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第332节

  关于借用海外的储存环,因为赵翔先前过去访问算是和那边熟悉。

  ……

  网上这几天,对徐源获得阿贝尔奖,实现数学人追求的数学奖项大满贯,不少网友还在激情讨论着。

  并不知道,徐源已经扎身高能物理领域。

  主要最先解决千禧年大奖难题,证明了庞加莱猜想的佩雷尔曼,当初都没有获得过这样的荣誉,虽然更多原因是对方主动脱离数学界。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挪威科学院方面还是派遣了位院士数学家。

  过来为徐源颁发阿贝尔数学奖。

  对此箐华数学院和数学理事会,自然也组织了场颁奖典礼。

  并邀请新闻记者,现场进行拍摄宣传。

  这也是给挪威科学院面子。

  毕竟总要让外界知道,这届阿贝尔数学奖,奖章究竟颁发给谁了。

  当然相比较沃尔夫数学奖颁发时的排面,这次典礼肯定是无法相比的。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挪威科学院方面没有提前颁发奖项。

  数学学报这边也不可能,再举办场数学交流大会。

  徐源虽对获得阿贝尔奖没有多少反应,不过典礼当天还是抽时间按时参加了。

  并且在台上和那位院士数学家进行交流,互相握手合影纪念。

  随着相关新闻报道出去后,徐源成功达成,世界数学奖项大满贯里程碑。

  在网上引起了新一轮热搜,很多网友表示,数学界未来几十年,恐怕都没有人能超越徐源的学术成就。

  除非有数学家,能连续证明两道世界数学难题。

  尽管海外数学家很不愿承认这点,徐源支配数学界也已然成了事实。

  曾经海外数学界,掌握数学权威的日子,彻底一去不复返了。

  但不管网友心里是多么激动兴奋,徐源对自己获得的数学成就依然平常心,才刚结束完颁奖典礼,便又研究起稳态微聚束。

  ……

第251章 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求订阅】

  “这是我们初步拿出来的,激光系统设计方案,麻烦徐教授先看下。”

  “有不合适的地方尽管说。”

  2015年6月17日。

  周三。

  临近端午佳节,徐源却被赵翔教授,邀请到箐华物院研究室。

  参与稳态微聚束,测试实验的激光系统开发会议。

  在差不多之前的三个月时间,徐源配合赵翔先后彻底完成了,实验的理论分析和物理设计。

  只需要再解决用于测试实验的激光系统设计,便能够正式使用储存环,完成稳态微聚束的工作机理验证。

  届时才能证明自己的概念。

  并进一步发掘其中价值,在国内建造自己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省得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还要跑到海外,借用别人家的储存环。

  验证稳态微聚束,实验中研究团队需要借助波长特别的激光,操控储存环内的电子束,使电子束绕环一整圈后形成精细的微结构,也即微聚束。微聚束会在激光波长,及其高次谐波上辐射出高强度窄带宽相干光。

  实验通过探测该辐射,来验证微聚束的形成。

  因此激光系统的设计比较重要,这是能否成功验证稳态微聚束的前提。

  现场除了赵翔和徐源外,还站着几位博士生,都是赵翔带的学生。

  他们出现在这里,倒不是说能给项目帮忙,主要是不希望学习机会。

  这几个月通过和徐源的交流讨论,赵翔对徐源的高能物理水平很是佩服。

  甚至有时,都会出现中自愧不如的感觉。

  尤其某些思维上面。

  明明自己在高能物理领域,都已经研究了半辈子。

  还经常到海外访问,汲取海外的先进经验,结果某些理解还比不过徐源。

  若徐源擅长的领域是高能物理,这也就罢了,权当做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关键徐源擅长数学。

  所以想到今天讨论的内容,他便特意把自己学生喊了过来。

  刚好能听下徐源的讲解。

  提升自身认知。

  好对物理有更深的理解。

  徐源刚进来时,便注意到了这些学生,几双目光全都直勾勾盯着他看。

  丝毫没有转移过视线。

  似乎生怕不认真,不小心错过什么重要内容。

  当然他并没有多说什么。

  目前自己在学校里,还未带过研究生博士,只是有时给学生指导下论文。

  真有人能从他身上学到些东西,他心里是高兴的。

  接下来的时间,徐源也不再迟疑什么,接过设计方案认真查看起来。

  这时整个研究室,则显得非常安静。

  尤其几个博士生,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打扰到徐源。

  他们很清楚,今天的机会有多么宝贵。

  要不是有导师牵线,想坐在这里只怕没那么容易。

  谁不知道徐源如今的名气,年仅三十岁便在多个学科领域,取得别人望尘莫及的学术成果,就连很多教授都希望和徐源交流讨论。

  徐源自然不清楚,现场几人是怎么想的,同时也根本不会在意。

  哪怕发出动静,也影响不到他。

  目光落在设计方案上,很快便沉浸其中,注意力高度专注起来。

  进入到深度学习状态。

  整个人的感知早已和外界脱离,视线中仿佛就只剩下设计方案。

  赵翔注意到徐源认真的状态,心里也颇为羡慕。

  能这么快沉下心,哪怕后天自行训练,也很难能达到这种程度。

  唯有天赋出众方可。

  不得不说,赵翔不愧是提出了稳态微聚束,在激光系统设计上,确实让人挑不出毛病。

  基本都符合相关实验验证理念。

  最终在波长上面,徐源稍微组织下语言,收回目光后说出自己看法。

  “这份激光系统设计方案没问题。”

  “特别是赵教授你熟悉柏林储存环,可以结合储存环进行设计。”

  “以求让验证实验更顺利。”

  “倒是在激光波长上面,我有些更适合的想法。”

  “可以将波长保持在最适合的纳米长度。”

  赵翔把徐源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对徐源认可这份设计方案暗自欣喜。

  同时得知激光波长问题后,脸上表情更是浮现出期待之色。

  连忙示意道:“徐教授尽管说,刚好我们讨论下。”

  话音刚落又扭头看向那几位博士生,不忘特意嘱咐了句。

  “你们都要好好听,徐教授的指导,其他人可没有这种机会。”

  “导师放心,我们肯定认真听讲。”博士生齐声道。

  “不用这么严肃,当做正常讨论就好。”徐源闻言连忙摆摆手说。

  接着便也不再耽搁什么,当即结合赵翔的设计方案讲出自己的想法。

  能看到满脸认真的赵翔,听完后眼睛越来越亮。

  显然也意识到了徐源的方法价值。

  后面更是主动参与讨论,和徐源进行更详细交流。

  最终这场激光系统设计方案讨论会议,足足持续了快三个小时。

  快到吃中午饭时才结束。

  不过收获也是良多。

  赵翔对激光系统设计方案,不但进行了优化,对后面的实际验证也更具信心。

  ……

  接下来的时间,赵翔研究组也很效率,完成激光系统后便开始和柏林方面对接。

  准备着手进行验证实验。

  尽管这个流程不会很快,还涉及到和储存环的对接工作。

  但在赵翔看来已经非常迅速,几个月的时间便有可能让概念变成技术,这在他以前的项目上,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对此赵翔将功劳归咎到徐源身上。

  毕竟要不是有徐源的帮助,实验进度不见得会这么顺利。

  事实证明杨老的眼光确实不错,给他推荐了一位很适合的帮手。

  而值得一提的是,使用海外的储存环,和自家的东西肯定不一样。

  需要照顾对方的科研时间项目,很多时候哪怕这边准备妥当,也必须浪费时间耐心等待下去。

  只有储存环空闲下来的时候,才能给赵翔他们验证稳态微聚束概念。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多次往返两地。

  因此具体的验证环节,徐源并不参加。

首节上一节332/3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