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227节

  把他们往死里用,那他们就真的会去死。

  “虽然说赶时间。”

  “但也不是这么赶的。”

  稍微斟酌了一会儿。

  苏武对人工智能的安排,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

  首先在地面劳动的人口规模,被限制在两百万以内。

  剩下的人全部遣散回去。

  等待8小时后,再去接替地面上的那些人进行轮班。

  然后还在地面劳动的人口,劳动强度也被削减为原本的三分之一。

  这是苏武以自己的体力,还有过去的经历进行参考。

  给出的一个劳动量。

  当初刚刚在农家小院建造避难所的时候。

  苏武也曾经亲自拎着一柄电锤,劳动过几个小时。

  那个时候,他手中拿着电动工具,面对的也是远比城市废墟中的混凝土,更加松软的红砖砌起来的围墙。

  就这样,他都折腾到全身快要虚脱,也才勉强弄出一个两三米宽的缺口。

  按照这种情况推算。

  地表上那些用着更加原始的工具,做着更加繁重工作的人。

  怎么也不应该超出苏武当时的工作量太多。

  “假如工作需要以透支身体为代价的话。”

  “那就不是劳动,而是奴役了。”

  那种事情,苏武自己想想都觉得难以忍受。

  自然也不可能以此要求别人。

  经过苏武这般大幅度的削减之后。

  地表上,处理建筑垃圾的速度。

  当场从每小时30万吨,降到了每小时4万吨左右。

  仅有极限值的十分之一多一点。

  但这种降低的效率,看在苏武的眼中,却让他更加的安心。

  因为这代表着健康和稳定。

  将避难所的所有闲置劳动力,都这么利用起来以后。

  苏武的视线。

  暂时离开了聚集数百万人,已经成为一座巨大工地的城市废墟。

  放到了山区那里。

  此时的山区中。

  曾经居住在那里的20万居民,基本已经全部通过地底的隧道。

  转移到了江河市的城区避难所之中。

  只剩下了部分的物资,还没有来得及转移。

  而位于那里的石灰石矿和铁矿,由于没有了大雨的干扰。

  这个时候已经分别恢复了它们曾经在设计中的极限产值。

  每日生产120吨水泥,以及大约800吨左右的铁矿石。

  “挖掘出来的石灰石,没有必要全部制作成水泥。”

  “也可以当做原材料存储起来。”

  “铁矿石也是,来不及熔炼就先存着。”

  “尽量趁着地表环境恶化之前,把能挖掘出来的那一部分矿石,先拉回避难所里再说。”

  苏武拉出了实时扫描出来的两座矿场的结构图。

  借助人工智能。

  迅速的演算出了在不限制劳动力投入的情况下。

  它们理论上的最大产值。

  发现每天最多可以挖掘出大约两万吨的石灰石,以及5000吨的铁矿石。

  这数量看似很多。

  但相比那两座矿场本身的储量。

  就仍然有些过于稀少。

  以这种速度,想要将其中的小型石灰石矿挖空,至少需要两年左右。

  而挖掘小型铁矿耗时更长,需要接近三年。

  “除非接下来能改进挖掘工具。”

  “不然最多也只能这样了。”

  苏武略微有些遗憾。

  看这个结果,估计在地表降到零下四五十度之前。

  大概率连一小半的储量都来不及挖完。

  在这种情况下。

  最好的应对办法。

  只有再加固一下从山区避难所到农家小院之间的那条地底隧道。

  然后通过山区的避难所。

  慢慢的把两座矿场上的产出转移出去。

  这样一来,即使以后地表环境再恶劣。

  也不会影响到矿场运输。

  “按照这种情况推算。”

  “如果以后在其它地方发现矿场的话。”

  “也不可能快速的把它们掏空。”

  “到时候长期在恶劣低温环境下的开采和运输,依然会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该考虑考虑,设计一款更适应低温和冰原环境下的运输车辆了。”

  “然后,还要尽快组建几支商队,与其它地区进行贸易,收拢那边的难民。”

  “这些事情,越到后边越困难。”

  “都必须尽早完成。”

  有些头疼的揉了揉额头。

  苏武发现,接下来等待自己的事情,似乎多到数都数不清。

  11月10日。

  农家小院地表。

  如今的这里,已经不再是荒芜一片。

  除了早期建造的那座小型碉堡以外。

  这里又新建了几座巨大的临时水泥仓库,以及一片用快速水泥铺平的巨大广场。

  此时,广场上。

  一架长9米,翼展13米的固定翼无人机,正静静的停泊在一条规划出来的跑道尽头。

  “青空级运输无人机自检完成。”

  “开始起飞。”

  伴随着地下一层控制中心,人工智能的提示。

  这架无人机开始缓缓于跑道中滑行起来,然后逐渐加速。

  飞入了高空之中。

  随后。

  它调整飞行方向,朝着图门市通讯信号塔所在的位置飞去。

  “飞行高度550米。”

  “速度160公里每小时。”

  “航行姿态稳定,无异常故障。”

  苏武坐在控制台前。

  注视着这台刚刚研制和生产出来,目前手中体型最大的飞行器。

  心中生起了些许的满足。

  “有了这台最大载重600千克的长途运输无人机。”

  “以后,处于东南方向的那12座通讯信号塔。”

  “就不再是彼此孤立无援的状态了。”

  “随时都可以从空中获得物资补充和武装支援。”

第242章 高速成长的江河市

  翼展十几米的青空级无人机。

  在高空的寒流中穿梭了半个多小时。

  顺利地降落到了图门市通讯信号塔附近,由驻守在那里的治安队士兵和机器人们紧急整理出来的空地上。

  随着滑落下来的无人机稳稳停住,两台早已等候在那里的蜘蛛机器人开始上前。

  将无人机仓库里携带的物资逐件取出。

  这一次无人机携带的整整600千克的物资,全部是和勘探相关的设备。

  它们由普通蜘蛛机器人装备和使用,可以探测到地底最深50米处的位置,是否存在有价值的矿物资源。

首节上一节227/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