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凉的差不多了。
回到公司。
唐锐就把员工都召集回来。
都跟着沈霍伊的团队,学习了半个多月了,也该回来干活了。
等到所有人都回到公司。
唐锐召开了会议。
“咱们公司的上一个无人机项目,已经彻底完成了。
前段时间,咱们还得到了大毛的苏-47和沈霍伊的前掠翼验证机技术。
大家对于前掠翼技术,应该也有了充分的了解。
那么咱们公司接下来的项目,就是制造一款前掠翼战斗机。”
唐锐对着所有人说道。
“唐总,我不是反对您的项目,我只是想问一下,关于前掠翼战斗机的重大难点,您是否有了解决方案?”
冯元兴第一个开口。
他很急。
工作做的好好的,公司也很不错,老板也能扛得住他的debuff。
他都快把公司当家了。
结果,这才多久,老板就要往前掠翼这个深坑里跳,他能不急嘛。
“技术问题你不需要考虑,你们需要研究的是设计问题。
我初步计划,咱们的前掠翼战斗机,按照六代机的标准去研发。
机体的大概样式,就是这样。”
唐锐把白帝的海报,打开放在会议室的桌子上。
大家在看到白帝战机的海报之后,都傻眼了。
难道老板疯了?
这玩意也是他们能研究的。
“老板,这不是科幻ip吗?”
“对,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是让梦想照进现实。”
第一百二十一章 你们又抄袭好莱坞电影
“老板,咱们真的要研发这个?”
冯元兴再次开口问道。
“没错,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你们第一个任务,就是设计气动力外形。
记得歼-18的垂直起降系统吗?这个功能咱们的白帝也要有。”
唐锐布置完任务后,就不管他们了。
爱咋想就咋想。
只要老老实实的干活就行了。
回到办公室。
唐锐靠在老板椅上,看着智能眼镜屏幕,显示的白帝空天战机模型,陷入沉思。
研制白帝,不是他心血来潮,想一出是一出。
早在他跟大毛换苏-47金雕的时候,就有了这个想法。
后来沈霍伊还来了一拨助攻。
给了他一架前掠翼验证机和全套研发资料。
如果说他只想要研发前掠翼战斗机,不是吹牛,给他两个月,就能完成。
但有啥用呢?
就算搞出前掠翼战斗机,空军需要吗?
而且他要是真的搞出来一架,上面都要疯。
你是嫌家里五代机不够多是不是。
歼-0不说,歼-18刚刚研发出来,还是他帮忙研发的。
家里还有歼-31,这个是没有列装的。
他再搞一个。
好家伙。
那就真热闹了。
全球所有国家的五代机加起来,都没有国内的五代机型号多。
战斗机这东西,不是型号越多越好。
航空工业比拼的是体系,不是单独某一种做到顶尖就可以。
在这方面,小日子就是典型。
而且就算你造出来一架战斗机,也不是那么容易列装的。
要考虑地勤人员。
还有维护保养的成本。
否则的话,一个场站配十种型号的战斗机,飞行员没事,地勤先疯了。
扯远了。
唐锐看着屏幕上的模型发呆,是他在思考材料问题。
技术问题。
他都不带考虑的。
除非是光量子信息捕捉设备那样,连科学理论都没有的技术。
剩下的技术,随便推导一下,就能拿出来。
甚至,就连光量子信息捕捉技术,都能慢慢逆向,一点点的研究。
但唯独材料问题,让他很蛋疼。
这东西不讲理。
也不讲科学。
反而特么的讲玄学。
唐锐现在能够用系统强化机体材料,也可以把机体材料拿出来进行分析。
但问题是。
分析出机体的材料成分后,也没鸟用。
制造不出来。
材料这个东西,不是制定了它的成分,就能制造出来的。
这些材料的添加顺序。
炼制的时候需要多少度的高温,持续多长时间,压力是多少。
然后热处理要怎么搞。
全部都是问题。
只给你材料的成分,有屁用。
说句不好听的,在炼制的过程中,温度提高度,时间延长秒。
那么炼制出来的材料,就不是同一种材料。
性能参数都有可能天差地别。
越想越难受。
“小艺,把最近一年发表的ci一区,跟耐高温材料有关的论文,都显示出来。”
“好的,正在搜索……”
唰!
唐锐眼前,出现了一条长长的目录。
上面都是这一年来,各国科学家发表的跟耐高温材料有关的论文。
“按照引用数据,从高到底进行排序。”
“好的。”
唐锐从第一篇论文开始看。
想要找找灵感。
同时也了解一下,目前材料学方面的最新成果。
转眼间。
两个小时过去了。
唐锐在快速浏览完一篇论文后,就摘下眼镜,不再看论文。
没啥意义。
这些发表出来的论文,只有科研价值。
大部分都只能在实验室制造。
根本无法量产。
不过他看了这么多论文,也不是白看的。
还真让他找到灵感了。
石墨烯。
这种材料大家都听过,不管是从自媒体,还是从杂志上,大家肯定都看到过相关的报道。
未来的材料之王。
用途非常广泛。
每年材料学的毕业生,写的跟石墨烯有关的论文,没有十万篇,也有八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