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920节

“这不可能,或者说有可能写出这篇论文的人这世界上只有7个,其中还包括我,”斯蒂芬教授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发我邮箱吧。”

他的助理点头说道。

“好的教授。”

Arxiv上的论文,斯蒂芬其实是根本不抱任何希望的。

X-0172细菌的第一手资料基本上都在月宫号上,其他学者想做这方面的研究,首先得想办法拿到标本。

然而目前送到地球上的灭活标本不到十二个,只有一些大型研究机构才可能有,而能够接触到这些标本的人,怎么也不可能是那种只满足于Arxiv的学者。

当然了,虽然知道从Arxiv上挖掘到有价值的论文的概率几乎为零,但这并不妨碍他瞧瞧论文作者究竟写了些什么。

毕竟,哪怕权当是开拓研究思路,也是相当不错的。

打开了论文,斯蒂芬教授的视线在屏幕上漫不经心地扫了起来,然而就在他一目十行地看到了第三页的时候,嘴里忽然发出了一声轻咦。

眉梢渐渐染上了一丝认真,他将论文重新翻回绪论的部分,再一次认真看了起来。

“这写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是怎么写出来的?”

嘴里碎碎的念叨了一句,他越是往下看去,心中便越是诧异。

眼中不断变幻着怀疑、惊讶、嗤之以鼻、难以置信的色彩,以及最后所有的念头都化作了深深的震撼。

猛地将论文再次翻到了开头的部分,斯蒂芬教授现在只想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这篇论文究竟是谁写的!

然而,当他看到作者名字的一瞬间,却是忽然愣住了。

“Z……?”

啥玩意儿?

第811章 类氨基酸衍生物

次日。

依旧是天宫号的实验舱内。

站在众研究员的面前,顶着黑眼圈的斯蒂芬教授轻轻咳嗽了一声,扬起了手中打印出来的论文,用没有多少精神的声音继续说道。

“相信诸位已经看完了……我就不对论文中的内容进行重复了,只是出于满足我个人的好奇心,我还是忍不住想问一句,这位Z博士究竟是谁?”

看着面前一脸懵逼、无动于衷的六个人,斯蒂芬教授用笃定地声音补充了一句说道。

“别不好意思,这位Z博士肯定在我们七个人之中……不对,是六个人,我知道我自己肯定不是。伊恩,老伙计,是你吗?”

面对着老朋友的询问,伊恩看了眼手中的论文,一脸懵逼摇了摇头,“当然不是,如果是我,我为什么要用化名?说不好这可是诺贝尔奖级的发现,有人会嫌弃自己的荣誉太多吗?”

X-0172细菌入侵算是全球性的生态系统危机了,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毫无疑问算得上是对全人类的贡献。能不能评上诺贝尔奖不好说,毕竟还有那么多在排队的,但被诺贝尔奖提名的资格肯定是有了的。

莱斯利教授看了站在自己旁边的赵舒轩教授一眼,发现他也在看着自己。

“Z……好像是你姓氏的首字母?”

“别猜了,”赵教授摇了摇头,“不是我……是我干嘛匿名。”

这种论文不说抢着把自己名字挂一作上也就算了,还主动把名字给藏起来,实在是让人搞不懂这家伙是怎么想的。

实验舱内的七个人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了半天,也没瞪出个所以然来。

最终,伊恩教授耸了耸肩,做了个无奈的表情。

“好吧……看来Z博士不在这里,我相信做出了这样的研究成果,诸位肯定不会瞒着不说。”

“这太荒谬了,”莱斯利教授推了下眼镜,用不敢相信的声音喃喃自语道,“没有接触过X-0172细菌的样品,他究竟是怎么研究出来阻断X-0172细菌生成芽孢的方法的?”

实验舱里陷入了沉默。

很显然,在困惑着这个问题的,不只是莱斯利教授一个人。

“虽然这听起来很荒谬,但我觉得我们可以照着这位Z博士提供的方法试一试……反正我们原本打算采用的研究思路,不就是想办法找到阻止X-0172细菌产生芽孢吗?”将手中的论文再次细读了一遍怕,伊恩教授耸了下肩,看向实验舱内的其他研究员说道,“正好这位Z博士和我们想到一块去了。”

赵舒轩推了下眼镜,点头说道,“我觉得OK。”

莱斯利教授也点了下头:“我没意见。”

靠在舷窗边上的斯蒂芬教授轻咳了声:“我原本就是这么打算的。”

伊恩教授打了个响指。

“4个人赞成,票数过半……那就这么办好了。”

……

一般来说,重复实验的难度,要比第一次进行实验困难的多。

现代生物学中很多前沿领域的研究,不少重大的发现都是建立在许多种巧合之下才能实现的,甚至于就算订购的是同一套试剂,用的是从同一个厂家出厂的设备,在不同的时间做实验,都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再加上现在修图技术越来越强大,以前想造个假还得先练好素描,现在就连本科生都会熟练使用修图工具,造假成本越来越低且越来越难以识别。

因此,实验能否重复,在生物学中已经成为了一项可以用来衡量研究价值的重要指标。

出于情理上,斯蒂芬教授当然是相信,这位Z博士拿出的解决方案大概率是有效的。

不仅仅因为这篇论文是他从Arxiv上捞出来的,更是因为这篇论文中有那么几行描述,在他的心中引起了学术上的共鸣。

“X-0172细菌能够在火星的极端环境下生存,通过寻常方法杀死它是很难做到的,只能想办法靠它的弱点。”

“它的弱点是什么?”

“火星上最不缺乏的便是极端环境,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存活下去造就了它在面对极端环境时的优势,但同时这也是劣势。”

“没有与其它微生物为生存环境进行过斗争,它对其他微生物的耐受性必然有限。”

“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能够找到一种能够欺骗X-0172细菌的生物信息素……嘶,一开始我怎么没想到呢?”

首节上一节920/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