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从万倍神速开始 第43节

再加上苏信本身所具备的知名度和传奇度。

对于苏信在如此隆重的发布会上宣布的新技术,没有谁敢小觑。

70.第70章 恒德时代的震动

恒德时代,作为全球规模最大,也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动力电池行业霸主,他们在动力电池的研发上每年都会投入海量的资金,也十分关注电池行业的动态。

在天启科技发布会刚开始,苏信宣布研发出了固态电池的时候,就有人向上级汇报了这个消息,并很快引起了高层的重视。

短短五分钟,这个消息就惊动了恒德时代的所有高层。

包括董事长曾大群在内的所有高管第一时间召开了视频会议,一边继续关注天启科技的发布会,一边议论固态电池技术的真实性,同时商量应对策略。

当他们看完苏信展示的测试视频后,几位高层全都沉默了。

雷神电池的各项数据,和几大顶级车企实验推算出的固态电池数据相差不大,倒是没什么意外的。

最关键的是,苏信后面放出的测试视频里,雷神电池的容量,体积,重量,安全性,高低温耐性,确实将这些数据完美实现了。

这说明,苏信所说的固态电池技术,确实是真实的!

这也代表着,作为全球首款固态电池,雷神电池的横空出世,将碾压其他的一切动力电池,也让他们这几年花费巨大代价研发的半固态电池彻底打了水漂。

这种损失,对恒德时代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最重要的是,别看市面上都在吹嘘固态电池多久以后能量产,普通人也以为固态电池离大家不远,可实际上,只有他们这些资深业内人士才知道,现在各大顶级车企的研究目标还只是半固态电池。

这是液态到固态之间的过渡阶段,距离真正的固态电池还有一个还有一个等级的差距。

他们连半固态都没研究成熟,结果天启科技直接拿出了全固态电池,这简直让他们感到绝望。

哪怕天启科技的技术永远原地踏步,他们也得花费三五年,斥巨资不断研究,才有可能追得上。

这还只是追赶上。

还要考虑三五年期间,天启科技的市场占有率,成本控制,供应商管理,销售渠道,体量规模等等恐怕早已发展到全球顶尖,种种优势综合起来,即便他们几年后研发出新产品,也没有任何竞争力。

更何况,这还是天启科技的技术一直原地踏步的前提下。

可天启会原地踏步吗?

不可能!

有着苏信的存在,天启科技不仅不会止步不前,反而会保持无比可怕的研究速度,技术不断提升,让所有人看不到竞争的希望。

这才是让恒德时代各位高管真正感到绝望的地方。

曾大群沙哑着嗓子说道:

“各位,天启科技的固态电池技术基本能确认是真的了,既然无法逃避,那我们就得想办法去应对。”

“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视频画面中,其余几位高管均是面色凝重,沉默思索着。

这时,其中一人说道:

“我觉得各位也不用太悲观,毕竟,苏信的固态电池就算真的能量产,产量必然也不高,再加上初期的成本差距,最多也只能抢占小部分中高端市场,短时间内不可能挤压掉我们所有生存空间。”

“所以,我们可以错位竞争,先降价,在低端市场上努力生存下来,同时砍掉目前所有研发项目,集中所有研发力量,找出一条合适的新赛道,寻找弯道超车的机会。”

“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了。”

另一名高管眼神一亮,点头道:“没错,差点忘记了,苏信毕竟是刚入局新能源电池行业,虽然他现在很可能已经有工厂了,但产量一定不会高到哪里去。”

“只要它的产量不高,短时间对我们就没有太大的威胁。”

“哪怕他之后的产量迅速提升,不断抢占市场,也是先将其他厂家先打死,不会那么快轮到我们。”

“或者说,只要苏信没法占领所有市场,那这偌大的汽车市场上,总会有我们的生存空间。”

“能生存,就有机会反击。”

“虽然这话有些打击士气,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现在确实落后了,只能先谋生存,再求发展。”

这一番话,让另外几位高管心中镇定了许多。

一开始他们都被突然出现的固态电池技术震惊得大脑都有些转不过来了,现在仔细想想,情况确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危急。

毕竟,苏信的技术再先进,可产量不够的情况下,最多也就抢占极少一部分的市场。

而剩下九成九的市场,还是由其他厂家占据。

并且。

任何产品,最重要的是价格。

固态电池作为新技术产品,价格必然远远高于他们的产品,这就给了他们错位竞争的机会。

恒德时代身为当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动力电池厂商,短时间内根本不会有太大的生存危机。

只要及时调整研发方向,调整运营战略,还是很有可能保住相当大一部分市场的。

几位高层商讨应对策略的时候,直播画面中,苏信身后的大屏幕上终于放完了所有测试视频。

只见苏信重新走回主持台中间,举起话筒,自信地说道:

“相信大家都看到雷神电池的各项测试数据了,接下来,应该是许多人最关心的一个数据……”

“价格。”

苏信再次按动遥控器。

画面切换,大屏幕上显示出友商几款液态锂电池的价格数字,最下面则是雷神电池,只是后面的价格数字用了四个问号来表示。

“如果是业内人士,应该对各个动力电池厂商的电池供应价格有大概的了解,我这里简单提几个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

“比如,某迪的卡片电池,供应报价是每度电620元左右。”

“比如,某时代的第二代CPT技术的三元锂电池,供应报价是每度电700元左右。”

“还有其他几大厂商,电池价格也都差不多在这个区间。”

“至于雷神电池的价格……”

“众所周知,一项新技术上市,它的生产线需要重新改造,工艺流程需要重新制定,良品率也会非常低,供应链成本也很难控制,再加上庞大的研发成本,这些因素全部叠加在一起,都会大大提升新技术的生产成本。”

“所以,大家觉得雷神电池的供应价格会是多少?”

说到最后,苏信卖了个关子,笑着看向现场的众人。

71.第71章 这是扰乱市场

现场的人们纷纷踊跃猜测。

直播间的网友也疯狂刷弹幕。

恒德时代的几位高管也被苏信的话吸引了注意力,开始猜测雷神电池的供应价格。

“以我们的成熟生产线,加上大量订单压低供应链成本,还有优秀的良品率,最终纯粹的生产成本也接近每度电500元了。”

“再考虑到,我们要收回巨大的研发投入,又要保证适当的利润用于后续研发,还要保证足够的利润用于股东分红,给出好看的财报,供应价格压到每度电700元已经差不多是极限了。”

“依我看,固态电池这种新技术的量产,光是生产成本起码都得每度电800元左右,如果考虑前期的研发投入和后期的再研发,以及足够的利润用于扩张,他们的定价起码要达到1000元以上才行。”

“这样的价格,比我们贵了将近一半,按照一辆纯电车60度电来计算,光是电池这一项的成本就比我们贵了18000元。”

另一位高管也开口道:

“可不止贵这么一点。”

“你别忘了,固态电池是新技术,给人们的基本印象就是超长续航,所以,苏信想要让固态电池一炮而红,必定会打着长续航的噱头,将续航里程安排到一千公里以上,不然人们第一印象就会觉得,所谓的固态电池也不过如此。”

“按照目前市面上比较优秀的电耗控制系统来计算,一千公里的续航,起码需要130度的大电池,而它的成本是130000元,比我们可要贵了近四万元。”

“这样的价格差距,足以让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没错,一切的销量或需求,最终都是要看价格的,如果价格太高,再好的东西也没人要。”

“反之,只要价格合适,哪怕不是最尖端的技术,也能占领市场。”

见现场反应热烈,直播间弹幕上也在激烈讨论,苏信笑了笑。

“看来大家确实对价格问题比较关心,那我也不多卖关子了,大家请看大屏幕。”

苏信说着,往主持台一侧让开,同时按下手中的遥控器。

大屏幕上,只见雷神电池四个字后面的问号慢慢变得模糊,字体慢慢淡化,直至消失。

下一刻。

原本四个问号的位置陡然浮现出几个闪亮的数字。

看到这串数字,全场瞬间都惊得呆住了。

苏信笑道:“大家没有看错,雷神固态动力电池的供应价格是,每度电800元!”

“这个价格,比目前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贵了不到三成,比三元锂电池只贵了一成多。”

“在此,我正式宣布,雷神电池即日起正式量产,欢迎国内外所有汽车厂商前来洽谈合作。”

场上爆发出轰然的议论声。

直播间弹幕又疯狂刷了起来。

广大网友们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从这个价格也能看得出来,只比三元锂电池贵一成,体现在终端市场上,肯定也不会贵多少,这就让不少人有了想法。

尤其是那些中产,买车预算在30万左右的潜在客户。

本来之前听到苏信的说法,他们还以为雷神电池的市场定位会很高,他们要么增加许多预算才够得着,要么只能放弃。

可现在。

雷神电池只比三元锂电池贵一成,那么对他们来说也不算什么压力,毕竟,现在市场上搭载三元锂电池的新能源车也不算太贵,三十万基本能买到性能不错的了。

恒德时代的几位高管,此时也全都懵住了。

其中一人惊呼道:

“这怎么可能?刚研发出的固态电池技术,刚投入量产,他怎么可能做到800元的供应价格?”

“他该不会是打算亏本以低价抢占市场吧?可这根本没必要啊!”

“雷神电池就算量产,刚开始产量也不会有多高,哪怕定价1000元以上,估计都供不应求,光是中高端市场就够他们慢慢吃了,又何必自降利润?这是疯了吗?”

“他这完全是在扰乱市场!”

“这是不正当竞争!”

这时,曾大群深吸一口气,脸色难看地说道:

“我们刚刚讨论定价的时候,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其余几人纷纷安静下来,只听曾大群继续说道:

“那就是研发成本。”

首节上一节43/2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