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座已经被暴力从中间扭曲折断的跨江大桥。
前进的路断掉了。
“只能从桥下走了。”
苏武派出侦查无人机,在桥面附近盘旋了一阵。
发现大桥损毁的情况比远处看到的更加严重。
想通过是不可能的了。
而大桥的下方。
原本宽达数公里的长河,此时已经彻底的干涸下去。
只留下了一片泥沙构成的河床。
苏武操纵着基地车调转方向,沿着河道的上游又行驶了几十公里。
在第3座被发现的倒塌的跨江大桥附近。
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驶入河道中的斜坡。
而一进入河道中,苏武就能感到车体明显向下一沉。
显然这一片河床的地质,要比陆地松软许多。
无法稳固的承载基地车那高达两三百吨的重量。
但既然来到这里,也不能轻易再回头。
苏武将车载雷达的功率开到最大。
小心翼翼的根据雷达测绘到的数据,专门挑选那些相对比较坚固的地方作为支点。
而就是这样。
在前进了几百米之后。
基地车的第一节车厢,还是不可避免的陷进了一处凹陷的坑洞之中。
伴随着一阵剧烈的晃动。
大量的泥沙,直接将驾驶舱前边的全景玻璃都给掩埋了大半。
只留下了最上面一线不到几厘米宽的缝隙,还能看到外边的天空。
“有点倒霉啊。”
苏武有些头疼的检查了一下车体状况。
发现损伤不大。
就是车体的底盘,最深处已经被埋在了将近6米深的砂石下。
第130章 充州市
借助车载智能和车载雷达。
苏武将目前的基地车和周边的沙石情报,集中绘制成一张详细的立体地图。
然后根据地图,计算出一套最有效率的脱困方案。
再把它丢回给车载智能,让其按照方案自动执行。
这种注定枯燥的工作,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属于专业对口。倒是不需要苏武在这方面多花费精力。
数秒后。
位于基地车第一节车厢顶端的机械臂,开始操控铲斗,挖掘基地车周边的泥沙。
位于第二节车厢中的小型挖掘机。
也通过打开的侧门行驶出去,在后方一同协助施工。
考虑到用途不同的缘故。
基地车的三节车厢,彼此互不直接连通。
即使后两节车厢门全部打开,也不会影响到第一节车厢内部的环境。
这让苏武在很多操作上,都可以更加大胆,而不用去顾虑安全方面的问题。
聆听了一会儿车外的动静,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苏武关闭相关的声音采集通道,整个驾驶舱内立刻变得安静下来。
他起身离开驾驶舱。
躺到后方客厅的沙发上,就着客厅上的大屏幕,开始看起电影。
脱离陷坑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事。
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把上次还没看完的电影看完。
一个多小时后。
伴随着车载智能的声音提示。
庞大的基地车开始缓缓向后移动,成功脱离陷坑的束缚。
苏武关掉电影,来到驾驶舱。
透过外部依然沾染有不少泥沙的全景玻璃,重新看到了一直蔓延向视野极远处的宽广河道。
“继续前进吧。”
苏武心态放的很平和。
既然决定开着基地车这种庞然大物出行。那么在安全性拉满的同时,也必然要面对这种麻烦。
无非就是多花一点时间的事。
而考虑到在基地车上,吃住和娱乐的设备都不缺乏。甚至兴致来了,他还能跑步和玩玩室内篮球。
就算彻底被困住,也基本不会影响到他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享受。
这多花的一点时间,也就约等于无。
使用刮雨器和自动喷洒的清水,将车前的全景玻璃洗刷干净。
苏武重新规划路线,再次尝试跨越这一片河道区域。
有了第一次被困的经验。
后边的苏武显得更加的小心。
很多时候,遇到了不太坚固的支撑点。苏武宁愿绕更远的路,也不冒险穿行。
就这样。
一边使用车载雷达,探测前进路线上地面的承压能力,一边小心翼翼的走走停停。
在花费了两三个小时以后。
终于有惊无险的横跨河道来到了对岸。
在这里。
就已经算是进入到了充州市的范围。
而充州城。
在这个世界的东大洲,属于有数的超大型城市之一。
其主城区和周边卫星城镇,加起来容纳的总人口数超过了4000万人。
约等于八到九个江河市的总和。
基本上,把它看作是一个小型的国度,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驾驶着基地车,继续往西北方向行驶了大约30多公里。
在已经隐约能看见充州城区边缘建筑的时候。
一个广播从无线电频道中响起。
“欢迎进入充州市。”
“本市范围内,所有手机通讯及移动网络均已恢复。”
“外地号码首次进入本市范围,将自动获取1000贡献值话费余额。”
“如需治安,消防,医疗援助等服务,请拨打相关公共号码。”
“充州治安所提醒您,您已进入充州市安全监控范围,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苏武看了一眼车载记录仪。
上面显示外界实时气温82度,辐射倍率3.2。
辐射值不算高。但温度虽然比江河市要低一些,却也低的有限。
理论上来说。
这里应该和江河市的情况区别不大才对。
可偏偏,他们却已经在地面全面恢复了通讯网络。
甚至通过广播中透露的消息。
他们还将基本的公共服务都给覆盖到了地表。
这可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要知道,江河市的官方避难所到现在为止,也不过才凑齐了一支20辆规模的,能够在地表活动的车队。
连最基本最关键的物资运输都无法保证。
还得额外出钱,雇佣苏武的运输集群来给他们救急。
而这里,这种珍贵的陆地车辆,却已经能为普通人提供一定的服务。
“这么完善的体系,这里该不会还有人在地表生活吧?”
哪怕还没有亲眼见到充州市的现状。
但通过广播,已经能够隐约感受到其中繁华气息的苏武,忍不住在脑海里冒出这么一个念头。
这并非不可能。
以这个世界的建筑水准,其实早就有能力在地表建造出堪比地下避难所的安全屋。
只不过制作费用高昂。
再加上相关技术仍然处于保密阶段。
江河市那种偏远城市,没有能力承建而已。
但换成充州市,却未必不行。
将近半个亿的人口,足够撑得起相关的产业链在这里大肆发展和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