战

第一百六十五节 大角、沙角之战

考虑到明军的海战能力不高,爆发大规模海战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要执行岸轰和近距离支援任务,炮台上所有的明军火炮都超过了这个射程。所以只有2个中队装备着卡隆炮。陈海阳为了避免造成过大损失,让装备24磅加农炮的中队首先进行炮击。

“要不要出动炮击艇?”有人提议。

这次前往珠江内河,舰队还带来了专门的炮击艇,这是造船厂为了下一步的大陆攻略行动专门制造的火力船。

炮击艇是一种专为为对地攻击而设计的经过特别加固的单桅小型船只,特点是吃水浅,可以驶到浅水区实施炮击。这种船外型犹如半片榛子的硬壳,船舷做的比平常的舢板高很多,这样即使受到猛烈的摇晃也不容易翻侧入水。在紧帖船底的水下部分沿着船的龙骨装有一块与船身等长的木制下风板,借此来抵消船身因火炮的后坐力造成的船身左右摇晃,在艇的中间部分有一到两个加固的炮座。用来安装10英寸或15英寸口径臼炮。

这种炮击艇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参与过虎门和舟山炮台的攻坚战。表现出了其极好的对岸目标摧毁效果。

临高制造的炮击艇采用了铁骨木壳的工艺来简化生产,加强船身结构。而且做了一定的改进,不仅可以安装臼炮或者大口径榴弹炮,还能在安装发射架之后发射黑尔火箭。一船多用。军械厂铸造了20门280mm口径的臼炮,安装在10艘炮击艇上。

“暂时不用。”陈海阳摇头。炮击艇上弹药储量有限,海上补给弹药费时费力,他还要留着炮击艇来对付亚娘鞋的主炮台。

施十四的第5特务艇中队首先出列。施十四在船艉楼上发出命令,全中队以纵队队形靠近沙角。

就射程而言,特务艇上的火炮并无任何优势,为了取得较好的射击效果,必须靠近到400米左右开火。但是在火炮威力和射击精确度上,差别就不是一个等级的了。

第五中队的每条船上的枪炮长都举起了测量仪器,测量着距离,风向、风速、船速。迅速的用计算尺推算着瞄准数据。

“全中队装榴弹!”施十四下着命令,“准备射击!”

炮台上的官兵大约没料到敌人的船只会没有尽快穿过航道离开,反而向炮台愈来愈靠近了。按照原先的预想,大角和沙角之间的距离较大,两个炮台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夹射火力,力量单薄的炮台一遇到正面的进攻,少量的守军立刻就陷入了混乱。开炮的节奏开始紊乱。旧式火炮本身装填冷却就慢,没有经过多少训练的炮手一遇到紧急情况开炮就会手脚忙乱。炮火显得非常凌乱。

施十四注意到炮弹溅落起来的水柱大小不一,炮弹的弹道烟迹也很混乱,知道炮台上对船只能够形成威胁的红夷大炮为数很少,大部分大约还是大号佛郎机之类的火炮。

白色的浓烟笼罩在大角炮台上,炮弹落在离开特务艇很远的地方,掀起大大小小的水柱――起不说瞄准的问题,敌人甚至还没有进入射程就胡乱开炮,这是本时空中国土地上的各种武装运用火器的典型特点。一时间虽然看上去很壮观,但是很快许多火炮就因为炮身过热而停歇了。只有一些零星的火炮还在发射,炮弹没有造成任何的威胁。

“右舵20度,各舰随我前进!”施十四看到他的旗舰已经距离炮台不到600米了,这个距离上他船上的24磅加农炮有足够威力和准确度来轰击炮台。

一枚炮弹落在离船舷不远的地方,第五中队随着旗舰的转向,全体往右转,将左舷对准了炮台。

“左舷齐射!”施十四大吼一声。

临特51号爆发出一声巨大的轰鸣,左舷的4门大炮加上船头船尾的2门大炮的齐射,使得整个船身都震动起来,船上的人明显的感觉到整个船身被火炮的后坐力猛推向右的倾斜过去。船板、桅杆发出吱嘎的声响。一股辛辣的气味顿时弥漫在甲板上。

6发榴弹拖着火和烟雾落在炮台前的沙滩上,掀起一排高高染成黄色的水柱――旗舰发射的是基准弹。

“妈的!太近了!”施十四咒骂了一声,“测距是怎么干得?快修正!”

跟在中队旗舰后面的另外3艘特务艇迅速修正了距离,第二三轮炮火接二连三的命中了大角炮台。浓烟中升腾隐隐约约的爆炸的黑色火光。整个第五中队的炮击结束之后,大角炮台的炮火已经完全停歇了。当三个中队全部炮击结束之后,第五中队的转向正好完成。航向指向南,将没有发射过的右舷对准了大角炮台。开始了第二轮炮击。

大角炮台原本就是突击修筑起来的,敞开式的炮垒工事根本抵挡不住24磅榴弹的轰击。很快就被这样的连续炮击轰哑了。整个炮台上一片浓烟烈火。完全失去了战斗力。

几艘舢板运载着海兵登上了大角炮台,沙袋垒成的炮台已经塌毁大半,火炮东倒西歪,地上七零八落的到处是被炮火击毙的官兵尸体。大多数守台官兵已经逃之夭夭。

接着,特务艇中队又轰击了沙角炮台,沙角的地形较之于大角有利,但是仓促之间官兵只在沙角山下修了一座沙袋炮台而已。在炮火中它也很快失去了战斗力。海兵们迅速登上了沙角,不但掳获所有大炮,还抓到不及逃走的守兵11人。而海军损失极其轻微:在二小时的战斗中,除了有4艘特务艇中弹,7人受伤之外没有其他损失。中弹的特务艇不过是中了一些小型的弹丸,最严重的损怀是临特75号船被一枚9磅炮弹击穿了侧舷。不过完全不影响航行。

登上大角和沙角炮台的海兵们将炮台上的大炮全部拆卸下来,装上舢板带走。舰队中有几艘缴获的海盗船专门充当战利品的运输船。

消灭两角炮台之后,陈海阳指挥舰队继续逼近虎门的主体防御地亚娘鞋山。他决定不从东水道直接冲过去――东水道有两岸的交叉炮火,直接通过必然会有许多船只中弹,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

从侦察情报中陈海阳知道官兵在虎门西水道完全没有设防,决定率领舰队进入西水道展开进攻。大虎山炮台的火炮对他的舰队没有威胁。官兵对大虎山炮台的运用设想是阻挡突破了东西水道的敌船继续上行。但是陈海阳的目的是先夺取虎门。

一个特务艇中队首先进入了东水道。因为上横档岛的东炮台还没有完工,没有安置大炮。许廷发在炮台工地驻防了三百名士兵若干小型火炮用来掩护上横档岛,上横档岛上的官兵守将见髡贼要进入东水道,赶紧点燃狼烟,向虎门寨告警。

许廷发此时正在武山顶上的中军大帐上。眼睁睁的看着三四公里外的大角沙角两炮台的陷落无能为力。原本这两处炮台他就没有投放多少兵力和大炮。在许廷发等人的概念中,髡贼会直接驶过航道,直取上横档一线突破江面***,没有料到他们会逐一消灭两角炮台。

现在他眼看着敌人取道因为炮台还没能完工而敞开的东水道。许廷发心中很是焦急――过了东水道,只有大虎山炮台能拦截敌船了,而大虎山炮台的火炮显然不足。作为事先的预案。他命令陈谦率领虎门寨的水师战船立刻前往西水道迎击敌人。

进入西水道的是李广发指挥的第13特务艇中队。他以纵队队形进入水道之后立刻遭到了岸上小炮的轰击。但是小型火炮完全不能打到船上。李广发下令开炮还击。几轮榴弹很快打哑了土墙后的小型火炮,接着特务艇靠近海岸用“打字机”清理在土堤上集结的官兵步兵。雨点般的铅弹让余下的人横尸遍野,溃不成军。上横档岛西岸的抵抗很快被摧毁。

陈谦率领的10艘双桅水师船只没有直接冲向西水道,而是列阵在大虎山之南海面。表面上说是只等髡贼船只出了西水道就给他们迎头痛击。实则陈谦知道敌人船坚炮利,不敢进入西水道和对手进行战斗,便打算在大虎山炮台的火力掩护下进行战斗,但是李广发不急于和交战――陈海阳交给他的任务是控制西水道,掩护海兵登陆上横档岛。

上横档岛在虎门防御体系中属于门户的“钥匙”,防御一方只要控制住本岛,就可以有效的***虎门东西水道。所以陈海阳的虎门的进攻计划的重点就是拿下这个岛。

由于上横档岛的西面没有炮台,设防薄弱,给了陈海阳的直接攻占该岛的机会。随着李广发的第13中队控制西水道的信号发出,大发艇冒出浓浓的黑烟,满载着海兵和水手陆战队向西水道驶去。

第一百六十六节 上横档岛之战

第一百六十六节 上横档岛之战

飞溅的水花从船头不时扑上船来,大发艇上挤满了海兵队和水手陆战队的士兵。他们一个个默不作声的坐在船底的甲板上,怀里抱着步枪――按照规定,都用油纸做得一次性保护袋套着。蒸汽机发出巨大的震动声。石志奇站在一艘大发艇的艉部。看着愈来愈近的上横档岛,心情紧张得直舔嘴唇――心想这会要有个口香糖之类的嚼嚼就好了。

几艘担任火力支援的小发艇冒着黑烟走在队列的前面。这几艘小发艇安装了带有护盾的打字机,艇身上包裹了铁皮,专门用来抵近海岸扫射掩护部队。船上的射手头戴钢盔,穿着

带着前后钢制护胸板的防护衣,一个个神情紧张的扶着打字机的平衡杆等待着开火的命令。

小发艇靠近了海岸线,打字机响亮的吼叫声立刻充实在空气中,其实这已经毫无必要。未完工的西炮台阵地上早已空无一人。打字机的发射的铅弹无非是打断了许多草木树枝。

石志奇身先士卒,第一个从大发艇上跳了下来,海水很浅,他将指挥刀向前挥,高喊:“进攻!”

一个号手在海水里吹起了冲锋号。一船又一船的海兵和武装水手迅速跳入及膝的海水中,涉水上岸,很快,石志奇就把2个连和2门12磅山地榴弹炮送上了上横档岛西岸。肃清了全部残余的明军。俘获大约50人。石志奇下令部队立刻向岛屿东面的挺进。

按照情报,在上横档岛上的官兵有八百人,上横档岛的东炮台有新添得红夷大炮12位。炮台也是在万历朝开始修筑的,比较坚固。有守台兵五百人。如果从正面攻击,不但要承受东炮台的炮火,还要遭到来自亚娘鞋炮台的侧背火力的轰击。

由于这座炮台的全部炮口都指向了东面,炮台的背后完全没有防御能力。所以当石志奇指挥2个海兵连从侧后出现,二门山地榴弹炮发射的炮弹落入炮台的时候,整座炮台的士气就崩溃了。沉重的红夷大炮不能轻易的搬动位置,敌人从侧后而来。靠着大刀长矛,拿着三眼鸟铳的士兵当然无力也无心抵抗。只有守台把总的亲兵进行了一次勇敢的肉搏战,造成海兵一人死亡,三人受伤的损失,这也是整个上横档岛战斗中海军的惟一伤亡。

海兵们很快就将两倍于他们的守台官兵击溃,排枪和山地榴的轮番轰击使得战斗变成了一面倒的屠杀。有少数人搭乘小艇逃往对岸的亚娘鞋岛之外,余下的官兵四出流散,很快就就大批大批的投降当了俘虏。

石志奇在警卫员、勤务兵和通信兵的簇拥下进入了硝烟弥漫,满地尸体的炮台。登上了最高处。炮台本身没有受到什么损害,看起来修筑的相当的坚固,12位红夷大炮一炮未发的安置在炮位上,对准了敌船应该到来的海面。

石志奇观察了下,发觉这座炮台的设计很奇怪,所谓炮台,只是一个土石构造的圆形墩台而已。外面有砖石包砌,台上呈安置了12位红夷大炮,全部面向大海方向。墩台的侧后,只不过环绕着一道简单的砖墙而已,没有任何的防御设施,连一道壕沟都没有。似乎守卫者没有考虑敌人从侧后登陆进攻的可能性。

即使在正面展开进攻,因为墩台周围毫无辅助防御工事,进攻者只要攻到墩台近距,就进入了墩台的火力死角,可以从容的爬上墩台战斗。石志奇估计了下,一个海兵连从正面展开进攻用不了半小时就能攻下这座炮台――当然会有些伤亡。

首节上一节773/20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