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拉带领的HCP突击部队,凭借着改良后的‘圣盾’那杰出的机动性和防护能力,直接大胆的在前线拉起了‘枪线’,吸引了绝大部分的火力。
那些新型悬浮主战坦克,则完全不受战前被帝国守军人为破坏的地形限制,几乎如履平地一般推进到了永固工事的前方。
侥幸活下来的帝国守军,甚至来不及后撤到第二道防线,就亲眼看著这些从未见过主战坦克连破障弹都懒得使用,直接拉高了悬浮高度越过成片的反坦克拒马。
然后这些守军就被同轴电磁机枪和自动武器站的近防激光、链炮迅速收割,来不及调转朝向的固定式炮塔,也被这些悬浮式主战坦克的电磁重接炮给摧毁。
不过推进到第一道防线的重装部队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开始借助阵地上的残骸掩护稳住了阵线,在等待后续部队跟进的同时,也随时准备应对帝国守军的反扑。
真正率先‘攻入’加里波尔城区的,是紧随其后从重装部队头上掠过的自杀式‘蜂群’,还有重型旅下属火力营发射的巡导弹(2自行火炮连+1巡导弹连)。
由于加里波尔外围布置的近防炮、短频激光等末端防御武器组,基本都是和永固工事布置在一起的,所以在自行电磁炮营的打击下基本上被扬了个干净。
而其他防在线的末端防御武器组,很显然没法支援到这个缺口,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著这些密密麻麻的自杀式蜂群和巡导弹,像水银泻地一般沿著街道向后面的防线冲去。
远在180公里外安珀,通过指挥终端看到这一幕后,脸上也不禁有些肉疼。
“这就纯粹是在用烧钱来减少伤亡啊”
第399章 大受震撼的范弗利特
利用大量技术兵器进行战斗,确实是烧钱。
但相比起阿特拉斯私人军事公司的高额抚恤金来说,这点钱反而算不上什么了。
在之前和联邦军的冲突中,阿特拉斯地面部队还是遭到了一定损失的,比起之前在卢比昂五号上的战斗损失还要更大。
不仅精锐的教导队‘全军覆没’,让安珀差点在战场上暴走,协同进行斩首的第五中型合成营也遭到了不小的人员和载具损失。
哪怕是进行防御战的几个前哨基地,都在联邦军的进攻下出现了伤亡。
这些伤亡固然和‘敌多我少’的客观因素有关,但根据战后统计,更多的还是因为罗姆人士兵舍不得用技术兵器有关。
就算是时刻监视著一切的莉莉丝都不清楚,阿特拉斯的罗姆人群体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一种‘公司是我家,赚钱发展靠大家’的思想。
这些来自千星帝国的罗姆人,大部分都认为在极高的人员薪资、福利待遇下,公司的盈利情况可能比较一般,而且现在都是在搞人道主义援助这种看著就没什么油水的‘慈善活动’,收入可能就更低了
所以为了让公司的‘经济压力’不要太大,同时也为了减少那些技术兵器的消耗,这些罗姆人基本上是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去使用自杀蜂群、智能地雷、巡导弹这些玩意。
就算是像蒙顿和泰拉克这些从头打到尾,现在已经算是‘老兵’的罗姆人,在技术兵器、消耗品的使用上都会尽可能的节俭,甚至都有些抠抠搜搜。
而安珀在知道这个情况后,可以说是又气又感动。
然后他当立马著各级军事主官开了次‘思想教育会’,并在会议结束后让这些军事主官一层层的将‘不要害怕装备损失,敞开了用’这种思想传达了下去。
在安珀看来这是一道很简单的数学题,因为阿特拉斯士兵重伤或阵亡后的伤残抚恤金,比起其他私人军事公司甚至是联邦和帝国的正规军,都要高出好几个档次。
所以相比起这些抚恤金来说,士兵们在战斗中消耗掉的无人机、智能单位根本算不上什么。
与其说损失了士兵、赔了抚恤金然后还消耗了不少技术兵器,还不如保护好每一名士兵尽可能减少伤亡,在此基础上随意消耗那些本就是‘消耗品’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重装部队在拿下第一道防线后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让自杀式蜂群和巡导弹先去‘洗地’。
自杀式蜂群就基于安珀在罗伯特四号的蓝港缴获,后来在轨道电梯基座区战斗中所使用的帝国蜂群所研发的。
本质上就是挂载了高性能军用炸药的小型无人机,机动性和FPV差不多,但不管是材质、续航、信号传递都要强太多,而且还上了军规级抗干扰手段。
而控制这些自杀式蜂群的也不是别人,正是最近‘事务繁忙’的莉莉丝,这也是她最后一次操控这些自杀式蜂群作战。
在未来,自杀式蜂群也将交由软件升级后的‘蜂巢核心’来控制,成为蜂巢系统里的一环。
在她的控制下,这些自杀式蜂群仿佛活了过来,灵活性和整体性高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同时不断朝著帝国守军的第二道阵地和更深的后备阵地冲去。
这些自杀蜂群的任务也很简单,那就是尽可能的吸引末端防空火力开火暴露,然后一脑袋撞上去,如果能发现防空指挥车或者野战雷达、干扰车这样的高价值目标就更好了。
即便最后没有造成很大的伤害,但也能让进攻部队能够大致了解纵深处的敌人部署情况。
更重要的是,自杀式蜂群的突袭在吸引了大量防空火力后,给后续跟进的巡导弹创造了一个极为良好的突防条件。
遇上没有被蜂群摧毁的目标,这些巡导弹也会直接冲上去进行‘补刀’,剩下突防成功的巡导弹,则朝著加里波尔的深处飞了过去。
“大局已定了,这里的帝国守军基本上翻不了盘了,他们根本没能力夺回丢失的阵地。”
无尽号的某处舱室里,被软禁在这里的范弗里特看著虚拟屏幕战场直播开口说道,语气里也带上了一些忌惮。
“怎么就大局已定了?这不才刚撕开一道口子?”坐在他身边另一张椅子上的古特雷斯皱了皱眉头,然后又低头看了眼负责软禁他们的阿特拉斯士兵之前给他们的资料。
“你看,阿特拉斯不过两个旅的进攻部队,而加里波尔里面帝国守军人数接近五个旅,还是这种极为复杂和危险的巷战.”
“你一个海军,你懂个屁的陆战!”范弗里特眼角一挑,话语里充满了对身边这位海军中将的不屑。
他一直认为,派拉四号上的战斗打成最后的结果,古特雷斯所率领的海军舰队失利要负九成的责任。
“哦哟,就你懂陆战?你懂陆战你现在和我关一起?”听到范弗里特的话,古特雷斯立马‘不甘示弱’的回呛道。
在他看来,正是因为范弗里特在战斗的关键阶段被安珀‘斩首’,才导致派拉四号的局势崩盘,否则的话是完全有可能撑到联邦支援舰队赶到的如果联邦安排了支援舰队的话。
“你”范弗利特一下子被呛得说不出话,他狠狠的盯著古特雷斯看了半天,才平复下想要给对方一拳的冲动。
“怎么,你不服气?”古特雷斯不愧是和兰德尔一样的联邦海军军官,在呛人这方面还是极为有天赋的。
“个傻卵,你难道没看出来阿特拉斯地面部队的作战方式,已经和联邦乃至星龙帝国的地面部队有不小差别了吗?”
范弗利特突然大声说道,在气势上一下子就镇住了身边这位海军中将,
“超远距离的重炮轰击、地形通过性极佳的新型装甲单位、还有那些密密麻麻的无人单位,更不要说他们的普通士兵在身体素质上完全碾压普通人类士兵.这些玩意都是联邦地面部队暂时未拥有的。”
“按你这么说倒也没错,这家公司确实有些奇奇怪怪的新玩意.”
范弗利特的话不由得勾起了古特雷斯某些不好的回忆,不管是被海量隐身电浆鱼雷捅了舰队的‘腚眼子’,还是被那艘六公里长的巨舰扫射这些记忆注定会在古特雷斯的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不说别的,就单说那些远程重炮,这设计、作战理念就和现在的联邦陆军完全不同,180公里射程的自行电磁炮TNND这种好东西我怎么没有
就这还只是一个营的火力,要是这个叫安珀的家伙狠狠心,把它当成集团军下炮兵合成旅的主要装备,这支援能力和打击能力,我不敢想.”
范弗利特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
“只要阿特拉斯的部队像现在这样稳扎稳打、慢慢推进,一直用这种无人蜂群开路,以帝国守军的人员状态、装备和士气,只会被一点一点的蚕食。”
“找机会打几次反冲击或者挑个地方伏击不行吗?”古特雷斯有些疑惑的问道,在他看来帝国守军不管怎么说都占有‘地利’,而且可用兵力也更多一些。
“哼不信?那就拭目以待吧。”
第400章 主战坦克和多足战车之争
“各车组,注意周围态势还有碰撞告警,别TM压到周围步兵了。”
通讯频道里,排长的声音在蒙塔纳听来,显得有些紧张,不过他并不感到意外,身为队伍的头车,蒙塔纳自己现在比排长还要紧张。
在分配完任务后,这个编制在ATT当中,临时加强给攻坚部队的装甲连就按照各自的攻击路线,带著步兵沿著街道向加里波尔城区内部推进。
蒙塔纳现在带著防护头盔集成了综合头显的功能,所以虽然处在全封闭的乘员舱中,但他依旧能清晰的‘透过’车体看到车辆周围的情况。
此刻,紧贴车身的周围正显示著一圈带有警戒意味的红色虚线,这代表著重力控制单元所影响的区域。
虽然重力控制区的主要范围还是在车体正下方,但为了保险起见这圈红色虚线所划的范围还是扩大了一些。
伴随著主战坦克前进的步兵,此刻则紧贴在了这道红色虚线的外围,并保持著对周围的警戒。
蒙塔纳知道,这些机动步兵的战术面甲上此时也会同步显示这条虚线,防止他们不小心走进重力控制区。
作为第三批罗姆人‘训练兵’的蒙塔纳,在结束新兵训练后因为相对出色的驾驶天赋,和其他一批同伴一起被选入了阿特拉斯作战载具训练营进行集训。
而后更是作为训练营的‘优等生’,被调入了罗姆人士兵们心之所向的,能够在第一时间用上各种先进装备的ATLAS TEST TEAM。
对于蒙塔纳来说,这绝对算是对他技战术水平的肯定。
毕竟这个喜欢在载具装备外部装甲喷上各种卡通兔子涂鸦的‘兔子团’,一般都是从有实战经验的队伍里进行人员选拔的。
在进入ATT没多久之后,蒙塔纳就成为定型编号为T-740‘雷神锤’的新型悬浮主战坦克车长。
这种作为未来阿特拉斯地面重装甲部队主要载具之一的新型坦克,其原型就是曾经在卢比昂五号上进行测试的‘项目12’新型主战坦克。
只不过在装备研发中心借助‘考古’出来的先行者技术,搞定了重力控制单元后,这台主战坦克的行走机构就从传统的履带式,转变成了悬浮式。
由于重力控制单元相较于传统的履带行走机构要轻上太多,所以全车重量一下子就降了不少,再加上设计组大胆的摒弃了原本作为主要动力源的燃气轮机,换成了一个缩小版的超导电池堆,将T-740直接从‘混动’升级到了‘纯电’,这也导致这台主战坦克一下子从60吨减重到了堪堪50吨。
在经过对重力控制单元的测试,发现还有不低的载重冗余后,设计组便开始了‘堆料’之路,额外的电池组、更多的备弹量、更多的传感器、大量电子对抗设备.
这些东西最终让T-740雷神锤不再是一台简单的主战坦克,而是成为了战斗一线的重要支撑节点,多台车辆完成组网后不仅能和友军共享态势感知信息,而且还能独立发起电子战攻击作为进攻掩护。
尤其是在莉莉丝协助开发的作战辅助AI帮助下,车组人员直接减少到了2人驾驶员、车长/炮手,
传感器采集的大量信息也会被作战辅助AI实时过滤,只保留一些关键信息对车长进行提示,而且电子战也将由作战辅助AI来进行主导,也就是说车组只需要负责决策、对AI下达指令、移动、开火.
除了这些战斗辅助手段外之外,在T-740‘本职工作’方面,设计组也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55吨的战斗全重(可安装附加装甲),最高时速80公里每小时,全地形机动能力,最高4米的越障能力,同时无人化的炮塔可以塞进一门轨道内径180毫米的电磁重接炮,或者同样完成了测试定型进入量产的电浆炮。
后者虽然失去了切换‘曲射’模式的能力,但发射的高温等离子体团,对于没有装备偏转力场或者偏转力场功率不够的单位来说,其高温和电子轰击的杀伤效果也不容小觑。
尤其是在巷战中,对于机动步兵和普通动力装甲这种‘软目标’的效果极佳。
可以说,阿特拉斯的装备研发中心在这个主战坦克逐渐没落的时代,硬是给这位‘老兵’找到了一条新的赛道。
而蒙塔纳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新型主战坦克的战斗力,在看到ATT人员调度中心发来的分配信息时,他甚至有些小失落。
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对ATT在卢比昂五号测试的另一种重型载具,当时代号‘项目14’现在定型编号T-600‘奇美拉’的重型多足战车更加感兴趣。
在不少罗姆人看来,多足战车这种机械感拉满的装备看起来更加有力量感,战斗力也会更强。
不过在亲自驾驶了T-740后,蒙塔纳迅速就被这个新装备所折服,顿时觉得多足战车什么都是什么牛马.
而这同样也是阿特拉斯装备研发中心目前纠结的问题。
目前装备研发中心的地面载具设计组分为了两派,一边是在重力控制单元开发出来后出现的‘主战坦克复兴派’,另一边则是依旧认为仿生多足战车还有一战之力的‘多足战车坚定派’。
巧合的是,T-740‘雷神锤’和T-600‘奇美拉’也正是这两派分别开发出来。
只不过,由于T-740目前所表现出来的优秀性能,以及在解决了机动和越障能力后主战坦克被放大的优势,让T-600重型多足战车暂时有些被掩盖住了光芒。
“警告,1点钟方向标注的大楼窗口内,侦测到异常电磁信号,疑似反载具导弹火控雷达开机特征.”
作战辅助AI的声音突然响起,让蒙塔纳迅速将注意力放到了远处被标注出来的窗口上,但由于视角问题他一时半会并不能看清窗口里面的情况。
“看来蜂群也没把这边打扫干净啊。”
蒙塔纳一边喃喃自语著,一边瞥了一眼‘身边’的步兵,然后在手边的一块触控萤幕上按了几下,作战辅助AI的警告信息就同步给了身边的小队和身后的另外两台坦克。
然后他就看到,一名正在搜索前进的机动步兵转过头,对著T-740的某处传感器比了个OK的手势,紧接著他背上挂载的一台单兵无人机就飞了起来,并迅速朝著被标注出来窗口飞去。
很快,综合头显上一个弹出的小窗里就显示出了无人机摄像头的画面,而窗口内正布置著一台应该放在地面阵地上的重型反载具导弹发射器。
“艹,冷发射模式被他们用来在室内使用???”
在蒙塔纳为这些帝国守军的操作‘惊叹’的同时,摄像头里的画面也猛地一闪,他抬头望去,只见无人机做了个紧急横向平移,躲开了窗口内的射击。
而无人机上搭载的生命体征探测装置,也确认了这处建筑物当中除了这个反坦克小组外并没有其他士兵和平民。
“OK确认建筑物内没有平民,172车组准备开火!”
“收到,允许开火。”
T-740的180毫米内径电磁重接炮在蒙塔纳的瞳孔瞄准引导下抬了起来,同电传动炮台也缓缓旋转动了一定角度。
“加文,注意稳住车身。”
蒙塔纳朝著纵向乘员舱布局里,坐在自己前方的驾驶员加文屁股上轻轻踹了一下,后者也立马在通讯频道里表示收到,同时补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