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 第817节

  而在另一边。

  龙国股市却截然相反。

  随着昨晚龙兴集团公布要收购特斯拉的魔都超级工厂,做为科技龙头的它再次被内资和外资爆拉,涨幅高达17%。

  高额涨幅之下,带动的是整个大盘向上。

  现在的金龙科技指数,像极了十几年前的纳斯达克指数,让人充满了炒作欲望。

  由于股市的疯狂上涨,让不少散户都赚到了钱。

  有的去买房。

  有的去旅游。

  有的去换车。

  原本因为米国加息而低迷的经济逐渐被盘活,不少人都愿意拿出钱进行消费。

  民众愿意消费,一滩死水的经济就会流动起来。

  如果观察过山中水源的都知道,一潭死水很容易发臭浑浊,可如果是流动起来的小溪,水源将清澈甘甜。

  银行的钱不空转,手里的钱不停滞,这就是经济向上的表现。

  此时的股吧,股民都开始飘飘然,与其他人高谈阔论。

  [风萧兮兮]:“又赚了2万块钱,今晚我决定出去按摩,帮扶一下技师们的弟弟。”

  [浴皇大帝]:“生病的父母,欠债的她,还有弟弟要上学,如果我们不去帮助她们,那这个社会还有爱吗?”

  [大A股神]:“都说芭菲特20%年收益就很牛逼了,我现在收益率高达140%,我感觉我也是股神,我也能当芭菲特!”

  [黑色闪光]:“得了吧兄弟,我们是踩中时代风口了,如果不是国家想要用股市盘活经济,哪里轮得到我们发财啊!”

  龙国股民和岛国股民,此刻就是两个极端。

  一个赚钱如喝水,一个亏钱如流水,国家经济在股市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摩根大通、高盛集团等华尔街都已经放弃了米国股市,转头拥抱龙国股市,注入大量资金,并把龙兴集团的买入等级上调至“超配”,让投资者继续买入。

  上市还不到一个月,股价就要奔着30倍而去,但所有人都觉得龙兴集团至少可以翻50倍。

  ……

  而在另一边。

  龙兴集团坂田基地。

  总裁办公室内,此时的陈星正在把玩着手中的三折叠模板机,时不时还点评道:“一折,二折,三折,这三折屏幕似乎更接近于平板了,确实有点意思。”

  “以前双折叠屏幕很多软件都无法适配页面,会有空缺,三折叠就弥补了这个缺点。”折叠手机项目的负责人梁子昂快速回答。

  璀璨X2折叠深受好评,但推广后发现了个问题。

  那就是手机应用,它有时候并不能实现全屏,这是因为软件没有专门为双折叠屏幕设计页面,导致的留白空缺。

  但三折叠就不同了,它可以直接应用平板结构。

  平板在市场这么多年,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结构框架,这对于三折叠的屏幕来说是非常友好的。

  “不错。”

  陈星又折叠了几次。

  在把玩了一会后,他看向柔性屏幕的折痕道:“这个折痕有办法做淡一些吗?虽然亮屏的时候不明显,但暗屏却格外突出。”

  “这个,只能交给技术部门,我只能说尽量吧。”

  梁子昂也没底。

  三折叠虽然好,但柔性屏的折叠处会有很明显的折痕,但这也是没办法避免的。

  陈星也没有纠结这个问题,随即开口道:“设计不错,你和其他部门商议商议,争取三个月内,将实机做出来。”

  “好的总裁。”梁子昂回应的同时,又询问道:“那这个项目的资金,还有代称是?”

  “一台三折叠手机,它的生产成本预算多少?”

  “因为配置还没定,但我估计大概率要破两万,因为三折叠工艺远比双折叠复杂。”

  “两万一台的手机…”

  陈星陷入了思索。

  这可不是一个便宜价格,能消费的群体也是非富即贵。

  “这样吧,项目资金审批你找张副总,至于项目代称你们自己决定,我只要最终的成果。”

  “好的。”

  有了陈星的审批,梁子昂也可以放开手去干。

  其实做三折叠,他心里也没有什么底,因为成本实在是太贵了,一台就要上万元。

  这就是为什么,他要拼凑出一台样板三折叠机型,带给陈星观看审批的原因。

  只有陈星点头,他才敢继续研发折叠屏手机。

  待梁子昂走后,陈星打开了一份加密文档,在上面打上了“三折叠手机”五个字。

  而在三折叠手机旁边,还有低空飞行汽车、三进制计算机、三进制芯片……

  为什么做这个文档?

  很简单。

  陈星要办科技展览。

  现在龙兴集团积攒的科技如果要一次次开发布会,那实在是过于繁琐,陈星也没这么多精力,毕竟现在金融决战已经到了白热化。

  所以目前陈星的想法是,办一个专属于龙兴集团的科技展览,给世界来一次大大的科技震撼。

  为了筹备这个展览,陈星隔三差五就得询问进度,然后去决定到底是什么时候办。

  也正如雷布斯曾经所说,这次陈星将押上以往积攒的全部声誉,办好这个科技展览。

  ……

  在陈星还在忙着,怎么让龙兴集团更进一步的时候,日韩的财阀集团则是想着怎么守住市场。

  因为日韩离龙国近,它们的经济正在被不断虹吸。

  业务订单量下降。

  市场需求变化。

  国内经济萧条。

  这已经让半岛的经济体系率先出现了变化,不少财阀集团,例如韩星集团、乐天集团都开始变卖不重要的资产。

  华尔街巨鳄看见经济衰退,也在有意抛售它们的股票。

  在华尔街看来,半岛企业已经失去了绝大部分的价值,哪怕强如韩星集团,如今也不得不面临裁员,减少资金的支出。

  而和龙兴集团合作的LG集团,却不受影响,甚至有隐约成为第一财阀的趋势。

  面对如今严峻的经济形势,半岛的高层全世界来回奔波,想要找到破局之法。

  半岛的遭遇,以及国内精英阶层的出逃,让岛国议长上冈英树睡不着觉,他可以明显感觉到,大厦将倾只在一瞬间了。

  他必须做点什么。

  他要重振国内经济。

  在翻阅了大量书籍,查看了大量史料,上冈英树找到了一个为底层民众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策略,那就是学习龙国的大基建,以工代赈,创造大量底层岗位。

  至于怎么大基建,他也想到了,那就是岛国在巴西买的土地,那边完全可以进行大基建。

第526章 全球大基建,常温超导材料问世!

  上冈英树在史书上寻找到答案后,立即便召开了内阁会议,并以全票姿态通过表决。

  随后的半个月时间里,大量岛国底层失业工人被送往巴西,建设新的大日帝国。

  《大基建计划》不仅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还能为岛国开辟出新的国土。

  要知道,岛国可不是白买巴西土地的,他们内部其实一直都有《移民计划》。

  因为温室效应,南北极冰川融化的原故,海平面其实每年都有一定的上升幅度。

  根据江浙省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李默研究发现,海洋每年会上升大约2.63毫米。

  2.63毫米涨幅看似很小,但小数是经不起累计的。

  就好比1毛钱硬币,按照现在的物价,哪怕掉了都懒得弯腰捡,因为购买力实在太低,可要是13亿民众集体给你1毛钱硬币呢?

  13亿枚1毛钱硬币,那可就是足足1.3亿元,足以让一个普通人瞬间跨越阶级。

  也正因为海平面每年都在上升,环保概念和低碳概念才会越来越被重视。

  而岛国自己的海洋地质学家也做了分析,不同于江浙省的2.63毫米,岛国的海平面上升幅度是每年6.444厘米。

  共用一个海洋,为什么两者海平面上升数据差距这么大?

  很简单,因为岛国处于地震带,它不仅要面临海平面上升,还要应对地壳运动带来的下降。

  熟读地理的都知道,地震其实是一种地壳运动。

  而地震大致来说就是,地下的岩层在受到力的作用时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破裂,这种岩层破裂所产生的震动传到地表,引起地表的震动,就形成了地震。

  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对岩层产生强大的冲击力,使岩层发生形变、破裂甚至位移,从而就会导致地面下沉。

  总结来说就是,频繁的地震会让岛国本土下沉,而温室效应又会让海平面上升,这就是为什么岛国迫切需要“搬家”的原因。

  ……

  岛国民众的大量移民,外加《大基建计划》的推行,让许多巴西民众感到焦虑。

  为什么会焦虑?

  看巴勒斯坦就知道了。

  曾经一船的犹太难民,现在发展成近千万人口,还把好心接纳他们的巴勒斯坦人赶到了最贫瘠的地区,自己独享肥沃地带。

  历史周期率无法违背,也没办法对抗,现代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在史书找到例子。

  以色列给巴勒斯坦上的这课,也让世界各国都不愿意接收难民,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些难民最后会不会鸠占鹊巢。

  一场海湾战争,米国打醒了全世界,奠定了现代战争模式。

  一船犹太难民,它同样惊醒了全世界,让所有国家对于难民都持警惕态度。

  而在TikTok巴西专属分区,有大量博主都提了“岛国移民”和大基建,引起了无数人讨论。

  [山姆贝克尔]:“这是我今年听见最糟糕的消息,岛国民众集体移民到我们国家,不会想要效仿以色列海外建国吧?”

  [奥古斯都布朗]:“还别说,真有可能会海外建国,它们原本的国土太贫瘠了。”

  [泽维尔马丁]:“必须要抵制他们再移民,不然巴勒斯坦的下场就是我们未来的遭遇!”

  评论清一色,都是抵制。

首节上一节817/9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