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明很强,就是科技树有点歪 第144节

“你这是怎么做到的?”

“超导材料,翼飞不是没有研究过吗?”

吃了药。

老张的血压也缓了下来,看着陈易不可置信的道。

“没什么,之前不是让你帮忙找了一下可控核聚变的资料,准备搞个能源反应堆塞无人机。”

“常温超导材料,这算是研究途中的副产品吧,可控核聚变的前置技术。”

陈易神情认真的解释。

“距离我跟你说研究可控核聚变,貌似,只过去不到10天吧”老张神情幽幽,语气也幽幽的说道。

“是啊。”

“这玩意挺难研究的,超出一般材料的极限。”

“因为刚开始还要保密,足足花费了我一个星期的时间才研究出来。”

陈易摊了摊手,神情感慨道。

“艹!”

这下子,老张彻底自闭了,扭过头不再接话。

这时,旁边一直没怎么说话。

看上去比老张年轻十来岁,但头发还算浓密的中年学者。

看着陈易神情慎重,小心的问:“陈先生,这个.常温超导材料的临界性能是多少?”

“同样搞战略级激光武器研究的,但偏向于材料方面。”

不等陈易询问,自闭的老张回过头来解释。

“这个就还不错。”

陈易也没隐瞒:“临界电流13.3KA/mm^2,临界温度47.8摄氏度,临界磁场精准的数值没测出来,但在16.2特斯拉以上。”

“呼!”

中年学者猛地喘了口气。

眼里的光一下子就失去了。

脚步颤抖走到旁边找了个位置坐下,然后整个人陷入了沉思状态。

“老王,咱们都是凡人,别跟这种变态比较。”

“下次过来,记得带点降压药就行了。”

老张看到中年学者的这副模样,摇了摇头。

得,又一个被打击到了。

没有二十分钟的功夫,恢复不了了。

“这些激光武器都是船上用,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安慰老王被打击到的心灵,老张把目光看向陈易。

“这你还问我?”

“听到船用,六十多岁都敢坐战机,跑的比谁都快。”

陈易有些无语。

他不信,王川福跟他都能想到的事情,那些专业级的智囊团会想不到。

“我知道,跟你知道,不一样。”老张理所当然的回答。

“航母出太平洋,过大西洋。”

陈易也懒得深究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说完补上一句:“这是毕亚迪老总给了我提示。”

“你小子,还是这么排斥。”

听到陈易后面补上的话,老张无奈的摇头:“走了,晚点有人过来把这东西运走,你小子等消息吧。”

说着,老张招呼着虽然还有点沮丧,但已经恢复大半斗志的中年学者,还有已经沉浸于研究的中年强者,准备先离开。

“等等。”

陈易呼喊一声,对老张说道:“给我弄20公斤氚,有了常温超导材料,我准备搞定了磁约束方案,先撸个氘氚堆看看。”

“20公斤氚?”

老张脚步停住了,回过头愣愣看着陈易:“你当这是大白菜吗?”

“放心,我自己买。”

“一克3万刀勒,一公斤3000万,不差这点钱。”

“没有,不用你买,你想买也拿不出来。”

“这玩意,全国反应堆年产量估计也就十多二十公斤。”

“全给了你,其他研究机构都不用干活了。”

老张无语的摇头:“我回去跟你申请一下,20公斤别想了,给你免费挤个几公斤估计还行。”

ps:抱歉,更新晚了点,今天11000字,读者老爷们,求个月票。

第120章 注意激光惯性约束,点燃氘氚聚变!

“几公斤”

陈易想了想:“这也行,这次氘氚堆主要就是试验磁约束的情况,几公斤也够了。”

“够就行。”

老张点点头,接着似乎想到什么,提醒道:“最近给你的文件,要记得看。”

“对面的激光武器技术突破了,要注意他们的可控核聚变发展情况。”

“技术发展不是一项单一项,而是一环套一环,这环突破了就有可能引起其他环的技术更新。”

“激光.可控核聚变?”

陈易神情一怔,问道:“激光惯性约束系统?”

“对,激光惯性约束。”

“你这边的激光器突破,沪都的神光IV更新设备之后,使用新的激光器进行打靶,成功实现了氘氚靶丸的聚变点火。”

“只是,靶丸的制造成本,氚自持,氘氚反应的中子辐照还是难解决。”

“现在神光IV准备跳过氘氚聚变,改进靶丸的激光吸收率,提升激光的功率,尝试氘氦聚变。”

“你给EAST核聚变项目组的氦3元素,现在大部分都转到神光IV”

“如果氘氦靶丸点火成功,惯性约束就大有可为,实用性和商业化的成功率会无限提升。”

张教授大概说了一下惯性约束最近的发展情况,然后带中年强者两人离开基地。

相比较媒体宣传的比较多,国际合作最多,被民众熟悉的磁约束核聚变装置。

可控核聚变,在理论层面还有另一种实现方式。

那就是上个世纪老大哥的科学家巴索夫,还有王淦昌院士,两人分别提出来的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即模仿氢男孩的点火模式。

通过激光照射靶丸,将靶丸内的燃料进行压缩,直至压缩到极高温和极高压的状态,发生聚变反应。

众所周知,氢男孩是一个连体双胞胎。

外表看上去是氢男孩,但其实还有一颗配套的小男孩。

爆炸流程就是先通过配套小男孩的爆炸,点燃氢的聚变层,从而实现氢男孩的爆炸。

具体过程不是借助小男孩爆炸产生的数亿摄氏度高温。

而是借助小男孩爆炸产生的X射线,通过X射线对氢燃料进行大力出奇迹的照射压缩,最终把氢男孩点燃爆炸。

毕竟,X射线是光,光跑的比一切物质都快。

只有借助X射线,氢男孩才能在被小男孩炸飞之前被点燃。

至于要怎么样的设计,怎么样的构型,才能让小男孩爆炸的纳秒级时间里,完成对氢燃料的照射点燃。

这就是世界第一级的绝密,只有五个管理员掌握。

据说第一种构型是对面最先搞出来。

之后,老大哥通过燕子获取一点资料撸了出来。

代英通过血脉里的香火情,在对面的援助之下掌握。

接着,国内在于院士和一群外界早就死了,一辈子隐姓埋名的大佬努力下,又用手摇计算机撸出来另一种构型。

法西兰一看,怎么全都有了,就我家还没有,心里急的不行。

一急就容易出乱,导致在一次访问时,不小心就把全套核反应堆的资料丢国内了,最后只找回来几张不一样的纸,回去修行几年也撸出来了。

当然,以上都是传闻。

第一绝密的资料,五个管理员的立身根基,外界不可能知道具体的细节。

但这个构型很绝密,很难搞,却是一顶一的事实。

因为三哥用小男孩撸了几十年,都快撸的冒火了,这也不见撸出半根毛。

激光惯性约束,通过激光压缩甚至通过激光产生X射线压缩,这跟氢男孩的点火构型几乎一体两面。

如此特殊的情况,导致惯性聚变的项目就没有进行国际合作,而是由各国单独进行研究。

论关注度和知名度,激光惯性约束聚变,或许比不上磁约束路线的托卡马克装置和仿星器装置。

但作为一个既能研究可控核聚变,又能探究深层次的聚变机制,提升氢男孩威力和氢男孩小型化的项目。

各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起磁约束装置的投入只多不少。

“激光惯性约束,这玩意,这些年一直都是对面在领跑。”

“国内的神光IV已经完成聚变点火,对面肯定也完成了。”

“估摸着就是靶丸成本,氘氚聚变的难题,无法商用化”

陈易回想之前看到的一部分内部资料,算是明白,科技是一个整体,牵一发动全身的意思。

“算了。”

“全面战略这种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考虑。”

“我还是撸自己的氘氚堆,点个火,实际验证磁约束的改进方案。”

“对面再牛逼,这也不可能比得上挂逼。”

陈易想了一会儿,干脆也不理会。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敌人要进步,自己也拦不了。

首节上一节144/29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