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漫大千 第246节

至于被严令要求回来的司马尚,他可一直都是李牧的副将,赵王害了李牧之后,竟然还想让司马尚给他卖命,这怎么可能呢?

司马尚的确听从王命,不计代价杀出了燕国,但是他却没有南下驰援邯郸,而是率领残军一路北上,回到了他们守卫了十多年的云中九原。

赵国之亡已在旦夕。

那么此时此刻,其他五国有没有兔死狐悲、同仇敌忾之意,试图再次联合伐秦呢?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还真没几家有这心情。

燕国那边被司马尚不计代价的一番冲杀,损失惨重,听说赵国要亡了,高兴还来不及呢!

至于韩魏,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庆幸和害怕,至于反抗?

想多了,他们哪有那个胆子。

齐国在重新复国之后就一贯佛系,毕竟实力有限,所以啥也不争。

至于最有可能做出反应的楚国,他们国内的政局现在非常不稳。

这还要说回几年前楚国的那一场大变故。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他也正是昌平君和现任楚王的父亲。

然后时任楚国令尹的春申君黄歇在前往楚王宫奔丧的路上,被国舅李园率部埋伏杀害,随后李园还杀光了黄歇全家。

然后因为继位的新任楚王是李园妹妹李环的儿子,李园一下子就登上了楚国的权力巅峰,成为了新的令尹。

只不过,在战国七雄中,楚国是分封制积弊最重的国家。

从地图上看,全盛时期的楚国面积甚至占到了七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还多,但是因为大大小小的贵族封君难以统一协调,所以楚国能发挥出多少实力,其实全看楚王和令尹的个人能力。

比如春申君时期,他虽然也不足以完全捏合楚国的实力,但是至少能以他“战国四公子”的名望,让所有封君都卖他面子。

但是换成如今的李园?

那是谁?

不过是一个依靠妹妹上位的家伙罢了,还想号令他们这些真正的楚国贵族?

一没能力,二没威望,李园的这个令尹也就能在国都附近威风一下,如今的楚国可谓是一片散沙。

天下局势如此顺利,秦国自然不会错失机会。

在赵国国相郭开的帮助下,一天晚上邯郸城门洞开,秦军入城,赵王迁被俘,赵国灭亡。

那一夜赵王宫失火,似乎被人取走了什么东西。

而后王翦留下十万大军镇守赵国中枢,然后率部北上,将赵国北方的代地、雁门等地一一收服,秦国版图几乎扩张了一半还多。

即便如此,其他五国依然没有发声。

于是在经过了短暂的休养生息之后,秦军再次出动。

这一次是杨端和的重甲军,他们从南阳一路向东,开始继续蚕食韩、魏、楚三国的土地。

出动兵马不多,但是成果不菲,韩魏的国土几乎被削减到了极致。

又一年后。

秦王调蒙武前往赵国坐镇,王翦率军南下与杨端和两面夹击,先后覆灭了韩、魏两国。

韩国大将军姬无夜战死,白甲军统领血衣侯失踪,韩王安并一众韩国宗室成员被俘,不过看在韩非的面子上,他们都被送往了咸阳修养。

魏国那边也是大同小异,大梁城破之前,典庆等披甲门人都已经在铁血盟的安排分批撤离。

相似的是,韩、魏两国的王宫也曾发生大火,原因不明。

转眼间,昔日分自晋国的三家都已覆灭,七国已失其三,燕、齐又素来与秦国交好,这一下子,楚国令尹李园急了。

要不怎么说李园这人除了一点阴谋诡计之外,一点能力都没有呢?

哪怕是赵国的著名奸臣的郭开,人家虽然背叛了赵国,但是至少看得清局势,投靠秦国时那叫一个坚决。

但是李园就不行了,事到如今,他还以为单凭楚国之力就能挡住秦国,让他继续当这个令尹呢!

于是,他放下了自己平日里的高傲,低声下气地找来了项燕。

项氏一族是楚国实力数一数二的大封君,麾下的四大军团是楚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在被李园许诺以武安君的封号之后,项燕接下了抵御秦军的任务。

虽说武安君在白起之后被很多人看作一个不详的封号,但是项燕却并没有这个顾虑。

因为在楚国如今的政体之下,即便是楚王,也不可能对他玩兔死狗烹那一套。他们这些大贵族大封君可不是区区一杯毒酒就能赐死的。

第364章 大一统

韩魏赵三国皆灭之后,秦国的版图已经正式包围了楚国的西北两面。

这一次攻楚,秦国同样也是两路出击。

杨端和率领重甲军从西面直插巨阳,而王翦则率部从北方魏国旧地南下城父。

此时此刻,摆在项燕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楚国虽然地大,但是也没有与秦国两路僵持的资本,他们只能选择暂时拖住其中一路秦军,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或者重创另一支的秦军,如此一来才能解楚国之围。

现在他面临的选择就是,王翦与杨端和,穿甲兵和重甲兵,谁才是他们的突破口?

项氏一族麾下四大军团的军团长,以及客卿范增齐聚在项燕的军帐之中,商讨对策。

“大帅,这两支秦军虽然都是精锐,但是相较而言,穿甲兵强在进攻,而重甲兵更擅长防守。我们如果想要快速击溃其中一路的话,我觉得还是选择穿甲兵为好。”

腾龙军团的将领龙正说道。

“不错,而且如果要抵御穿甲兵的进攻,那我们的损失也会大得多。”

影虎军团的季布表示赞同。

毕竟四大军团中,影虎和雷豹善守,腾龙与猎鹰擅攻,这一次防守秦军的任务肯定得有他们来接下,他可不想去硬接穿甲兵的利箭。

猎鹰军团和雷豹军团的将领纷纷点头,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只有范增略显迟疑:“可是穿甲兵的将领王翦,可是在赵国跟李牧僵持了一年多的人啊,这样的人会被我们快速击溃吗?”

“嗨,那不是因为李牧一直在守城的原因嘛!”

季布拍了拍范增的肩膀,“再说了,大帅也是武安君,难道会比李牧差吗?”

这话说出来,范增就没办法接了。

他总不能直接说项燕不如李牧吧?

质疑的声音既然已经被摆平,项燕很快就做出了决策,由季布和英布两人分别率领影虎和雷豹两大军团前往巨阳,挡住杨端和重甲军的进攻。

而他亲自率领腾龙和猎鹰两大军团,北上击溃王翦。

虽然他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很多时候现实会很残酷。

影虎和雷豹的两大军团虽然伤亡不浅,但好歹算是挡住了杨端和的脚步,完成了项燕给分配的战略目标。可是妄图一口气击溃王翦的项燕却遇到了大麻烦。

我们之前就说过,王翦身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稳。

他没有打过多少以少胜多的奇迹战役,但是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却也从来没有输过。

在罗网的情报支撑下,王翦很快就洞悉了项燕的谋划,做出了专门的布置。

这使得项燕不但没有如愿快速击溃王翦,反而是因为自己的急功近利吃了不小的亏。

而当他反应过来之后,却发现攻守之势逆转,明明是来进攻的王翦反倒谨守城门,而逼的他们不得不主动发起攻城战。

可是在王翦的守卫下,项燕又能打出多少战果?

于是西、北两面的战局不约而同地全都陷入到了僵持之中。

这是秦国愿意看到的局面,因为他们能耗得起。

但是对于项燕来说,他可支撑不起这样的消耗。

于是在反复进攻无果之后,项燕决定更换目标,王翦这块骨头太硬太难啃了,他决定去找杨端和试试。

这一试,就试出了问题。

王翦那是随你想打就打想撤就撤的人吗?

就在项燕调兵遣将,准备去西边的时候,王翦伺机起兵追击,突袭楚军。楚军在猝不及防之下仓促应战,结果大败。

这还不算完,王翦率军一路追击,直到蕲县之南,硬生生杀掉了项燕,将腾龙和猎鹰两大军团彻底打崩,然后施施然向着楚都寿春而去。

项燕这一败过于突然,明明前几天还在僵持,甚至楚军还占据着主动,可是一夜之间就发生了改天换地般的变化。

寿春告急,李园急令在巨阳防守的影虎和雷豹两大军团回援。

可是他们的回归却也同样带来了西线的重甲军。

王翦与杨端和成功在寿春城下会师,楚国危在旦夕。

这个时候,秦国的右相昌平君坐不住了。

虽然生在秦国,长在秦国,仕在秦国,身为秦国的封君,但是昌平君却从骨子里认为自己是一个楚人。

因为他是楚考烈王的儿子!

可是他虽然贵为秦国右相,但是如今身在千里之外的咸阳,手里又没有兵权,他还能为楚国做些什么呢?

答案是什么都做不了。

因为就在他刚刚打开相府大门准备出去活动一下的时候,就看到盖聂率领罗网的人站在门口。

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

昌平君忽然身体一软,摔倒在地。

第二天就传来了昌平君、昌文君两兄弟同时卧病在床,不能见客的消息。

远程援助被卡死,那么身处包夹之中的寿春自然也难逃陷落。

一个月之后,楚王被擒,楚国宗室除少量人逃脱之外,悉数被送往咸阳。

这个时候,齐王建主动发出国书,想要亲自前往咸阳朝见秦王。

对于这种主动归顺的事情,嬴政自然很是高兴,可是如此一来,燕国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战国七雄,其中四国已灭,一国主动投降,就只有燕国还没什么表示,这啥意思?

还要劳烦秦军亲自来打吗?

于是,在雁春君的劝说下,燕国也向秦国发出了愿意投降的国书。

灭四国,威服两国,如今这七国的土地在名义上已经尽归与秦。

分裂散乱数百年的乱世即将终结,一个新的大一统的时代就要开启。

而已经集齐了其他六国盒子的水千幻也以东皇太一的身份再一次来到秦王宫。

“恭喜陛下,横扫六合,一统八荒。”

“东皇阁下。”

“只是不知陛下可还记得这天下之大,远不止赤县神州之内这七国土地?”

“寡人当然没有忘记!”

首节上一节246/2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