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799节

这样一来可以消除周边国家对华国大力发展航天器的戒心,二来可以吸引更多人才来到华国从事研究工作,甚至是长期定居。

另外,在合作深度上,华国也可以侧重于选择和外交关系良好的国家。

这对于提升华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也是相当有帮助的。

陆舟能看到这一点,在外交部任职的杨书记,自然不可能看不见。

听完了陆舟的话之后,他沉思了大概半分钟,立刻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您的意见很宝贵,我会准确地传达给高层。”

陆舟:“这就准备走了吗?不留下来吃个晚饭?”

“不了,我这不急着回去呢,”杨书记笑了笑,继续说道,“这顿饭留到以后吧,等你下次去上京,我请你。”

陆舟笑了笑,也没继续挽留,将他送到了办公室的门口。

华国不缺乏大型科研工程的经验,但缺乏领导国际大型科研项目的经验,这次合作可以作为一个契机。

想到这里,陆舟回到了办公桌前坐下,从抽屉了取出了一封信纸,构思了片刻之后,站在一名学者的角度,写下了自己关于这件事情的意见以及看法。

科研的全球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就如同已经完成全球化的产业界一样,随着人类对自然的了解进入到更深层次的领域,一项庞大的科研工程将不再属于某一国家的义务,而是应该由整个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共同去承担的责任。

而在这份责任中,谁能够占据主导地位,谁就能够站在未来的风口上……

笔尖在纸上流畅地走过,一不留神就洋洋洒洒地写了四五页纸。

将这封信立起来看了一遍,陆舟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将它叠好塞进了兜里,打算等过一会儿再寄出去。

而此时此刻,他尚且不知道的是,他在此刻写下的这封信和即日后成立的沪上国际研究合作组织,在许多年后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份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甚至比可控聚变的光芒还要耀眼……

伸了个懒腰靠在了椅子上,就在陆舟寻思着是点外卖还是去食堂吃的时候,放在桌上的手机忽然震了起来。

拿起手机看了一眼,见是学姐打来的,陆舟便从办公椅上站了起来,一边按下了接通的按钮,一边去了办公室外面的走廊。

电话刚一接通,那熟悉而悦耳的声音,很快便从电话那头传了过来。

“航科集团那边刚才和我通了个电话,他们和华农大学合作设计的太空种植单元已经完成了,最快一个星期后就能送到我们的发射基地。”

听到这句话,陆舟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惊讶的神色。

“已经完成了?这么快?”

因此在月面部署太空种植单元,并不是载人登月计划中的子项目,而是星空科技这边自己出钱搞的私人项目。至于陆舟做出这种安排的原因,自然是因为系统给他发布的那个名为“地月掌控”的任务链。

在任务链的第一阶段任务中,有两个很有意思的支线,分别是在月球表面部署10平米的无人种植模块,以及在月球表面养殖10只小白鼠,并对其进行观察。

正好赶上登月计划的顺风车,陆舟便将这个研究项目向航天局那边进行了报备,申请和载人登月计划同时进行。

而在接到了陆舟的申请之后,航天局那边也很爽快地批准了。

祥瑞号的地月转移轨道运载力有25吨,减去登月计划需要用到的17吨之后,还有8吨的运载力剩余。这8吨运载力空着也是空着,不如拿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只要陆舟不是申请把自个儿装上去,航天局那边当然是没有拒绝的理由。

当时大概是去年七八月份左右的事情,在拿到了航天局的批准之后,陆舟立刻联系了航科集团还有华农大学、华科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展开了对这个太空种植单元的设计。

整个装置名字听起来虽然很高大上,但其实说白了只是个自动化的种植装置,为了节省空间将培养液与硬件分离,设计成了可折叠的模式,甚至连黑科技都算不上。

不过,即便如此,能够在半年之内边研究边实践,用不到一千万的经费将这个东西做出来,也相当的了不起了。也正是因此,陆舟才会感到如此的惊讶。

“比起你造飞机也不算快了,认真算起来都过去半年了。”电话那头的陈玉珊弯了弯嘴角,换了之后握着手机,继续说道,“按照你的要求,该种植单元采用水培技术,完全展开并填充培养液之后,种植面积正好达到十平米,总重量大概5吨左右。在保证电力充足的情况下,储备的营养物质能够维持作物一期的生长条件。”

陆舟点了点头:“已经足够了,详细的技术参数呢?”

“我已经发到了你的邮箱,注意查收~”

“OK,我这就去看看。”

挂断了电话之后,陆舟立刻返回了办公室,走到书桌前坐下,通过电脑登陆了自己的邮箱,很快便看到了那封邮件。

将邮件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之后,陆舟的嘴角不由勾起了一丝笑意。

不出意外。

这5万自由经验,看来是稳了!

第719章 登月准备!

上京。

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站在媒体的镜头前,穿着正装的新闻发言人,用清晰而庄严的声音宣布道。

“……考虑到国际社会的热切盼望,我方高层在经过研究之后决定,将于本月底开放‘火种’计划的参与申请渠道,并且欢迎国际社会共同参与到这项关乎地球、关乎人类未来的伟大事业中。”

发言人的话音落下,惊讶的声音顿时在发布会现场传开。

向国际社会开放“火种”计划?

剧本和他们原本想的怎么有点不太一样?

在此之前,国际上绝大多数媒体都将所谓的“火种”渲染成华国为殖民太空的野心铺路,而相关的研究自然也将以非公开的形式进行,却没想到华国竟然大方地向国际社会开放了参与到“火种”计划的门槛。

只要具备专业以上的水准,都可以向负责该项目的部门提交申请,在得到批准之后便可以参与到该研究计划中。

15亿RMB的投资,折合成美元超过了2个亿,对于绝大多数经费短缺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来说,华国对该计划的支持力度都是相当诱人的。

也正如陆舟所预料的那样,在科技部方面放开了“火种”计划的参与门槛之后,各种参与研究的申请书,简直如同雪花一般从世界各地飘来。由于申请的数量实在是太过庞大,为了更快处理这些申请,科技部方面还专门组建了一个科级部门,来协助“火种”计划的项目方,协调这一大型科研工程。

对于华国开放“火种”计划的门槛,国际学术界自然是持欢欣以及肯定的态度。

首节上一节799/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