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829节

到现在,河里的石头已经被摸干净了,过去的例子已经无法作为参考。

未来的路,只能他们自己一点一点去尝试,从错误中找到正确的道路出来。

看着愁容满面的袁院士,陆舟忽然笑了笑说:“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袁院士皱眉道:“怎么说?”

陆舟:“这意味着我们将从追赶者成为先行者,以后将由我们来制定这个世界的标准,看着别人摸着我们过河。”

听到这句话之后,袁院士明显愣了下,随即笑着摇了摇头。

“你们这代人还真是有意思,闷声发大财不好吗?”

“当然好啊,”陆舟叹了口气,“但实力不允许啊。”

还闷声发大财呢。

指望当一辈子老二?

别人又不傻!

袁老先生笑着说道:“得了吧你,等把这空间站建到月球轨道上,你在和我吹这牛吧。”

陆舟:“……?”

咦?

咱俩的关系啥时候友好到都可以开玩笑了?

不过最让陆舟没搞懂的还是,这家伙是咋知道,自己支持的是在月球轨道上空间站的观点的。

会议上的争论仍然在持续着。

就在两人说话间,一位航天集团的专家站了起来,下巴的胡子剧烈抖动,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当然是近地轨道!”

“一来有国际空间站的实例可以参考,我们在工程上实现的难度虽然存在,但也不会很大。二来我们可以通过在近地轨道上积累施工经验,稳扎稳打地推挤我们的航天战略,为日后在月球轨道上动工建造空间站积累经验!”

会议席间不少保守意见人士都发出了赞同的声音。

还有一些主要经营项目在火箭发射项目上的企业代表,也都纷纷点头。

然而就在这时,一道突兀的声音响起。

“我有异议。”

一双双视线,齐刷刷的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只见站起身来的,正是将三名宇航员送上月球的陆教授。

原本看着会议室内的争论还一脸头疼着的李局长,立刻提起了精神,坐直了身子,重视地开口说道:“请讲。”

陆舟笑了笑,用轻松地口吻说道:“反正都要建空间站,我看不如直接建在月球轨道上好了!”

这声话音落下。

整个会议厅里,瞬间热闹了。

第742章 占领未来的高地

不只是立论。

在表明自己立场的同时,陆舟紧接着站在经济意义与科研意义的两个角度,详细说明了自己的看法。

考虑到现在祥瑞号地月转移轨道运载力已经达到了25吨,在月球轨道上建造空间站的意义,远远大于仿照国际空间站,在近地轨道上再建一个类似的空间站。

“……月球上储藏有丰富的稀土、钛矿以及氦三资源,在我们已经有条件对月球资源进行开发的前提下,在月球上建造空间站毫无疑问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听完陆舟这句话,先前发言的那位专家忍不住站起身来,语气稍微带着些激动地说道。

“可是凡事都有个先后顺序,我没说过在月球上建造空间站是不好的,但为啥我们不能够慢慢来,先在近地轨道上建一个类似的?现在直接在月球轨道上施工,你能够保证工程就一定成功吗?”

面对着咄咄逼人的追问,陆舟平静地回答道。

“我不能保证,但我可以回答你先前那个问题,因为我们等不起。”

那专家眉头紧锁道:“此话怎讲?”

陆舟淡淡地笑了笑,继续说道。

“相信你不可能不知道,2018年NASA公布的预算草案中,已经将月球轨道空间站计划列入其中。虽然他们现在的精力被牵扯到了阿瑞斯计划上,但月球轨道空间站计划更在阿瑞斯计划之前,我们有理由去怀疑相关的计划已经通过了国会预算委员会的审查。不出意外,该项目会在2022年开始动工,如果美国人的空间站一旦开始动工,我们在月球轨道上所面临的工程难度将会更大。”

会议厅里传开了窃窃私语的声音,那位站起来质问他的专家,脸上的表情不断变换着,虽然还有什么话想说的样子,但最终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没想出来该如何反驳,于是坐回了位子上。

是的,正如陆舟所说的,月球轨道远远比地球轨道狭窄的多。

或许随着航天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增加同一条轨道上的航天器容纳量,但以现在、甚至是预期未来五十年内的技术,一座月球轨道空间站可能就是月球所能承受的极限了。

如果2022年美国月球空间站计划如期启动,华国再想要在月球轨道上建空间站,难度确实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

看着表情凝重,认真思考着这个问题的李局长,陆舟停顿了片刻之后,继续开口说道。

“是的,正如这位教授所言,凡事都有一个先后顺序。通往未来的高地就摆在那里,如果我们现在不去占领它,以后就要为占领那里付出更多的代价。”

“我的意见就是这些,希望诸位认真考虑。”

“今天的选择,关系着的可能不只是这场航天竞赛的胜负,甚至于我们一个世纪以后的未来。”

原本这场会议就让不少人感觉到了压力山大,被陆舟这么一说,在场的专家、学者们,脸上的表情愈发的凝重了。

决定的是一个世纪以后的未来……

尼玛,这选择题要是做错了,不得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吊起来打了。

要不……

首节上一节829/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