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自然是怀孕的秦淮茹去刷碗,贾张氏则是拉住自己儿子,说道:
“你好好跟你媳妇说说,让她去李家想方设法借点肉,或者哪怕买点肉也行,只要不要肉票,还按七毛八毛的价格卖给我们就行。我要求也不高,二三十斤便满足了,二三十斤买回来拿到黑市上换粗粮,足够咱们家吃好几个月。
说不定能撑到今年秋收的时候,秋收要是丰收的话,定量肯定有所恢复。
也就你媳妇怀着孕,卖卖可怜。
说不定能成功。
别一脸不满意,不愿意的。”
看儿子脸色不好,贾张氏的心情也不怎么好,然后更是索性摊开了说道:
“你以为我愿意这么干?
你爸在的时候,先前买粮食不要粮票的时候,我朝哪家借过东西?现在是要脸面的时候吗?咱们家要是不愁吃不愁喝的,我是疯了才会去做这种事情。
要不是今天早上,拿昨天晚上买的三斤多肉,去黑市换了三十几斤粗粮。
咱们今天晚上的晚饭都得去你师傅家借,这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咱们家还能坚持多久?你难不成就为了要你那张脸,让我跟你媳妇一起饿死?”
眼看自己儿子还在犹豫。
贾张氏不得不加大筹码,一脸悲腔说道:“这也不愿意,那也不愿意,那就我去好了,我去一头撞死在李家,让他们家怎么都得赔点行了吧,我跟你爸一起走,给你们再做最后一点贡献!”
此话一出,贾东旭只能开口安抚。
不过他脑海却因为他母亲的这番话闪出了个想法,那就是,兴许只有他死了,才是他家最好的选择。现如今农村户口想要得到工作,获取城镇户籍比登天还难,至少他们家肯定没这个人脉。
只有工位继承这点可行。
同时还得是厂里没法拒绝的那种。
如果他死了,在厂里死了的话,不仅可以得到一笔抚恤金,工位还可以给他媳妇,哪怕厂里不愿意,闹一闹应该也是能够成功的,毕竟他在厂里死了。
而他媳妇一旦得到了工位,自然便意味着同样得到了城镇户籍,他媳妇得到了城镇户籍,他那两个孩子,包括肚子里没出生的那个也能得到。去掉他还是一家五口,却不像现在一家五口只有一个人有城镇户籍,而是一家五口只有一个人没有城镇户籍,也就是他母亲。
到时候,四个有户籍的定量,再加上抚恤金,养一个没有户籍的他母亲。
想来应该没有问题。
第17章 武道凋零,问询名师
自己一旦因为工伤在厂里死亡,自家如今困境瞬间消失的想法,在贾东旭的脑海当中诞生后,就再也挥之不去。
不过这想法他当然不可能说出来。
短时间内也还不至于那么极端。
但如果未来定量继续削减,或者定量恢复遥遥无期,黑市粮价持续上涨。
那恐怕就真的不好说了。
此时此刻,他还在一边抱着我要不去死的想法,一边设法安抚他母亲,摆事实讲道理地表示,她的想法根本不现实,人家李家人没那么傻,四合院邻居们知道,也只会说他们太过无耻贪婪。
虽然他已经结婚生子了。
不用担心名声变差,娶不上媳妇。
但还不想被人指指点点。
最后更是跪下来磕头,态度相当坚定,他宁愿去死也不愿意听贾张氏的。
故而此事只能暂且作罢。
其他人家晚上回来后,都或多或少有讨论过后希,有的觉得这丫头实在太能干了,谁娶了她就等着享福吧,有的可惜自家没合适的儿子,不然两家结亲多好,还有的,甚至已经行动了起来。
比如阎埠贵,他大晚上正在尝试劝说自家长子,明天找媒婆去试探一下。
只不过阎解成死活不愿意。
搞的好像他提亲后希会同意似的。
……
次日,后希正常去上学。
她爸李帆则是拿着昨天晚上根据赵雪测量出来的尺寸,连夜设计的盔甲图纸,去找厂里面熟悉的同事,请他们在闲暇时刻帮忙制造一下盔甲的一部分。
不是偷厂里面的原材料。
钱他是会付的。
此外他还趁中午吃饭,稍微歇一会的功夫,去找到隔壁车间的老马,向他打听练武的情况。过程虽然费了不少口舌,并且请他吃了顿中饭,但收获还是不错的,顺利获知内家拳圈子内情况。
总体来讲,就是凋敝的厉害。
从百年前就开始凋敝了。
没办法,练拳练了几十年也是被人家一枪撂倒,七步之内,枪又快又准。
正因如此,内家拳不少大师基本已经放弃开武馆收徒,最多将武术传承给自家后人,保证不失传。比如老马家的小儿子,其实是拜到他叔公门下学习。
都是一家人,方才那么容易。
“那你看我女儿她要是想拜师学内家拳的话,适合找谁?或者说,你们内家拳传承中有没有什么女性大师啊?”
虽说如今不用太讲究什么男女大防啥的,但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李帆当然还是希望能给自家闺女找个女师傅,而不是跟一群男的混在一起,不大合适。
马向远想了想,很快摇头道:
“难,反正我没有认识的。
咏春拳倒是女性大师开创的,但如今传承者多数也是男的,没听说有出名的女传承人。不过你家闺女的力气我也听说过,赤手空拳打死两头成年野猪。
就这力气,说实话,压根不用找什么出名的大师学习,随便找个会点真本事的,甚至你去书店里买几本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内家拳拳法解析,稍微练练就都差不到哪去,毕竟一力降十会嘛!”
“稍微学点套路就很无敌了!”
话虽如此,但李帆还是很坚定的说道:“不行,我闺女说她要学什么拿捏气血,筋骨共振,而且她要学肯定得学最好的,不然岂不浪费了她的天赋。另外就我那闺女的大体格,放在你们内家拳的圈子里,应该也算是天赋异禀吧。
哪怕不哭着喊着收徒,怎么着都不至于没人要,或者说不愿意教啥的。”
“拿捏气血,筋骨共振?你闺女野心倒还挺大,我叔公练拳练了几十年。
也不敢说自己达到这个境界。
这可是传说中的化境。”
先是惊讶感慨了番,随后马向远他又仔细琢磨了一会儿,这才继续说道:
“如果你闺女真有这个野心,那如今能教她的也只有三位了,其中有两位都不在帝都这边,你闺女应该不大可能离开帝都,不远万里去外地拜师学艺。
所以实际来讲只有一位能够教她。
东巷街碧河路的李老爷子。
他的弟子儿女基本都在战乱中捐躯或失踪了,如今一人独居,虽然已经八十有九,但身体硬朗,不用外人照顾。
他是内家拳最为正宗的传人之一。
属于传承脉络清晰的那种。
而且他早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巅至化境,也就是你女儿嘴里说的拿捏气血,筋骨共振境界。如今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谁也不清楚,毕竟没人敢跟他动手,但他现在看着也就五十出头。
必然是内家拳修炼到极其高深的境界,修炼的不够高深,或者修炼错了。
内家拳非但没有养生的效果。
反倒还有损寿命。
我家叔公就不行了,明明今年才五十几,看着得有六七十的样子,用他的说法来讲就是,还是修行不到家,未能拿捏气血,锁住精气,年过五十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怕是很难活过七十。”
“听起来还挺复杂,那位李老师傅好拜师吗?他缺些什么吗?需不需要有人介绍?直接上门会不会太唐突了?”
人活七十古来稀,什么年过五十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啥的,李帆根本就不在意,毕竟不练武的年过五十身体铁定也得走下坡路,能活到七十的同样不多。
所以他关心的主要还是如何拜师。
不能让闺女失望啊!
“这个我还真不清楚,我也只是听叔公说起过这么件事和这么个人。但就像你说的,小希天赋极高,如果真的能高到,让李老爷子惊叹不已,我想哪怕冒昧上门不带礼物,他应该也会收下。
而且如果他有弟子尚在的话,让他弟子帮忙引荐倒是合适,但是没听说他还有什么弟子健在,让别的门派的人去引荐的话,反倒更不合适,像是挑衅。
所以你还是稍微冒昧一点吧。
带点礼物直接上门拜访。”
马向远其实没练过几年内家拳,像这种圈内前辈,更是压根没机会接触。
因此他是真的给不了什么建议。
只能提点一下别犯错误就行。
第18章 祖师张松溪
晚上回去还没吃晚饭,李帆就拎着下午偷偷溜出厂,前往百货商店买的好克化,适合老年人的点心,以及从家里刚拿出来,还没有腌好的十斤咸猪肉。
招呼后希跟他去拜师。
具体情况则是在路上说的。
故而等他们走到老爷子家门口的时候,后希对大概情况也已经有所了解。
紧接着自然便是敲门。
没一会,一个身穿长袍,看着只有五十来岁,但身姿挺拔的中年男人便开了门,并在看到后希的一瞬间也有些诧异,只不过很快收敛好情绪,询问道:
“请问找谁?有事吗?”
“您是李复汉,李老先生吗?”
因为听马向远说过,李老先生看着年纪不大,也就五十来岁的样子,再加上位置也没找错,所以李帆直接问道。
“是我,你是?”
“李老先生,您好您好!您肯定不认识我,我就是个无关紧要的人,主要是我闺女,您看,这是我闺女,她想练武,我打听到,听说您是内家拳大师。
还是内家拳最为正宗的传人。”
其实李帆说到这的时候,意思无疑已经相当明显,但本来早就已经没有收徒想法的李复汉,此时却并未直接开口拒绝,而是颇为好奇的上下打量后希。
“所以我想让闺女拜您为师!”
“您看咱们都姓李,这也是难得的缘分嘛,说不定五百年前还是一家。”
李帆依旧在不断诉说着。
与此同时,后希则是能明显感知到面前这个看着不高,年纪也不小的李复汉体内明显有一股炽热的能量。虽然与自己比不算强,但这是后希在其他人身上从来没有感应到的。所以对方显然不是个骗子,确实可能有点真本事,毕竟对方可不像自己,激活了后土的血脉。
出于不想放弃机会,也不想放弃这个有真本事的老师,后希赶忙开口道:
“老先生,我是真心想要拜师,从小我就能感受到我体内有一股气不断循环,而且我能感知到,您和其他人都不一样,体内也有股气在不断循环着,另外您的呼吸很是绵长,心跳也很慢。”
“一分钟可能只有不到五十次。”
本来只是对后希身高略微有一些兴趣的李复汉,听完此话当即脸色大变。
随后更是直接伸手抓后希的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