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909节

这段时间以来她一直在反思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的选择,以及关于阿瑞斯计划的本身。

一开始她还有些想不明白,明明所有人都做到了最好,为什么最后的结果还是这样。

但现在她总算明白了,阿瑞斯计划最终的结局,或许并非是一种偶然。

从一开始,这场仓促的火星之旅,便是一个不明智的决定……

……

投入地球怀抱的那一天,到来的比想象中的要早上一些。

大概就在霞光号从火星轨道上开始返航的第50天,一颗灰蒙蒙的星球,与它背后的那片蔚蓝,渐渐出现在了霞光号的舷窗外。

“……这里是霞光号,正在进入空间站运行轨道,请求导航支持。”

“……这里是月宫号,正在为您导航。”

“收到,感谢。”

短暂的通讯应答之后,通过机翼引擎逆喷射完成主动减速的霞光号,缓缓并入了月宫号运行的轨道上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一片深邃幽暗的深空之中,一盏银白色的明灯渐渐升起,与那从天际线射来的晨辉一并,倒映在了冰冷的舷窗上。

遥望着那渐渐靠近的月宫号,坐在床板上的约翰逊合上了手中的书本,蓝色的瞳孔渐渐放大。

“上帝……这,这就是华国人的空间站吗?”

实际见到的那一刹那,他甚至不敢相信。

因为眼前的一切,远远比他在概念图中见过的那个,更加的令人震撼。

飞船渐渐靠近。

远处的空间站也渐渐近了。

原本那抹米粒大小的银白,最终变成了一只展翅翱翔的巨龙。

数千平方的太阳能板如同张开的龙翼,那鳞次栉比的散热片就如同倒竖的龙鳞。从中线向外伸展的一座座圆柱形空间舱,构成了它健硕的骨骼与牢不可破的钢铁之躯。

它就像一座堡垒。

以及,一件艺术品……

与此同时,坐在霞光号的座舱内,脸上带着几分疲惫的机长许正宏,嘴角终于勾起了一丝笑意,伸出右拳和坐在他旁边的刘彪碰了一下,随后食指按在了头盔的侧面,用清晰的声音开口说道。

“这里是霞光号,我们已经成功入轨,请求对接!”

等待不过两秒。

应答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中传来。

“……这里是月宫号。”

“欢迎回家,我们的英雄们!”

第802章 碰上了一点小麻烦

航行在深空之中的霞光号,缓缓靠近了那座银白色的“港口”。

紧接着,一对长条状的“起落架”从霞光号的机头下方缓缓伸展,指向了空间站下方末端处的那个带有接口的舱段,然后缓缓靠近了过去。

坐在客舱内,看着舷窗外渐渐接近的空间站,约翰逊的心脏几乎是提到了嗓子眼,紧张的手心渗出了汗水。

空间航天器的对接一直是航天技术中的难点。

这不但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工业相机精度、航天器材料强度、发动机以及其控制技术等等“硬件实力”,更考验着计算机视觉测量技术等等一系列软件实力。

尤其是对航天器轨道高度以及时速精度的要求,更是苛刻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程度,往往发动机点火的窗口期会被压缩到一秒钟之内,早一秒晚一秒都会导致对接失败。

当初,美国双子座载人航天计划刚刚出来的时候,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让双子座6号和7号实现了交会。然而保持了30厘米的距离飞行了20分钟,两个航天器最终还是没有实现对接。一直到了次年的双子座8号,与无人靶航天器实现成功对接,美国才算是真正意义上掌握了这项技术。

而载人航天器的对接,则是一直到七十年代中期,美苏在航天领域“握手言和”,才在两个超级大国的齐心合力之下最终实现。

当年阿波罗计划之所以没有选择分次发射登月组件,在高轨道“汇合”之后在前往月球,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对接难度实在太大。相比之下大推力火箭,在风险和成本两方面考虑来看,更加能令人接受一些。

相比起泰维和琼斯来说,约翰逊在NASA宇航员大队中服役的时间要长的多,他很清楚这其中有多么的不容易。

然而就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霞光号的那对“起落架”,已经插在了月宫号的多功能对接舱的下侧。

伴随着一阵轻微到几乎感觉不到的抖动,成功将“起落架”与空间站相连的霞光号,随着“起落架”的收缩将自己缓缓拉向了空间站。

最终,一大一小两个航天器的对接器,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整个航天器的对接过程,丝毫没有给人一种紧张的感觉,甚至于简单得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WTF?”

呆呆地看着舷窗外的一切,约翰逊就好像是没见过世面似的,彻底地楞在了那里。

在NASA宇航员大队接受过这方面训练的他很清楚,航天器的对接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

航天器在外空间对接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先将航天器飞到空间站的前面,然后调转方向减速,等空间站“追上来”。

像霞光号这样直接放出起落架,主动迎着空间站飞上去的操作,对他来说简直是闻所未闻!

就在这时候,舱门的信号灯亮了起来。

随着房间舱门的解锁,扶着门框飘出自己房间的泰维活动了下四肢,然后便看见了呆愣在那里的约翰逊,不由疑惑问道。

“伙计,你怎么了?”

约翰逊一脸古怪地看着他开口说道。

首节上一节909/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