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694节

听到这个消息的网友们,顿时惊了。

前段时间网络上才因为杨米尔斯方程的事情刷了屏,这还没过半个月,忽然又搞出来个大新闻,让所有人都有些始料未及。随着几个网络新闻媒体的转载,不到几个小时的时间,关键词就被送上了热搜。

【握草!陆神这是要上天?】

【可以的,刚刚才在《自然周刊》的封面上看到他,这会儿又在热搜上看到了。】

【你们的牛逼,还看《自然周刊》这么专业的玩意儿。】

【别人家的导师……】

【招生广告引起不适,举报了!】

国内某个论坛上。

关于这件事情的讨论,同样也在热烈进行着。

【陆神不是在研究质量间隙的问题吗?就是那个杨米尔斯方程千禧难题的最后一问。】

【做学问哪有炒热度、骗融资来钱。】

【不能说是骗吧?他好歹也是登月计划的总顾问,对航天应该还是有所了解才改入这行的吧?更何况他自己也投了不少钱,据说得几个亿呢。】

【扯淡吧,一个搞数学物理的,你说他弄出来了可控核聚变我信,你说他懂怎么上天?别逗了。至于你说的自己投钱,这玩意儿叫放长线钓大鱼懂不?装模作样地造个飞机,等着人傻钱多的投资者送钱来,割一波韭菜再把公司一关,岂不美滋滋。】

【隔着屏幕都闻到了楼上的酸味儿,就这么的见不得人好吗?】

与此同时,金陵大学数院的某间办公室。

坐在办公桌前的陆舟,头疼不已地看着手机围脖上爆炸的私信量,好一会儿都不知道该作何种表情。

原本他只是打算在午休前玩一会儿手机,却没想到刚一打开围脖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其实会变成这个样子,几天前他多少也有些预料到了。自从金陵日报的那篇文章刊登之后,这两天来他的办公室平均每天都得接十几个电话,还不带重样的那种。其中有询问他是否需要贷款的,也有问他是否需要融资的,甚至还有人问他需不需要帮忙介绍对象。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些电话基本上骚扰不到他,只是辛苦了负责外联工作的林雨湘。

毕竟不停地接电话挂电话,也是挺折磨人的。

就在陆舟一脸头疼地关掉围脖,准备靠在办公椅上午睡一会儿的时候,办公室外面忽然传来了越来越近的脚步声。

敲门声响了两声,刚把眼睛眯上的陆舟便看见卢院士推门走了进来。

进了办公室,这老先生也不寒暄,开口第一句便道。

“那个质量间隙的问题你不搞了?”

第637章 我有种不好的预感

听到卢院士的话,陆舟一脸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怎么会?”

卢院士语气有些着急地说道:“那你怎么搞起航天飞机来了!”

原来是这事儿啊。

听到这句话,陆舟顿时明白了过来,卢院士是在想些什么,于是轻咳了声解释道。

“报道可能出了一点偏差,航天飞机这个主要是小……星空科技那边在搞,我也就出了点钱。”

好险,差点把小艾给说出来了。

并没有注意到陆舟话中的停顿,卢院士叹了口,语气沉重地继续说:“航天这块我不是很懂,不过也听几个工程院那边的老朋友聊过。虽然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但国内的民营航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依旧很难与国际上的航天企业同台竞技,至少目前主要还是以融资圈钱的居多。”

“我这次过来找你,倒不是担心你的研究走偏了,只是担心你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一名学者一旦变成了商人,就很难再静下心来做学问了,这种事情我见过太多了。”

“虽然这话可能不该由我来说,但你心思实在是太杂了。要是你能静下心来,一门心思地钻研物理,你的成就说不准未来某一天甚至能比肩牛顿、爱因斯坦这一线的学者。你现在跑去搞什么航天,不是本末倒置么!”

陆舟:“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也不会诞生什么可控核聚变了。”

听到这句话,卢院士微微愣了下,好一会儿都没有说话。

陆舟顿了顿,继续说道。

“理论科学的研究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一直都是如此认为的。然而科学并不仅仅只是理论的部分,如何运用我们掌握的知识改变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同样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质量间隙,”停顿了片刻,陆舟继续说,“如果我的推测没错,它将成为我们通向可控聚变小型化的钥匙,而这也是我选择它作为研究课题的主要动机之一。”

可控聚变的小型化!

卢院士的脸上浮现了一抹震撼。

终于,他忍不住道。

“真有这么简单吗?”

“简单是不可能的,不过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存在可能性的思路,至于最后能不能做到,现在讨论这些都还太早了。”

在说这话的时候,陆舟的语气虽然并不轻松,但脸上倒是没有太多的沉重。

看着他脸上的表情,卢院士沉默了一会儿,最终叹了口气说。

“你要是真能把可控聚变小型化的问题给解决了,至少十四亿人都得对你说声谢谢。”

陆舟淡淡笑了笑。

“谢不谢倒是次要的了。”

……

德国慕尼黑。

作为德国的工业重镇与文化名城,这里坐落着德国最古老的工业大学,同时也坐落着享誉全球的电气工业巨头——西门子公司的总部。

首节上一节694/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