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它处在边境星系中,也不过是一颗农业行星罢了。
这样的星球,联邦控制了400多颗。
哪怕以现在部署的部队规模来看,那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而且进入星际战争时代,在某几颗边境星球上大量屯兵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广袤无垠的宇宙,是最好施展突袭和蛙跳战术的舞台。
如果把兵力都屯放在各个星球上,甚至都很难在短时间内集结大量的部队。
所以不管是联邦还是星龙帝国,现在都不约而同的在各个有人星球上,布置了少量的‘存在部队’。
战列舰队和主力地面部队,都集中在十几颗处在战略纵深位置的军事行星上。
当发生战争时,这些主力部队可以快速集结,灵活的前往各个战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各个边境星球上的‘存在部队’,其实就是用来牺牲和拖延时间的工具而已。
在遭遇敌人入侵后,运气好的可以坚持到援军的抵达,然后登上报纸头条成为新的英雄部队。
运气不好的,就只能成为阵亡名单里面的一部分了。
再加上之前说过的训练和组织度上的各种问题。
直接导致了罗伯特四号上的守军,在经历了战术氢弹和各种战术导弹的打击后。
幸存下来的士兵,面对帝国空降下来的轨道伞兵时,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安珀眼前这支,被困在一处谷地的联邦士兵,就是非常好的例子。
“啧啧啧啧,这打得也太臭了吧”
让安珀发出这种吐槽的,是一支轻型机械化部队。
约莫一个排的机动步兵,以及7台轻型装甲车辆。
而趁著夜色伏击他们的帝国轨道伞兵。
就在安珀所处的这处斜坡的正下方,以及谷地的对面。
安珀大概数了下,应该不到20人。
但这20人的训练水平,相对于联邦士兵来说,显然高出了好几个档次。
当安珀被交火声吸引过来的时候,帝国轨道伞兵已经通过单兵反载具导弹,报销了头车和尾车。
所谓‘掐头去尾打中间’的战术,在这个时代还是那么的好用。
遭到伏击的联邦士兵们,几乎是在恐慌中依照著作战条例,下车就地反击。
但在密集的火力压制下,联邦的机动步兵根本无法散开。
他们完全被压制在了车辆附近,不少人在链炮扫出的火舌中,连头都抬不起来。
更不要说让他们反击了。
“你们联邦的这些士兵,技战术水平都不太行啊.”
和安珀肩并肩趴在斜坡上的伊莎贝尔,看著被压制得抬不起头的联邦士兵,慢悠悠的说道。
对此言论,安珀这会也确实找不到什么反驳的理由。
毕竟这些‘边军’士兵,不论是技战术水平,还是实战经验。
都没法和这次帝国投入战斗的轨道伞兵去比较。
这些机动步兵在此前经历过的‘实战’中,火力密度最大的一次,估计就是数百暴民扔的石头
反观帝国方这边,安珀不说他们有多强。
但至少在伏击时的火力分配和攻击顺序方面,做得还挺到位。
而且得益于装备到每个步兵身上的外骨骼系统,让他们的装备背负能力得到极大的加强。
所以这个年代的步兵班组火力密度也同样大幅度提升。
虽然只有20人的队伍,但除了常规的高斯步枪、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外。
还有两挺25毫米链炮、一具可携式电磁炮,以及数量不详的单兵反载具导弹。
“轰!”
几个扎堆的机动步兵被从天而降的一发炮弹命中。
烟尘散去后,地面上只剩下了一个巨大的弹坑,一些残肢和装备碎片。
“好家伙,这么点人还带了迫击炮.”
安珀在手腕上的终端上点了几下,战术面甲内置的弹道侦测程序开始运算。
并很快在HUD上标注出了几个可能的发射位。
安珀调整著面甲的光学镜头缩放,并打开了红外探测模式,逐一扫视了一遍。
最终看到了自己3点钟方向,大概500米外一处灌木丛后面的热源和人影晃动。
“我要去帮忙了,再不出手这些大头兵就要死光了,我还想蹭下他们的车呢!”
“你是来一起帮我,还是在这看著?”
安珀缩回斜坡后面,又检查了一遍自己手上的武器,同时瞥了眼一起缩了回来的伊莎贝尔。
“我没有阻止你去攻击帝国士兵,已经是我能做到的极限了。”
这个被扣上‘叛国’帽子的女间谍没好气的说道:
“我是绝不会对著自己国家的士兵开火的。”
“没问题,我尊重的选择~”
安珀也不和她废话,提著狙击步枪就窜了出去。
“在这待著就行。”
随著话音落下,安珀的身影也一阵模糊,然后彻底消失在了空气中。
他打开了光学隐身模式,开始高速狂奔。
此刻战场上激烈的交火声,可以完全遮盖掉他奔跑时产生的动静。
而他现在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刚刚发现的那一处迫击炮阵地。
这东西对于步兵的威胁还是太大了点。
再让它开几次火,估计谷地里面联邦机动步兵就要崩溃了。
500米的距离,对于在外骨骼加持下全力冲刺的安珀来说,不过是30多秒的功夫。
他很快就冲到了这处灌木丛的边上,并看到了自己的目标。
一门120毫米可携式迫击炮,以及正在进行炮击作业的两名帝国轨道伞兵。
第25章 钢针弹的威力
其实在穿戴了外骨骼的情况下,迫击炮完全可以做到单兵收放、单兵射击。
尤其是在人数不够的情况下,前线多一个人就能多一把高斯步枪和榴弹发射器的火力。
不过帝国轨道伞兵,还是相对死板的按照作战条例,安排了另一名警戒士兵。
这也是帝国军队的特点,他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严格遵守作战条例。
哪怕因此习惯,被联邦阴了好几次,也没有改正过来。
负责警戒的士兵,此时正持枪小心翼翼的警戒著四周。
由于中型外骨骼所搭载的终端,算力没有动力装甲那么强大。
所以面甲内微光夜视观测设备的画面,并没有经过补色。
这名士兵朝著四周扫了一圈,发现夜视模式下并没有什么异常后,便将观测模式切成了红外模式。
当面甲内的画面,经过切换变得黑白分明后。
他看到150米外的一块巨石后面,出现了一个热源。
“嗯?”
帝国士兵立马抬起枪口,HUD的射线指示器也同步将高斯步枪的射线移了过去。
可惜他还是晚了一步。
随著画面中这个热源突然闪了一下,一枚被加速到2800米每秒的12毫米钢针弹,在瞬息间穿透了面甲和胸甲的连接处。
巨大的动能,硬生生炸断了这名轨道伞兵的脖子。
“啪!”
直到这具无头尸体倒地,钢针弹划破空气的爆鸣声才惊动了另一名正在搬运炮弹的士兵。
但他甚至没来得及转身,第二发钢针弹接踵而至。
几乎是命中了同样的部位,在巨大的动能破坏下,这名士兵脖子以上的人体组织被彻底撕裂。
片刻后,随著月光下一阵空气扭曲的异象,安珀的身影出现在了迫击炮阵地的边上。
他检视了一下手中这把名为‘幽灵’的,灵能特工专用高斯狙击步枪。
牺牲掉全自动射击能力,以及相较普通高斯步枪更大的体积。
换来的,是功率更大的电机,以及更高的枪口初速。
修长的枪身上,并没有过多的战术附件。
除了折叠起来的脚架外,就是机匣上方体积不算小的多功能瞄准镜了。
抑制器这种战术附件,对于初速过快甚至会产生音爆的高斯步枪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整把枪包括脚架和瞄准镜上,都覆盖著一层类似橡胶质感的黑色涂层。
这是和灵能特工作战服以及外骨骼表面相同的,合成细胞涂层。
为了让灵能特工的光学隐身更加彻底。
装备开发部不惜工本的,在所有和灵能特工有关的装备上,都加上了这种珍贵的涂层。
这样就不会让灵能特工激活光学隐身后,空气中‘漂浮’著一把狙击步枪的尴尬场景出现。
确认两名脖子以上空空如也的帝国轨道伞兵不会再爬起来后。
安珀将幽灵狙击步枪背回身后,然后蹲在了120毫米迫击炮的边上。
这种特种合金铸造的迫击炮,虽然口径达到了120毫米。
但是其重量并不算大,装备了外骨骼的单兵完全能扛著它跑得飞起。
也是步兵最容易获得的伴随火力支援。
所以帝国和联邦的地面部队,都大量配备了这类武器。
安珀眼前的这门迫击炮的支架上,还附接一台小型的炮兵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