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仁眼角带着一丝疲惫道:“这是我和工部设计师们搞出来的,具备在超低引力小行星上,降落起飞的,拥有着露天采矿能力的小型采矿飞船。”
金巧英白皙的脸上依然是疑惑的表情,她不明白这有什么意义。
“火星和蓝星一样的地方在于,二者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卫星。只不过同时这些卫星也有着巨大的区别,火卫一,长13.5公里,宽10.8公里,高9.5公里,引力为蓝星1/1600,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但同时因为其和月球这个卫星同样没有大气层的存在,这上面是有着凡晶石存在的,甚至夸张的说,这颗卫星的主要成分,就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凡晶矿石。
现在你明白了么?”
在他的解释下,金巧英终于明白了过来,但旋即又疑惑起来。
“可地火之间有着2亿公里的距离,运输上是不是太不方便了?”
闻言,凡仁却摇摇头,他看向窗外,指了指远处那两座庞大的太空工厂,语气坚定道:
“我们把工厂建到火星、木星中间的静止轨道上去!
月球基地虽然有着太空电梯存在,但运输能力毕竟有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目前的三钛合金产量一直迟滞不前的原因。
如今我们已经迈过了初级发展阶段,现在是太空时代,我们的目光要放长远点。
不管是太空枢纽的发展,还是未来将会建造起来的一个个其他类型的生产工厂,甚至就连太空船坞建造厂,我们都不可能都只建造一两座工厂。
只有将采矿的目光放到全太阳星系中的,超低引力的卫星、小行星带上。
利用我们低成本的采矿船,来进行太空采矿作业,同时就近提炼,生产加工。最后再利用巨象号货舰,将生产加工好的三钛合金一个个的运输到指定位置。
这才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金巧英愣在原地,她只是想过来劝劝凡仁暂时延缓火星计划的实施,从而给太空枢纽一定的发展时间。
现在看来,怎么计划又变了?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凡仁每提出项目后,已经不再跟她讨论公司账户上的钱够不够这种问题了。
这是因为相对于如今星海的体量和进行的项目来说,钱多钱少已经不重要了。
她们所要考虑到的是生产力够不够,生产力如何合理的分配的问题。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星海在太空建设上的所作所为,一切均有大夏整个工部、经贸部甚至是军部在背后默默支持。
这也是为什么凡仁当时提出建议时,军部随后就将大平洋上设定的军事管理区缩回,以配合马克接下来的行动。
金巧英浑身上下麻了一刹那,脑海中下意识的就开始思考起凡仁所设想的计划,其中所需要用到的各项资源,以及可行性如何。
凡仁安静的站在一旁,给她足够的思考时间。
良久,金巧英口中喃喃道:“那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将要大批量的制造生产这种采矿飞船了?”
“是的,此前开会时,我就跟几位首长商谈过了,为了支持我们的计划,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三钛合金都优先于这方面,一直持续到那边的工厂正式投入运营。”
凡仁想起当时李建东、张京以及叶老几人对自己的支持,心里感动莫名。
金巧英离开凡仁办公室的时候,脸上表情十分怪异。
好消息,火星计划并不是立即开始。
坏消息,太空枢纽的发展依然要进入一个停滞期。
凡仁嘴上说的轻松,但火木中间静止轨道距离蓝星5亿公里,即便以游隼号的速度,来回都得20天左右的速度。
这还是以深空高速指标建造的游隼号跑完的速度,如果换成巨象号这种质量巨大的飞船,这个过程起码得35-40天左右。
金巧英站在凡仁办公室门口沉思了一阵,最后莫名的笑了出来。
算了,他好像永远是对的。
办公室内,凡仁起身走到窗前,远处的太空船坞建造厂已经落地正式投入运营。
在它周围,两座三钛合金加工工厂负责切割加工各种建设所需的三钛合金。
他看着繁忙的太空枢纽,良久摇摇头。
这个速度远远不够。
目前月球太空电梯速度最快一年能运输5亿吨凡晶石。
这些凡晶石提炼后能产出约1亿吨的三钛合金。
而仅仅一艘巨象号建设所需的三钛合金就需要10万吨。
也即月球基地一年产出的凡晶石,在经过提炼后,只能制造出1000艘巨象号重型货舰。
这个产量远远不够将来开展的太空工业大规模发展。
要知道,一个容纳100W人口的居住基地,所需面积按1人50平米来计算,总体面积也需要达到50平方公里。
当然火星城市的建设不可能都采用三钛合金,可在凡仁以及一干设计师们的计算下,将来火星城市所运用到的三钛合金比例依然高达20%。
如果全部依靠月球基地来提供原矿,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这也是凡仁为什么在火星计划的基础上,把目标转移到了火卫一,火卫二以及木星环上。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两颗卫星的矿石被采集一空后,身后还有庞大无比的木星环,那上面可以预测的也会是大量的凡晶石存在。
而这些在太空中的凡晶石,开采完成后,将可以直接通过停在无引力环境下的巨象号运输至固定地点的太空精炼厂。
这将能直接完全彻底满足火星计划所需要用到的三钛合金。
甚至在将来,火星城建设完成后,这个精炼厂所产出的三台合金,也将可以直接加工为其他所需项目所使用。
月球采矿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建设项目很多,也必将复杂无比,但凡仁非常有信心。
他的身后不仅仅是星海,还有大夏一直在默默支持他。
他有信心,将大夏和星海迈向太空的第二步走的踏实,能为未来打好基础。
第138章 伟大性格丶李建
月球,广寒宫基地。
‘一大早’(蓝星大夏时间)李建提着由一层超薄三钛合金制成的行李箱,脚步尽量放轻,在没惊动基地任何一个人的情况下悄悄走出了基地增压舱。
远处,基地降落场,游隼号非常漂亮的身躯正缓缓地在降落中。
被纳米外衣包裹着李建走路姿态轻盈,那个原本质量很重的行李箱此刻在他强壮的手臂下,仿若无物般轻松灵巧。
远处,蔚蓝色的蓝星缓缓升起,黑色背景下宛如一颗水蓝色珠玉般,常常引的他无法移开目光。
“老大!”
通话频道中响起熟悉的声线,李建回身朝游隼号望去,一个微胖的身躯直接从舱门处跳了下来。
李建见情形不对,连忙放下手中的行李箱,右脚微微后退一步,紧接着深吸了一口气。
那边,凡仁跟着出了船舱,一脸无语的看着挂在老大身上刘军。
好家伙,30出头的人了,还跟年轻时似得,心态真好。
“嚯,这一身肉,这两年没白活啊老三。”
放下刘军后,李建此前脸上还有些低落的神色已经消失一空。
他笑着看了看面前的刘军,语气中久违的放松,这是在月球基地时从未有过的姿态。
“老大,恭喜你了。”
凡仁走上前,他也蛮羡慕刘军这种年轻心态的,不像他似得,越活越沉闷。
“老二,怎么你亲自来了?”
李建知道如今凡仁身份的重要性,虽然具体不太清楚,但从他刚刚说的‘恭喜’两个字来看,这次自己被调离广寒宫基地就是跟他有关系,而且还是高升。
“正好有点事情要跟你亲自沟通,老三也是被我拉来的。先上飞船再说。”
凡仁看了刘军一眼,笑着和三人上了游隼号。
基地内,近50名军部太空军默默站在指挥室内,在新任指挥官施先良的带领下敬礼,目视这艘流线型的飞船缓缓升空远去。
广寒宫成立三年,李建从最初的首个登陆月球领着施先良开荒数月下,建立了广寒宫,直至如今扩张到数千人规模的大型基地,他居功至伟。
游隼号驾驶舱内。
李建上一次太空航行还是三年前登月前的那一次。
不过那次乘坐的还是星运系列飞船,坐姿是直角矗立在驾驶舱内的。
哪里像现在,可以跟坐飞机般,目光可以通过前方的透明玻璃直接看到窗外的太空景色。
李建虽然性格沉稳,但在这二人面前还是没有按耐住,在游隼号内一会这里看看,一会眼热的盯着面前的驾驶操纵杆。
飞船当前是自动驾驶状态,凡仁也没有去手动操作。
看到李建这个样子,他笑着将基本操作方法告诉对方,随即伸手关闭了自动驾驶功能。
“老大试试,放心好了,这玩意我都会开,傻瓜操作!”
刘军在一旁鼓励起来,是真的傻瓜式操作,一个控制姿态的摇杆,可以控制飞船上仰俯冲,左右侧身等姿态。
摇杆上还有个用大拇指控制的小号摇杆,这是用来控制飞船前后调转舰身的功能,一般在飞船需要减速的时候才会使用。
剩下就是另外一个负责推力的推杆。
简单的很,复杂的交给自动驾驶就行。
李建看了看兄弟俩投来鼓励的目光,当下也不再犹豫,他知道老二心里有数。
看了看航行图,这玩意他懂,随即接过手动操作,推力杆缓缓被他推动。
原本进入惯性飞行的飞船再次传来一股推力,加速朝深空中窜去。
然而,没过多久,他就知道刘军口中所说的‘傻瓜式’操作为何而来了。
的确是这样,调整好飞船舰首对准目标后,只需要把推力杆推到尽头,让飞船保持一个持续性的加速之后,就不需要有其他任何动作了。
唯一有的,就是时不时的调整下舰首方向,防止被行星微小的引力所牵动,最后方向大变。
就跟高速开车似得,无聊的很。
不过紧接着他就发现不对劲了,看了看航行图面板上的目标地点,李建诧异地把目光转向凡仁。
“咱们不是回太空枢纽?”
“回什么太空枢纽啊,今天是你的高光时刻,我和老二决定带你旅行一番,我们本次的目的地是.卧槽老二,木星?”
刘军原本还自信的样子,在看到变动过后的航行图后,也傻眼了。
“不是去火星么?”
凡仁笑着摇摇头,伸手在操控台上连按,飞船紧接着再次进入自动驾驶。
“是去火星不假,不过还有其他目的。”
此时的飞船内,除了他们三兄弟之外,剩下最后一个座位就是单伍了。
不过他一直是透明人的存在,凡仁也不觉得有泄密的可能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