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老熊又能舒坦几天了。”
“老熊还舒坦呢,我看崇祯很快就会要他好看了――搞不好落个畏罪自杀都有可能。”
听说许可要走,解迩仁的心底不觉有了股淡淡的寂寞感。
送走了许可,解迩仁又在大堂上对着梧州地图看了又看,自己的局势还真有点不妙,万一瑶乱波及到西江两岸,自己身后的交通线可就岌岌可危了。到时候自己便是孤悬敌前……
“这可就真有点不妙。”
解迩仁开始心虚了,看这局势,他实在也鼓舞不起来。
得把城墙尽快修好!他想,不管怎么样,只要有城墙在,就有很大的安全保障,毕竟以中古军队的水平,要攻下梧州这样的府城还是很大难度的。
当晚解迩仁就睡在知府衙门的后衙,想到这衙署的前任主人自尽没多久,自己就住到了他的房子里这点让解迩仁多少有点不那么舒服。不过他劳累了一天,没容得多想就睡着了。
一夜无梦,早晨起来,只觉得精力充沛,浑身都是活力。很有大展手脚的意思。
洗涮完毕,匆匆吃过早餐来到权充办公室的府衙二堂。赵丰田已经在大堂上恭候了,他旁边还有个半老头子,正是本地的一位秀才公。
这位秀才公五十多岁,在城外有些田地收租,城里又有些产业。他对仕途一贯不太上心。进学之后便无意科举,在家悠游度日之余便是出门游历山川,不但足迹踏遍两广,还去过许多当地人视为畏途的不毛之地――远的不说,便是这两广境内的狼寨瑶峒,他也去过。对所经之地的地理、风土、民情、物产十分感兴趣,在本地颇有些名气。
他姓何,本名守仁,不过因为他给自己取了个号名叫“东篱”,久而久之,城里城外都叫他何东篱了。
何秀才对澳洲人并不反感――他不但去广州,甚至还到过海南,甚至一直到了临高,亲眼目睹了元老院治下的安定繁华,对澳洲人有很大的好感。因而这次大军兵临梧州,他对抵抗一直持消极态度:一来两者实力悬殊,战之必败;二来他也看不出抵抗的必要。对大明,他倒不是没有感情,但是这感情还没深到愿意为止毁家献身的地步。
解迩仁进城之后要找个合适的向导熟悉下本地的风土人情,赵丰田查了下下发的《梧州基本情况手册》,便推荐了这位何秀才。
何秀才倒不推脱,一请便来了。即无某些文人士子那般为了表示自己是“被迫屈身事贼”而忸怩作态,又不像某些人那么猴急着“从龙附骥”,态度很是从容平和,几句话说过,解迩仁对他有了很大的好感。当下请他做向导,游览下梧州全城。
何东篱自然没有拒绝的必要。解迩仁当下关照赵丰田在衙门里留守便点了一队护兵随同保卫。
街头的秩序比之昨日又有所好转,难民们已经组成了队伍,正一队一队由民兵们带领着清运尸体和废墟。刚刚组建起来的民兵在伏波军士兵的带领下虽然军容风纪一般,精气神多少还有点模样。解迩仁昨晚的担心少了几分。
带队的干部看到他走来,立刻就要上来报告,解迩仁摆摆手:“不着急,你们先干活。”
文宣队也有了存在的踪迹,墙壁上已经用石灰水涂上了七歪八扭的标语,什么“军民合作,驱逐明寇”;“伪明杀人放火、澳宋治病救人”;“熊文灿烧梧州城杀梧州人,甘当伪明土皇帝的孝子贤孙”……有些地方还张贴了宣传画和布告,仔细看,布告的墨汁和背后的糨糊还没干――大约是一早上才弄好的。
这工作效率也算杠杠的了。解迩仁暗暗点头――赵丰田不愧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宣传工作就是到位。
梧州的府衙位于城南,距离小南门不远。解迩仁出的衙门才注意到原来这梧州府衙北面和苍梧县衙相邻,这座府衙的南面和西面都紧挨着城墙,正处于梧州的一角。西面的城墙外正是滔滔的桂江。
因为他要求先登城门看一看,何东篱先领着他上了距离府衙最近的小南门,因为城楼名位“德政”,所以也叫德政门。
攻城的时候,大小南门都受到炮火的袭击,所以两处衙门都有部分地方被落入城中的炮弹破坏,但是损害并不大。与之相比德政门城楼就被破坏的非常严重,炮火几乎将这座城楼完全摧毁,只剩下一堆废墟。此刻,士兵们正监督着俘虏劳工队拆除剩下的残骸,回收部分建筑材料。
何东篱说,这小南门是明太祖洪武十二年重修梧州城的时候才开的,之前的宋元城墙只有四门,到大明才算有了五座城门。分别是东门、西门、大南门、小南门和北门。根据城门上所修筑的城楼名称,又被称之为阳明门、南熏门、西江门、德政门和大云门。
洪武时期在朱元璋的住持下,掀起过一阵基本建设的高潮,全国各座府、州、县的衙署和城墙几乎都是这一时期修筑的。特别是各城市的城墙的格局基本上一直保持了下去。许多保存到21世纪的明清城墙,几乎都可以追溯到洪武朝。
不过,明代新修筑的梧州城在面积上并不算太大,虽然较之宋元时期面积有所拓展,梧州城墙的周长也不过2.8公里,在明代的城池中不算太大,甚至还不如一些重要的所城。这显然和它重要的商业地位是不相称的,所以梧州的城区范围很早就已经扩展到了城外的桂江和西江畔。桂江和西江上会出现浮桥也正是这种城区扩大之后交通需求的体现。
站在小南门城墙上,可以看到城下有一道环城濠,何东篱说这又名护龙堤,宽两丈多宽,深也有两丈多,护城濠的内外都有木栅栏――不过大概因为年岁久远,很多地方已经缺失了,濠边还种植着杨柳。
“这些都是韩雍韩大人总督两广的时候,于成化初年修筑的,这梧州的城墙,亦是他一手修缮过的。”
“就是那个打破了大藤峡的韩雍吗?”解迩仁上任前培训历史知识的时候才知道了此人的。
“正是。”
-------------------------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340节
第六十七节 走马观花
“听说自韩老爷攻破大藤峡,此地便通舟楫商旅了。”
何东篱虽然对澳洲人不是一无所知,不过这个“海外蛮夷”只听了一句就能想到韩雍的事迹也算难能可贵了――这可是一百五十年前的事情了!就算是梧州本地,百姓且不论,就是普通的读书人,提起“韩雍”二字,也有许多人不知道,更不用说大藤峡了。
“韩老爷虽然破了大藤峡,还是许当地的瑶峒对过峡商船收税。自此大藤峡便可通商旅了。”
“如今的瑶情还太平么?”
何东篱微微摇头:“韩老爷虽然两次平瑶,实则两广地面从未平靖过――不过没成气候罢了!”
梧州周边的桂江、西江流域的大山里,到处都有瑶、僮的寨子,虽大多委有土官、土司,实际大多“不服王化”,各种暴动此起彼伏,即使韩雍、王守仁这样的能臣来治理,也只能治得数十年的太平,时日稍久便又有事端。所谓的瑶僮暴动,对何东篱这样的梧州老土地来说实在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了。
解迩仁默然,他看到着德政门外被轰塌的瓮城和城墙上残缺不全的城垛、女墙和串楼,心里沉甸甸的――当初这炮火打得也太猛了吧!这要修到什么时候!
城墙的高度大约有八米多――这个高度也算是相当可以了。解迩仁把脖子伸出女墙看了看下面,觉得只要把城墙修好了,安全还是有保证的。
何东篱见他关心城防,便告诉他这城墙上共有串楼五百六十九间,另有窝铺三十六间,宿警守军士。不过瓮城只有德政门有。
“赵丰田!”
他的秘书立刻跟了过来,手里拿着小本子和笔――这是解迩仁最喜欢的调调,随时随地发“指示”。
“回去之后指示善后局,把人力物力优先放在修复城墙和城防设施上!”
“是,首长。”赵丰田赶紧记上。
从城墙上下来,解迩仁由何东篱引路,在城中巡视。这里的商业的确繁华,据何东篱说,仅仅城内就有十一个坊市。在府衙门之东,便是最繁华的两个坊市中的府东市。一路走过去只见街道上商铺林立,只是行人不多,但是店铺多已开门,各处路栅也在修复中。解迩仁看了看沿途的景象,城内虽有失火,但是损害不算太大――只是这房屋也太不安全了,他心里暗暗吐槽:大部分的民居店铺要么是木结构的,要么是竹篱墙涂黄泥的。若说有什么防火的措施,最好的也不过是镶嵌河蚌的蚌壳而已。除了衙署寺观和少数的大店铺大宅门外,几乎看不到砖石建筑。
这熊文灿的火要是真给他放成了,那还不得一片火海!解迩仁暗暗乍舌。
即使不走进店铺,光从招牌和陈列的商品货物来看,这里的商品经济有相当的规模,商品种类极多,而且各种行业云集。解迩仁记者出身,对一个地方的商业环境是有相当的观察力的。
“想不到这梧州的商业市面竟有如此的繁华。”解迩仁见识过不少县城府城了,实话说除了元老院治下的临高和新近光复的广州和佛山镇之外,不论海南还是两广,没有哪一座城镇能与梧州媲美。
看到这里,解迩仁原本有些黯淡的心理又活跃起来了――这地方大有可为啊!果然风险是伴随着机会的。只要自己能把这梧州城牢牢的守住了,再徐徐经营,不敢说未来的广东省老二,老三总是排的上号的。何况这里还是重要的对广西和内地的商业窗口呢。
他抬头远眺,只见梧州城近处三江汇流,远处群山环拱,“依茶山,傍桂水,大江绕其前”,号称“岭南形胜之比”――这赞誉的确不算是吹嘘。
“真真不愧是三江汇聚两省通衢!”解迩仁赞道。这锦绣的壮丽山河,如今是我们元老院的了!想到这里,他的胸中一阵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