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思公司发展到如今地步,马克总裁逐渐把目光放在了火箭运输上,以及他那异想天开的‘星网’计划中。
前者不提,后者不论怎么说,跟传统有线网络相比,巨大的延迟始终限制了市场推广。
这两个项目虽然给公司带来了不俗股票上涨幅度,但原本早早提出的火星计划却被一度搁置。
而现在,他们这些只对深空探索有兴趣的工程师们,终于又再次有了用武之地,不可避免的都兴奋了起来。
大夏,星海航天基地,设备训练室。
“老大,怎么样,还习惯不?”
刘军殷勤地给刚从模拟仓出来,脱下厚重的航天服的李建递上水。
李建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接过来猛灌了一口后叹息道:“好是很好,就是有些可惜了。”
“怎么说?”一旁的凡仁闻言也不由得起了疑惑。
不同于传统的航天器,他们的飞船中装配了星算系列芯片,并且由阿呆开发出来的语音智能系统也被安装在内。
很多操作已经完全实现自动化,根本不像传统航天器那样,需要航天员进行大量的手动操作。
甚至是,经过声线辨认后,有相关权限的航天员只需要语音发声,就能对飞船进行简单的操作控制。
这让他们曾经的诸多操作训练都变成了无用功。
李建这么解释了一番,凡仁顿时哑然失笑。
但随即就正色道:“老大这点你就想错了,虽然我对我们的技术有着无比坚定信心,但是太空是一片对我们来说非常陌生的领域,未来你们在驾驶飞船时,发生任何情况都有可能,而这个时候就是考验你们对飞船手动操作的熟练度的掌握了。”
第90章 完美成功
星运一号的试验发射成功的消息,热度仅仅在全球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就被另一则消息完全压了下去。
斯皮思公司发布公告,将在近期正式启动‘火星计划’。
计划一期投资100亿,将完成运载火箭及飞船的建造,加速进行生命保障系统的研发。
并且进行无人探测、火星通信,建设火星同步轨道空间站指挥部,以及火星基地选址建筑规划方案。
二期工程投资500亿,计划发射载人飞船前往火星进行长期驻留任务,同时完成火星基地初步建设,并且进一步评估火星环境,以确保在接下来的三期工程时,能将大量的移民向火星转移,建造火星永久居留地,一座在火星上属于人类的城市。
马克总裁这次可不同于以往放空消息吸引投资,而是在接下来就拿出真金白银,正式开始了‘火星计划’的一期工程。
也正是这个原因,斯皮思公司一直俯冲的股价再次一飞冲天。
以至于大夏国内民众,对于星海正在进行的探月工程颇有意见。
相较于斯皮思公司雄心勃勃‘火星计划’中提到,将来在火星建设城市,将永久留驻移民的规划。
星海现在正在进行的地月工程则显得太过于小家子气了。
“月球上有嫦娥么?值得你花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在那上面。”
网络上对星海不当的言论逐渐发酵的同时,星海航天基地则在凡仁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星运一号正式执行发射任务前的最后准备工作。
他知道目前舆论环境对星海极为不利。
但说实话凡仁真的不在乎这些,毕竟星海科技是非上市公司,没有股价波动压力。
他总不可能彪呼呼的把三钛合金的秘密公诸于众吧。
手握诸多技术专利的星海,在多个相关领域内是绝对的产业链上游企业,对已经逐渐深入到人类生活中的几项技术,有着源头的定价权。
当然了,凡仁也并不会因此而进行价格方面的肆意涨价来以此获利。
也因此,星海将持续坚定不移地进行月球采矿计划。
“老二,老三时间差不多了,去指挥大厅看我表演就行。”
穿着厚重宇航服的李建,怀中夹着头盔对凡仁和刘军挥挥手,脸上丝毫没有紧张之色。
“老大,各位英雄祝你们一帆风顺。”
“老大加油,等着你回来喝酒啊。”
凡仁眼角跳了跳,把刘军带走了现场,现在不是煽情的时刻。
来到指挥大厅内,那名年轻的总指挥正游走在各个工作台前,进行最后的细致检查。
“凡总,没什么问题,我检查过很多次了,大家已经有过一次经验,这次轻轻松松。”
他来到凡仁面前,年轻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他叫张远达,是一名来自于大夏航天学院的高材生。
凡仁始终坚信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去做,所以他对整个火箭基地除了大方面的规划之外,并没有具体做出外行人的指导。
对指挥也同样。
“我相信你,这方面你是专业的。去吧。”
他点点头,往观察室走去。
“老二,这小子就好像天生的这幅自信满满的样子,可真是挖到宝了。”
凡仁点点头,刘军这话说的一点没毛病。
别人可是一路各种状元考上来的真学霸级人物,若不是星海的几项跨时代技术吸引了他,根本没机会把这家伙弄过来。
“也就阿呆能跟他比一比了。”
“嘿,还真别说。”
二人相视一笑,随即进了观察室。
此前测试发射后的星运一号箭体并没有重新刷漆,或者也可以说,星运一号的火箭外壳,根本就没有刷过漆。
此时已不复第一次亮相时,那般白银巨剑似的高耸矗立。
周身暗灰色的灼烧痕迹,竟让这枚仅仅使用一次的火箭看起来有些沧桑感。
“发射倒计时,10、91,点火。”
没有了初次的紧张,工程师们按照操作步骤,在张远达沉着冷静的指挥下,火箭缓缓升空,逐渐加速最后消失在天际。
“一级分离,二级点火。”
“二级分离,飞船点火。”
“抵达仙宫近地轨道,预计三十分钟后与仙宫空间站对接。”
至此,凡仁已经没什么担心的了,火箭发射时,最危险的就是升空阶段,一旦到了最后的飞船自主推进阶段后,危险程度将大大降低。
而星海系列的飞船采用了大量自动化智能技术,一般情况下,诸如轨道维持,以及航线选择,甚至到空间站对接操作,都是可以依靠阿呆设计的智能系统自主完成。
很快地,飞船抵进仙宫空间站不远处。
虽然已经通过此前大夏航天部的数次发射时的实时画面,看到好几次了,但如今再次看到屏幕上的仙宫空间站,凡仁还是依旧被它所震撼。
数个巨大滚圆的舱体紧紧串联在一起,四周围闪烁着光芒的太阳能电池板,如同芭蕉扇般,其大小甚至超过了空间站本身。
不过凡仁觉得,这些太阳能板在将来可控核聚变技术研发成功后,都会被替代。
就在他胡思乱想中,飞船与空间站顺利对接。
“此次发射任务圆满完成。”
张远达的声音响起,跟着他话音落下后,大厅内又接着响起轰鸣地鼓掌声。
这是星海航天,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独立自主完成的载人发射任务。
对现场的年轻工程师们来说,此次发射意义重大。
凡仁起身和刘军一起来到落地窗前,看着下方欢呼的工程师们脸上洋溢着开心的模样,也跟着笑了起来。
“老二,真是做梦一样啊。”
刘军望着这一幕,脑中浮现出当年宿舍生活时,凡仁独自对着电脑画图,经常到深夜才休息的模样。
再到现在,手握价值数万亿市场专利权的星海科技董事长。
四年而已。
曾经那个和他同寝的少年,如今以将他沉稳的步伐,向着太空迈去,并且留下了脚步。
凡仁点点头,他又何尝不是做梦一般,脸上虽然一直挂着沉稳的模样,但每每看着公司的巨大进步,都觉得恍如隔世。
“仙宫报告,飞行数据一切正常,完毕!”
李建沉稳的嗓音通过遥感卫星传递到发射大厅,打断了众人的欢呼。
在张远达的指挥下,一个个年轻的工程师们再次回到了属于他们的工作岗位上。
“航天城收到,祝贺你们。完毕。”
第91章 二期工程
星运一号的正式发射成功,并没有让星海航天基地有休息时间。
箭体回收完成后第一时间,就被运回基地进行检查维护工作。
因为时间太赶,第二艘运载火箭还在建造中。
此时这枚星运一号就承担了接下来大部分的发射任务。这也是凡仁强烈要求必须使用回收技术的原因。
若是每次都等新的火箭建造,想要完成月球采矿工程那真得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而且消耗的资金也将成倍的增长。
凡仁坐在办公室中,看着远处的忙碌的车间,耳边听着曾莹莹的汇报。
“按照计划,星运一号的检查维护工作将在今天完成,之后将重新进行组装,以进行新一轮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下一阶段,计划将在仙宫空间和三名宇航员会合,接着便前往地月轨道,先行飞往月球。
同时不出意外的话,星运二号也将在同时段完成组装,可以进入任务发射阶段。
计划将由星运二号搭载月球轨道指挥部,与第一批三名航天员搭乘的星运一号共同前往月球。”
曾莹莹说完,安静地站在一旁。
“还有剩下三艘星运系列火箭建造工期大概多久完工?”
凡仁坐了下来,问了个最近让他非常头疼的问题。
两艘飞船,担负了来往地月的航程,又要兼顾物资运输,根本没有轮换的机会,即便使用了回收技术,每次发射回收完,也要进行差不多15天左右的运输检查维护,接下来才能进行新一轮的发射准备。
这一来一去,最短都得20天。
这还是在大夏如今有着全球最顶级工业化规模下才能完成的最快速度。
太慢了,想要完全地兼顾到每个运输环节,节省下冗长的回收检测周期,五艘星运系列火箭是一个最低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