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865节

而现在华国与美国之间的竞争还远远没有走到冷战的那一步,秉承和平发展路线的华国也从来都没有主动挑起争夺世界霸权的打算,如果美国愿意在月球空间站项目上与华国展开合作的话,华国当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美国愿意向华国开放火星殖民地的前哨,或者拿出与之对等的筹码作为交换……

目前外交部门与各国的谈判具体进行到了哪一步,陆舟并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关心。

外交方面的事情,当然还是由外交部门去负责。

这些琐屑的事情,与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就没有太多关系了。

现在需要他去操心的,是更为紧迫的事情……

金陵市。

航天科技研究所。

一场关于月球轨道施工计划的会议,正在研究所内的会议室内召开。

出席会议的都是国内航天业的大佬。

包括航科集团的总工程师袁焕民院士,包括月宫号核心舱项目的负责人张主任,几乎全行业的牛人都聚集在了这里。

用简短的开场白宣布了会议的开始,陆舟走到台前,表情严肃的环视了会议室一圈,言简意赅的开口说道。

“相信诸位已经都听说过了,美国阿瑞斯计划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

“根据NASA披露的相关细节,BFR火箭没有采用传统意义上的霍曼转移轨道,而是采用了直击轨道的方式,直接入轨了火星引力系统之内。”

路上的话音刚刚落下,会议室里便传开了一片嘈杂的议论声音。

其实在会议开始之前,不少人已经听说过了,只不过此时再次听到,仍然难免心中震撼。

一直以来,前往火星的航天器,采用的都是霍曼转移轨道,而这也是理论上消耗燃料最少的前往火星的航路。

然而这条轨道也并非完美,每隔两年才能等到一次窗口期,而且需要在空中飞行长达180天之久。

若是用来发射探测器的话,260天的时间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如果是送旅客到火星上去的话,就有些令人难以接受了。

因此,作为阿瑞斯计划的主要交通工具,以火星殖民为目标的BFR火箭,选择了一条更快的飞行轨道。相较于霍曼转移轨道而言,采用这条轨道的BFR火箭只需要30天到120天的时间,便足以完成从地球到火星的旅行,并且相较于霍曼转移轨道拥有更长的发射窗口期,且无需为了下一次发射等待两年之久。

至于代价,则是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

虽然表面上看BFR火箭似乎推高了前往火星的发射成本,但在另一方面,缩短飞行时间便意味着能够降低BFS飞船上的维生荷载,携带更少的淡水、氧气、食品资源。从这一层角度来讲,采用这条消耗燃料更多的发射路线,反而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摆脱霍曼转移轨道的发射路线,能够将这个看似疯狂的计划变成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Space-X的技术,确实强的可怕!

看着陷入讨论的会议室,陆舟没有说话,安静的等待着讨论的声音平息。

就这样,大概过了五分钟左右,一名坐在会议室席间的教授,举起手说道。

“我有话想说。”

向这位举起手的教授点了点头,陆舟开口说道。

“请讲。”

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这位中年教授向陆舟说了一声谢谢,缓缓站起身来,用征求地语气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BFR火箭的发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化学火箭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已经到达了瓶颈。”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路线,我不否认电推进系统的重要性,但现在放弃化学火箭,或许有些为时尚早了。”

看着起身发言的教授,陆舟沉思了一会儿,忽然开口说道。

“如果我给你五十年的时间,每年10亿美元的经费,你有把握将大推力火箭做到BFR那种程度吗?”

似乎没有料到陆舟会突然抛出这个问题,那名专家微微愣了下,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凝重。

在短暂的犹豫之后,他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诚实地回答道。

“……很难。”

BFR火箭几乎已经标志着液氧甲烷发动机的巅峰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它,很难找到一个与之匹敌的对手。

想在化学推进系统上超越美国,以国内航天工业的现状而言,是几乎不可能的。

哪怕是吹牛,他也无法跨下这个海口。

陆舟没有多说什么,向他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

“是的,正如你所说的,我们很难做到。”

“或许化学推进系统还有上升的空间,通过改进我们的发动机工艺,我们能造出更大的、飞得更远的火箭,但想依靠这种技术在航天竞赛中获得优势,甚至是超越我们的对手,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集中全部力量,发展电推进系统,保持属于我们自己的优势,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停顿了片刻之后,陆舟环视了会议室一圈,继续说道。

“虽然BFR火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我们也不必就此妄自菲薄。”

“在推力上我们也许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电推进系统的优势在庞大的比冲上,这一点是化学火箭无论如何也无法追赶的。”

“前段时间我曾经透露过,基于祥瑞号上的推进系统,星空科技正在研发一款更灵活、且更适应近地轨道与地表之间往返的航天器。目前相关的研究已经告一段落,现在也是时候揭晓这个谜底了。”

说罢,陆舟看向了身后的大荧幕,按下了手中的激光笔。

很快,一张三维构图的霞光号概念图,呈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看着图像上的画面,袁院士瞳孔微微收缩,忍不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这是?!”

震撼的不只是袁院士。

看着那台造型独特、与传统航天器迥异的空天飞机,诧异的声音顿时扩散了整个会议室。

看向一脸诧异的袁院士,陆舟笑着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首节上一节865/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