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 第345节

  首席们交头接耳,无不为电池能源实验室取得的成果惊叹,这进展实在太迅速了。

  要知道在2014年龙兴科技还一穷二白的时候,就是星闪快充和开天基带芯片救了企业。

  虽说这次是电池材料的突破,但也间接带动了星闪快充突破,可商用的瓦数提高,那将会是全产业链的升级。

  陈星合上文件,心中也有了个大概,询问道:“干得不错,这是电池材料的一次重要升级,不过我现在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

  顾仁连忙询问。

  一直保持沉默,红色品质电池人才凌川也提起抹兴趣,好奇陈星会说些什么。

  “你们看,我们星闪快充的充电功率是越来越快了,从2014年的120W到现在理论支持400W,甚至更高,这已经不能局限于手机领域,我想我们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

  众首席皆是懵逼状态。

  他们不知道怎么升级,往哪个方向去进行升级。

  陈星也没有卖关子,十指交叉握拳,自然放在桌面上道:“这个产业升级说简单很简单,说复杂也有点复杂。”

  “简单来讲就是,我们龙兴科技不能局限于手机领域,我们要做的是用户全生态产业链。”

  “什么是生态产业链?”

  “四个字,衣食住行!”

  “像买衣服,现在用户拿手机上网购平台,随便点点就可以买到,我们在这中间也起到了中间商的作用,因为设备是我们提供的。”

  “那剩下的菜同理,至于剩下的住房和出行,这就是我们龙兴科技要去升级的方向。”

  陈星停顿了片刻,目光扫视众首席一眼,顾仁、高正谦等人也听得十分认真。

  缓了口气后,他继续说道:“住房的话,需要等5G网络商用,进行万物互联的智能化。”

  “而出行就是重点了,我想研发新能源汽车。”

  “什么车?”

  凌川罕见开口询问。

  新能源汽车?

  这他们听都没听说过。

  现在为汽车提供动力的,不就是汽油或乙醇嘛,有些用上了太阳能电池板,但也只是起到辅助补充电量的作用,真正提供动力的只有汽油,它也是最廉价的能源。

  至于新能源汽车?

  他们想不出有什么廉价能源可以代替汽油。

  顾仁也挠了挠头,他们也没发现什么新的能源啊,难不成用电来开汽车?

  这个念头刚萌生,陈星就揭晓谜底道:“电动车大家不会陌生吧?既然现在我们电池有先发优势,为什么不能应用于汽车上?”

  “我有个朋友曾提出过,将三元锂电池,或安全系数更高的磷酸铁锂电池堆迭连接,做成单个电池包,并把多个电池包连接就可以形成稳定的供电模组,至于散热方面的话,电池包可以夹带液冷散热片进行液冷散热。”

  陈星也是有备而来,他说话的同时拿出了一台玩具汽车,熟练地拆开外壳,露出里面的底盘构造与能源传输的方式。

  顾仁看着玩具汽车的两根电池和马达,顿时恍然大悟道:“总裁你要造放大版的玩具汽车?”

  “错!”

  陈星淡然一笑,纠正道:“这叫新能源汽车。”

  因为是重生者,他见过所谓的新能源汽车,也明白它的核心部件究竟是什么。

  想造新能源很简单,只需要重点解决两样东西,那就是电池和电机,其他的都不是事。

  像电控、差减系统,这些技术含量反而没那么高。

  新能源汽车也正如顾仁所说,它就是个放大版的玩具车,原理其实一模一样。

  “用电代替石油,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法子,但总裁我也希望你清楚,锂电池最高仅能承受200度高温,而我们新研究的聚偏氟乙烯基聚合物电池隔膜,它也仅仅只能承受100度左右的高温,如果电池散热系统跟不上,你的新能源汽车就是个移动的炸弹。”

  凌川罕见地说了一大段话,这也让顾仁吃惊,要知道这位哥平时可都是惜字如金的。

  丝毫不夸张的说,他这段话说了半个月的量。

  “我知道散热的重要性。”陈星点了点头,目光看向散热实验室首席正准备开口……

  突然!

  凌川又补充一句道:“如果你能再给我们一些时间,研制出《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那新能源汽车将不再是理论产物。”

第279章 “华夏”芯片立项!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陈星重复了一遍。

  早上的微信消息,顾仁确实提到了全固态电池,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说的就是这个所谓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了。

  “是的。”

  凌川点了点头。

  他虽然没有带《硫化物固态电池》的科研资料,但研究的内容他早已经熟记于心中。

  “正如我刚才所说,如果在散热领域没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或许可以等等我们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问世,因为硫化物的热稳定性比聚合物高出不少。”

  “凌首席我有些不解。”就在凌川停顿的空隙,散热实验室首席刘子衡就立马询问道:“刚才我们知晓了固液混合锂电池,现在你又提出这个硫化物固态电池,我们究竟有几个研究方向?”

  “三个。”

  凌川毫不犹豫回应。

  “哪三个?”刘子衡继续询问。

  “氧化物、聚合物以及硫化物,这三个方向的电池优缺点各不同,但硫化物却是最合适的。”

  “因为硫化物固态电池不仅电子、离子导电率高,它的锂离子迁移系数也高于其他两款,并且它的热稳定性也比聚合物固态电池高。”

  “虽说热稳定性逊色于氧化物电池,但氧化物电池但存在颗粒刚性大、接触差的问题,只有在经过高温烧结成块体,消除晶粒阻抗后才

  能表现出较高的离子电导率。”

  “而硫化物的颗粒较软,只需要简单的粉末冷压就能表现出很高的离子电导率。”

  在听了凌川的讲解,陈星也对自家的固态电池有了初步认知,询问道:“那这硫化物固态电池最快多久可以商用?”

  “半年。”

  “半年这么久?”

  “嗯,还有个潮湿的问题没解决。”凌川微微颔首,继续讲解道:“硫化物大多能与潮湿空气反应,且化学稳定性较差,不过我们也找到解决方向了。”

  “原来如此。”

  陈星大致听明白了。

  现在自家公司的固态电池一共有三个研究方向,分别是氧化物固态电池、聚合物固态电池,以及硫化物固态电池。

  聚合物固态电池,它的开发难度最低,可导电性能、热稳定性都达不到固态电池的要求,各方面都表现得平平无奇。

  不过!

  它可以用来改良锂电池。

  最新研发的固液混合锂电池,就是用聚偏氟乙烯基聚合物,充当电池的隔膜,让它的耐热性能走上了新的台阶。

  至于氧化物固态电池,它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都表现极佳,但有着相对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颗粒刚性大,容易接触不良,出现突然短路的情况。

  试想一下,如果陈星使用氧化物固态电池做成新能源电池包,一旦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短路,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最后的硫化物固态电池,它也不是完美的,在潮湿环境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如果这点不能解决,总不可能说让用户下雨天不开车吧?

  思来想去,还是固液混合锂电池比较靠谱,至少锂电池的制造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如果想应用固态电池还是需要先解决存在的缺陷,确保万无一失再使用。

  “既然距离固态电池商用还有段距离,那我们先不急于一时,用固液混合锂电池做电池包吧。”

  陈星直接拍板。

  紧接着,他又分别扫视顾仁、凌川、刘子衡与杨博超一眼,委派任务道:“电池能源、快充技术、散热技术你们三家实验室,尽快做出能用的电池包。”

  “第一款电池包,我希望它在安全的前提下,电池容量在60kWh,上不封顶,具体的车辆设计图,我后续会发你们邮箱。”

  “明白了。”

  “好的。”

  60kWh也就是60度电,凌川和顾仁都没感觉到什么压力,他们甚至觉得这个数字可以翻一倍。

  “明白。”杨博超也点了点头,眼神燃起抹斗志。

  星闪快充只能300W?

  不!

  这绝对不是快充的极限数值。

  以往局限于300W,是因为手机就盒子大小,内部也没办法安装液冷散热什么的。

  可造车不同,它的可操作空间很大,刚才陈星也说了,电池包夹带液冷散热,这个办法完全可以使电池温度快速降温。

  在不考虑电池过温的情况下,快充技术的充电功率是无上限的。

  因为锂电池有温度临界值,像电解质的温度是200度,而传统隔膜就40-60度,一旦输入电过大,由电阻转化的热能超过这个温度,就会引爆锂电池。

  一句话概括就是,300W不是快充技术的上限,而是散热技术的上限,在不考虑散热的情况,功率可以无限大。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常温超导材料如果问世,第一个改革的就是电池能源领域。

  因为没有电阻,也就不存在电能损耗,没有了这部分电能损耗,电池将不会发热,快充技术也将正式迎来巅峰。

  当然了。

  这些都是后话。

  常温超导材料至今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

  听着陈星的安排,散热技术首席刘子衡也信心满满,回应道:“电池方面我们有前瞻技术,研发电池包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就看后续的车辆组装了。”

  “我有个问题。”

  这时,高正谦突然开口。

  众人目光聚焦于他,陈星也把目光看向高正谦道:“高首席有什么问题吗?”

  “汽车都有主控制芯片,总裁如果你要造新能源汽车,还要设计能源管理芯片,我们芯片实验室理应和他们一起才对。”

  高正谦不知道陈星为何要造车,但既然说要造了,那他肯定是无条件支持的。

  “是这个理。”

  陈星微微颔首,但话锋一转道:“不过你那边已经有存储芯片任务了,我打算委派给别人来研发这个新能源芯片。”

  很明显,他是想说会临时招募芯片人才,组建新能源汽车芯片设计实验室。

首节上一节345/4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