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从万倍神速开始 第85节

郝祖德顿时喜笑颜开:“苏同学这回又研发出什么好东西了?”

“郝主任听过天目滴眼剂吗?”

“当然听过,最近可以说火爆全网,听说可以无损矫正近视眼。”

“听过就好,我研发的新产品和天目滴眼剂差不多,只不过将矫正视力的效果强化了一些,能进一步增强人体视觉距离和清晰度。”

“视觉强化?”

郝祖德眉头一皱,肃声问道:“和天目滴眼剂一样的原理吗?大概能强化多少?有没有后遗症?”

苏信笑道:“根据实验结果来计算,可视距离大约能增强一倍,达到800米左右,且没有任何后遗症,只是还没有经过临床试验,所以暂时没有得到充分验证。”

郝祖德沉吟片刻,说道:

“这种技术,如果真的能做到没有任何风险和后遗症,对军方来说确实作用很大,不过……”

“这件事不是我能做决定的,而且我也不太懂生物学知识。”

“要不这样,我带几位生物学方面的专家过去一起探讨一下,再回来和其他人商量,可以吗?”

苏信说道:“都行,这件事你看着安排就行,不着急,我刚刚所说的视距加倍效果,只是准备量产的民用版本,你们安排人过来看看效果作为参考也行。”

“如果真打算合作,我会准备进一步研发加强版。”

“还有加强版?!”

郝祖德这回真的惊了。

视距增强,听起来只相当于弱化版的望远镜,似乎没有多大的实用效果,可对于一些需要执行特殊任务的精锐军人来说,望远镜在很多时候不够灵活,不够方便。

甚至有些情况下无法携带望远镜,只能靠自身的目力观察。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狙击手。

一些接触过军事知识的人可能知道,狙击手往往需要配一个观察员,而观察员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在狙击手执行任务的时候负责观测敌人的位置信息。

通常来说,狙击手的城市作战距离也就一百米到四百米,战场作战距离大约五百米到一千米。

观察员的观测距离也是如此。

若是有了强化一倍的视觉距离,在城市作战中,观察员只需要一眼扫过去,就能发现目标,比望远镜的效率高出十倍不止。

就算是在战场上,有着强化一倍的视距和望远镜搭配工作,观察员搜寻目标的效率高出几倍不止。

毕竟,望远镜的镜头范围只有那么小,而人眼的观察范围却要大多得,搜寻效率自然也高得多。

而率先搜寻到对手,就代表着在战斗中拥有一定的优先权。

此外,在真实的遭遇战中,用望远镜观察,很容易因为镜头的反光而暴露,而如果不使用望远镜,自身再经过一定的伪装,观察员的隐蔽性和安全性将提升一大截。

当然。

不仅仅是观察员。

还有潜水员,飞行员,空降兵,特殊部队等等一些特殊兵种,都对视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若是能将苏信所说的视距增强技术用在这些兵种身上,将显著提升其作战能力。

而这,竟然只是民用版?

苏信还想开发更强的军用版?

难道还准备彻底淘汰望远镜?让军方各个兵种都拥有堪比鹰眼的视觉能力?

一想到那样的场景,郝祖德忍不住激动得有些颤抖了。

苏信笑道:“加强版还没开始研发呢,现在只是先打声招呼,想请们帮我协调临床试验的事情。”

郝祖德稍稍平静下来。

虽然这种人体强化技术在全世界都属于最高端的难题,但他莫名觉得苏信应该能顺利研发出来。

“我还是先和上级汇报一下吧,到时看了民用版的效果,我们再详细讨论加强版的合作问题。”

郝祖德说道。

“那好,你们随时安排人过来,到时记得通知我。”

挂断电话后。

苏信进入了学习状态。

也是前段时间和柳雪薇同居之后,经对方提醒,他才知道原来网上就有各种专业类书籍,诸如数学、物理、化学、工程、生物、材料、医学等领域,样样俱全。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顶级期刊,学术杂志,最新论文,也有专门的网站可供付费下载。

所以,他这段时间一有空就会用专门的电子阅读器进行学习,而不用跑到图书馆或购买书籍。

苏信现在看的,就是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专业书刊。

经过这些天对视距强化药剂的研究,他深深感觉到自己的不足。

生物学这个领域太大了,太深了,各分支的关联性也极强。

人体就像复杂而精密的机器。

任何一个部位的内在功能调整,可能都需要涉及整个身体的调整与配合,否则这个精密的人体系统迟早会有崩溃的风险。

哪怕只是视觉强化技术,也绝不是简单调整眼部就行,实际上比天目滴眼剂的研发难度高得多。

只有在整个生物学领域的所有分支都有极深的领悟,他将来研发更高等级的人体强化技术时,才能更加有把握。

135.第135章 突如其来的灾难

接下来的两天。

苏信每天准时上下班,也不管任何公司事务,只是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看书学习。

直到5月5日这一天。

聂宏武给苏信发来消息,天目滴眼剂的上市发布会即将进行全网直播,苏信这才暂时停下学习,进入直播间观看。

这次的上市发布会,和之前苏信主持召开的新品发布会不一样。

后者只是给大家介绍,自己研发出了怎样一款产品,相当于提前给市场预热。

而前者,则是代表着这款产品要正式量产,准备对外公布具体的销售渠道和价格。

对于这一天。

许多网友已经等了很久。

天目滴眼剂的三期临床试验,早已在网上造成了多日的轰动,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无痛,无风险,无后遗症,使用方便,一千度以下的近视或远视等问题,都能迅速且完美地解决。

更高度的近视则需要服用两剂,再辅以精心的按摩,也能完美地恢复如初。

这么完美的产品,几乎是所有近视或远视等患者的福音。

所以,现在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只有两个

什么时候正式发售?

价格又是多少?

在万众瞩目之中,天目滴眼剂的上市发布会终于开始。

一番慷慨激昂的开场白之后,聂宏武大声说道:

“天目滴眼剂已经实现量产,从明天开始,大家可以在全国所有二甲或以上的医院,以及一些大型连锁药店购买到该产品。”

“价格是,每剂2000元!”

“不过,由于全国近视人数众多,而天目滴眼剂的产能有限,建议大家还是不要一窝蜂抢购,可以错开最初的高峰期,等销量平稳之后,再自行去购买使用。”

“这里也再次提醒大家,天目滴眼剂药效是很好,也没有后遗症,但还是希望大家平时注意用眼习惯,保护好自己的双眼。”

“毕竟,两千块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苏总说了,不希望大家成为天目滴眼剂的回头客。”

听到聂宏武所说的价格,许多网友纷纷欢呼起来。

要知道,激光矫正手术的价格,通常在五千到两万之间,按照其中风险和后遗症较小的手术来算,价格一般是两万块。

这价格是天目滴眼剂的十倍!

而各方面都远远无法和天目滴眼剂相比,可见其多么实惠。

况且,近视患者一般佩戴的眼镜,少则四五百,稍高一些的都得七八百,一般两三年换一次,总的花费也比天目滴眼剂高得多。

更别提戴眼镜有多不方便了。

可以说,激光手术和戴眼镜这两种近视矫正方案,无论从成本上,还是效果与便捷程度上来看,都远远不如使用天目滴眼剂。

网友们自然知道如何选择。

看了看密密麻麻的弹幕后,苏信随手关掉直播间。

可就在这时。

一个弹窗消息跳了出来。

上面的一行文字将他的目光猛然攥住

锦华市突发7.2级地震!

7.2级地震,已经属于强震级别,会对地面和建筑物造成严重的震动和破坏,对人员造成重大伤亡,对经济造成极大损失。

如果发生在城市,可能会导致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受到影响,例如道路、桥梁、电线、通信等,这会为后续的施救工作带来一系列的麻烦,也让震区灾民难以生存。

除此之外,还可能导致火灾、山体滑坡、洪水等次生灾害,可能会进一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会阻碍施救工作。

总的来说,只要发生7.2级地震,对人类就是一场重大灾难。

苏信面色凝重。

点开消息仔细看了起来。

他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就经历过一次地震,不过不是在震区中心。

是隔壁城市发生5.6级地震,他的家乡只是比较轻微的余震。

可即便如此,当时正在上学的他,也能清晰感受到整栋教学楼的震动,那时学校所有人都匆匆跑出大楼,到操场上躲避。

苏信清楚地记得

大家脸上都残留着恐慌。

哪怕是一向满脸威严的班主任,在那样的天地之威面前也是一脸后怕与不安。

事后他才知道,大家一起逃出大楼的时候发生了踩踏事件,一名初三学长因此而死,另外还有十几名学生因此而受伤。

那也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天地之威,至今记忆犹深。

那还只是5.6级地震。

而他所感受到的只是余震。

他简直难以想象,7.2级地震又会给锦华市带来多大的灾难。

首节上一节85/2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