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拿着单晶硅碎块去检测,瞳孔猛然收缩,立马吆喝道:
“有问题!提纯出问题了!单晶硅纯度仅为99.9999%,6N,这是工业级,不是半导体级别!”
声音传遍工厂,让负责提纯的魏华都愣住了。
6N?
怎么可能!
当初他们已经测过了,明明是11N的纯度!
多晶硅11N,单晶硅怎么可能是6N,这里面就一个熔炼提拉,除非掺杂出现了错误?
负责掺杂的翟勇更是懵逼,他也没掺杂杂质啊,他掺杂的是磷,增加硅片导电性的磷!
陈星也听见了韩铭的吆喝,立马将他喊住道:“韩工,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说11N多晶硅熔炼提拉就会得到单晶硅吗?”
“我也不清楚,但我上检测设备检测了,单晶硅里面杂质,铁铝等杂质颜值超标,完全达不到11N的标准!”
韩铭长话短说。
闻言,陈星陷入了沉默,他隐约觉得事情不简单,很有可能是设备出了问题。
做为开挂的男人,他很清楚金色品质人才能力,不可能三番两次都出现错误。
他相信人才。
不相信设备。
在短暂犹豫过后,他喊来操控设备的紫色品质人才下令道:“立马清空石英提拉炉硅溶液,全面检查生产设备。”
“是!我马上办。”
另一边。
刚刚走到作业车间,杨烈这个汉子愣了数秒,随后连忙来到陈星身旁问道:
“总裁,发生什么事了?”
不等陈星说话,韩铭立马诉说情况道:“多晶硅纯度下降,很有可能设备出了问题。”
“有没有可能是掺杂?”
杨烈话音刚落,在他身后传来一道极其肯定的声音:“这就是磷,不可能出错。”
翟勇拿着掺杂物靠近,让众人仔细观察。
“确实是磷。”
“那现在……”
如果杨烈没出错,翟勇也没出错,那就只能是设备的问题。
陈星眼神冷冽,现在只能是设备的问题。
不过,沪硅集团不可能动手脚,俞跃灰底细早就查清,是根苗正红的企业家。
而且当初他说了,这批设备是刚刚订购的,有没有可能设备供应商做了些手脚?
想到这。
陈星给俞跃灰打去电话。
……
另一边。
魔都。
沪硅集团总部。
俞跃灰本来还在洽谈生意,但看见是陈星来电,立马起身道:“各位不好意思,我出去接个电话。”
“没事,俞总先接吧。”
“对,我们先喝口茶。”
几位生意伙伴连忙回应,客套话拉满。
俞跃灰走出办公室,来到走廊区域的一侧,接通电话道:“陈总?打电话来是有喜事分享吗?”
陈星:“俞总我想问问,你这批设备来路正吗?”
俞跃灰眉头紧皱,听出了端倪,连忙压低声音道:“那批设备出问题了?”
“可能是…”
陈星将事情原原本本讲出。
俞跃灰顿时陷入沉思,他是做半导体硅片的,自然明白,提纯后的多晶硅不可能纯度降低,单晶硅石英提拉炉可能被动了手脚。
在犹豫过后,他选择坦白道:“这批设备来路确实有点曲折,是我让人淘零件组装的,正规渠道的设备都有厂商的工程师监管,要不我派几个工程师过去,帮你们看看到底是哪出现问题了?”
“那这就对了。”
这句话验证了陈星猜测。
设备来路不正,没有经过参加的检测,可能设备参数,零部件都与原版有差异。
但!
这不怪俞跃灰!
如果不是西方限制,生产设备基本买不到的话,谁会买设备零件自己动手组装?
而且自己组装未必不好,可能是某个零件出了问题。
俞跃灰深呼吸一口气,再度询问道:“那现在你那边怎么办?缺不缺人手。”
“还能应付,如果确认是设备问题,我晚点给你电话。”
“好,你们先检查。”
“那就先挂了。”
当电话挂断,俞跃灰又想到了某种可能,立马打给自家生产车间的工程师,询问有没有单晶硅纯度降低的情况。
工程师的答复很简单。
没有!
俞跃灰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有些脸颊发烫。
卖人家设备…
结果卖了批问题设备…
这要是传出去的话,他俞跃灰能让高永明、刘伟、任国非等半导体行业大佬笑一辈子。
第120章 设备不够,技术来凑
“与硅溶液直接接触的,也就石英埚壁了,现在涉及到一个问题,要不要破坏机器,检测石英坩埚的埚壁有没有问题。”
当石英坩埚的硅硅溶液倒出,炉内温度缓慢下降时,韩铭看向陈星询问道。
要不要砸?
砸取一小块出来检测?
陈星不是优柔寡断的人,在与俞跃灰通完电话,他就肯定是设备的问题了。
组装水货。
有问题不很正常?
况且相比较于机器,他更愿意相信金色品质人才。
“砸。”
陈星淡淡说道。
当坩埚炉彻底冷却,并且确认已经断电后,一位蓝色品质人才被吊进炉内,在最顶端的位置,砸下来半块石英。
随后他又在坩埚中部、底部分别取得样本。
拿到石英检测样本以后,韩铭立马拿去检测。
数个小时后,他黑着脸走进作业厂房,看向陈星道:“真是石英坩埚的问题,石英内部掺杂了多种物质,一旦我们持续加热数小时,杂质就会缓慢融入到硅溶液里面,影响最终成本纯度。”
“果然是设备问题。”
陈星喃喃自语。
目前石英坩埚已经损坏,哪怕没损坏也不敢再用,他准备联系俞跃灰过来看看。
虽然清楚不是他弄的,但设备需要维修,沪硅集团应该会有维修的工程师。
正当他想联系俞跃灰时,大硅棒生产人才杨烈开口了:“杂质影响应该没那么大,晶种的数次断裂可能还有别的问题。”
陈星闻言,越发觉得这批设备不靠谱,看向杨烈道:“按照你的想法去检查,别担心设备损坏。”
“我知道了。”
既然怀疑是设备问题,杨烈已经有了怀疑方向。
提拉速度3毫米没错,因为4毫米只能拉出10寸单晶硅棒,3毫米是绝对没错的!
如果3毫米每分钟没出错,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提拉环和设备定速功能出了问题,设备无法稳定3毫米提拉,导致提拉的硅棒断裂。
在吩咐全面检查以后,杨烈亲自去测试提拉的速度,也终于被他发现了猫腻。
3毫米保持半小时后,机器会突然降速到1毫米,又沉积半小时后,提拉速度又来到2毫米,有时候还会静止不动。
“无法保持定速。”
杨烈检查出结果后,第一时间给陈星报告了情况。
在听了石英坩埚炉情况,他忍不住吐槽道:“石英坩埚埚壁有杂质掺杂,设备还没办法定速,这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能修吗?”
陈星看向杨烈道。
因为是“水货”,根本就没有厂家能修,现在只能自己动手或者摇沪硅集团的工程师过来了。
“不能。”
杨烈摇了摇头,否定的同时又话锋一转:“虽然我不会修,但有办法正常产出单晶硅棒。”
“!!!”
陈星眼前一亮,连忙追问:“是什么办法?”
“手动操控!”
“手动操控?”
“没错!”
杨烈重重点头,再次确认道:“就是手动操控,虽然设备无法进行定速,提拉速度混乱,但可以不断输入速度数值,让提拉速度维持在每分钟3毫米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