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填线炮灰到横扫千星 第143节

  而舵手也按照兰德尔的指示,在脱离固定航行区域后,控制著阿瑞斯号一头扎进了行星的阴影中。

  在舰身表面温度开始迅速下降的同时,舵手也将车钟推到了‘前进三’的位置。

  等离子推进阵列很快爆出一阵耀眼的蓝色光芒,整艘驱逐舰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一样,开始朝著预定航向加速。

  与此同时,雷达操作员也在不断通过多种侦查设备,监视著港口方向的动静。

  也许是安珀他们在砸钱开路后动作太快,也许是玛丽湾工业的人被善后工作给拖住了脚步。

  总之在脱离工业4号8000公里的距离后,雷达操作员也没有发现其他作战舰船的踪迹。

  “我们现在相对边界区域的速度是多少?”

  公里每秒,舰长。”

  听到战术信息协调官的信息通报后,兰德尔下达了新的命令。

  “相对速度达到25公里每秒后,关闭主推进阵列并强制散热!

  主推进阵列关闭后,保持航迹不变的情况下,轴向调整180度。

  激活光学迷彩和黑体覆层,全舰进入静默状态,舰内通讯切换为有线模式。”

  随著指令的下达,阿瑞斯号在宇宙空间中翻了个筋斗,将舰艏对准了工业4号的方向。

  同时舰身好似游戏画面出Bug了一样,在闪动了一下后便融入了宇宙背景中。

  相比于地面战中,HCP的作战辅助AI需要维持著处理器高频运作,才能同时处理大量复杂的动态多边形图像,以达成光学隐身的效果。

  在宇宙中开启光学迷彩,对于算力的要求就大大降低了。

  这就和玩家们玩游戏时,将视角看向复杂的环境后会掉帧,但只要抬头看向天空后,帧数就会大幅度增长的情况类似。

  “按照现在的速度我们大约在三小时后就会抵达边界区域,接下来就是看对方要怎么在这段时间内找到我们了,熟悉的捉迷藏环节又回来了”

  安珀用手扶在舰长席的靠背上,看著全息投影平台呈现出的相对位置和航迹线路喃喃道:

  “不过他们出动怎么这么慢?这效率也太低了点吧?”

  “这帮吸血鬼,不给钱还不让我们走了”

  玛丽湾工业下属机动舰队,游隼级驱逐舰‘自由激进号’的舰桥上。

  舰长克利夫斯一脸黑线的看著全息投影平台上越来越远的工业4号,嘴里爆发出一连串咒骂。

  在他身边座位上的产品研发三部主管奥恩斯,脸上的表情也不太好看。

  虽然自己是打著玛丽湾工业的名头行事,但这颗工业卫星城的行政长官,完全没把他放在眼里。

  非要他赔偿一笔巨额的‘道路修缮费用’和‘逝者妥善安置费用’。

  虽然这笔钱奥恩斯不是出不起,但就这么白白给出去还是让他肉疼了半天。

  考虑到再耽误下去,就会放跑那个不知名佣兵团伙的船,奥恩斯最终无奈的缴了这笔费用。

  看著直接少了一位数的个人帐户,奥恩斯掏出一个小药瓶吃下几片药后,整个人也总算是缓了过来。

  “克利夫斯舰长,你觉得目标会往哪个方向逃?”

  “嗯以我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99%的舰长都会选择遁入星球的阴影中隐藏起来。

  而且侦查单元到现在都没发现军用舰船的红外特征,这个概率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不过现在也只能猜测一个大概的方向,准确位置还得依靠之后的举措去定位。”

  听完克利夫斯舰长的推测后,奥恩斯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另一边的耀光防务联络人。

  “知道该把进行拦截的驱逐舰部署在哪了吧?”

  

第199章 博弈

  当安珀他们的舰船率先遁入行星的阴影,并开启光学迷彩和黑体覆层进入隐秘行动的时候。

  原本敌暗我明的局势瞬间两级反转。

  现在,光学、红外紫外信号已经降到最低的阿瑞斯号,成为了隐藏在暗处的猎手,而玛丽湾工业的和耀光防务的两艘舰船则暴露在了阳光下。

  为了保持舰船侦查单元的正常运转,玛丽湾工业的驱逐舰没法和阿瑞斯号一样进入隐秘行动模式。

  这种惊险刺激的捉迷藏游戏,在某种程度上像极了在北大西洋的冰冷海域中交锋的苏联核潜艇和北约反潜分队。

  一方躲在暗处,绞尽脑汁的想不被发现。

  而另一方则在海面上,希望依靠数量优势发现目标的踪迹,然后将其按死在海里。

  唯一的区别在于,阿瑞斯号不像潜藏海中的核潜艇,被盯上后其实就很难进行反击了。

  相反,当阿瑞斯号被玛丽湾工业的驱逐舰发现后,才是它露出獠牙的时刻。

  想在茫茫宇宙中找到一艘隐藏起来的舰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说在乾净的宇宙背景下,任何伪装上的瑕疵都会迅速暴露。

  但在人类舰船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后,光学迷彩和黑体覆层的稳定性,让各艘战舰的舰长们不至于在这个方面翻车。

  除非玛丽湾工业的自由激进号能够逼近到距离阿瑞斯号4000公里以内的范围,否则他们的光学和红外观测设备,是基本发现不了伪装起来的阿瑞斯号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拥有漫长历史的长波雷达技术又再次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种利用电磁波反射来探测目标的技术,在长距离探测上确实有著一定的优势。

  虽然现在帝国和联邦的海军主力舰队,一般是会通过释放大量探针,来构成巨大的引力波探测阵列来进行远距离搜索。

  但那毕竟对于舰艇和探针的数量是有要求的。

  就单单是进行结果分析,都需要大量舰载管制人格去协同计算。

  所以在单舰作战以及小规模的战斗中,长波雷达依旧是各个舰长用来进行远距离探测的首选方法。

  这种探测方法,就和大晚上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野外,打著手电筒去找你丢失的背包差不多。

  林子那么大,但手电筒能照亮的区域却只有那么一小点。

  所以在使用长波雷达前,至少还是要知道目标的一个大致方位,否则无异于大海捞针。

  不过这一点对于克利夫斯舰长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驱逐舰舰长,克利夫斯原本是有希望在联邦海军中晋升到某个驱护支队的指挥官。

  但这家伙和很多联邦海军成员不太一样,算是一个比较正直的海军军官。

  所以在发现并曝光了某位舰队司令的贪污腐败行为后,他也获得了应有的‘下场’。

  被一脚踢出了联邦海军的队伍。

  紧接著,在这位舰队高官的打压下,没有哪家私人军事公司愿意接纳他。

  最后还是玛丽湾工业看中了他身上的才能,悄悄将他招募进了公司。

  不过因为他的这种情况,以及低调行事的原则,玛丽湾工业只让他担任了机动舰队的一名驱逐舰舰长。

  最初,克利夫斯对于这个安排还是挺不爽的。

  在他看来,以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取代掉现在那个草包,成为玛丽湾工业机动舰队的指挥官。

  但玛丽湾工业的态度也很强硬。

  爱当当,不当滚。

  在这种情况下,克利夫斯也只能接受了现状。

  毕竟人还是要吃饭的,而除了玛丽湾工业外,也没有其他的企业愿意接纳他。

  虽说克利夫斯有的时候脑子也是一根筋不懂变通,但在作战方面,他确实有著独到的经验。

  和平时期的联邦海军中,出勤率最高的其实就是驱护支队。

  这些机动灵活的战舰,经常会配合守备舰队、联邦税务局等机构,去打击海盗、走私、偷税漏税的矿业公司等等。

  长期和海盗、走私船的勾心斗角,让克利夫斯在追踪隐秘单位方面,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在认定阿特拉斯的舰船会借助行星的阴影行动后,搜索范围就小了很多。

  接著,克利夫斯又将一系列相关参数提供给了舰载管制人格。

  这些参数,都是他多年追逐战经验的精华。

  很快,自由激进号的舰载管制人格就解算出了多条对方可能使用的航线,这些航线都集中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

  而接下来,就可以让长波雷达开始干活了。

  “雷达开机,对标定区域进行探测。”

  克利夫斯打了个响指,这是大多数舰长们自以为很帅的‘陋习’。

  不过也就是在没穿太空衣之前能这么干了,等进入战斗状态后,舰长们就没法这样装逼了。

  随著他的命令下达,自由激进号舰身中段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都升起了一道高高的‘桅杆’。

  经过优化构型的天线阵列也在桅杆升起的同时,缓缓张开。

  克利夫斯紧盯著舰桥上的主屏幕,脑子里同时开始思索发现目标后的下一步打算。

  他敢笃定,长波雷达的第一轮搜索,肯定是能发现什么的。

  在不清楚频段波长的情况下,对方舰船上的雷达波对消设备是无法运作的。

  必须要等自由激进号扫过一次后,才能根据捕捉到的信号特征进行雷达波对消。

  但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掌握了目标大致方向的自由激进号,要做的就是全速推进,挤压对方的活动空间。

  等到部署在边界区域之外的驱逐舰一到位,那就是瓮中捉鳖的局面了。

  主屏幕上,象征着雷达波的圆弧状线条一扫而过。

  标定区域内,也如同克利夫斯所预料的那样,被扫出了东西。

  不过不是一个,而是两个。

  “嗯?”

  看著数据传输到全息投影平台后,呈20度角朝两个方向航行的疑似目标后。

  克利夫斯迟疑了片刻,然后立马判断出,对方应该是放出了装有角反射器的充气靶舰。

  “哼海盗的老把戏了,准备第二次长波雷达探测。”

  克利夫斯冷哼了一声,然而再次下达了命令。

  根据他的经验,下一轮长波雷达探测时候,就会被对方进行雷达波对消操作了。

  在只剩下一个目标的情况下,大部分舰长都会考虑像仅剩的这个目标进行一次扩散射击来碰碰运气。

  但一旦这么做了,就会被潜伏在暗处的对方捕捉到自身舰船详细坐标,从而进行后手反击。

  但克利夫斯并不打算这么做,他的处理方式是恰恰是反其道而行。

  如果其中一个目标消失的话,他只会继续朝著这个目标消失的方位进行追击,然后再根据情况伺机而动。

  长波雷达很快完成了第二轮探测,探测结果也呈现在了全息投影平台上。

首节上一节143/14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