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649节

就在这个时候,办公室的门忽然推开,财务办公室的王科长走了进来。

只见他手中拿着一份名单和一叠合同,进来之后也不寒暄,更是连口水都没喝,直接开门见山说道。

“东亚电力公司以公开发行股票的形式向社会募集资金,有感兴趣的没?没有的话我就去旁边问问。”

苏亦文刚准备打听打听,却是惊讶地看见,平日里对股票从来没什么兴趣的老张,蹭的一下站了起来。

“发行了多少?”

王科长简单说道:“总共发行了20亿股,每股十元。”

一听这话,苏亦文顿时惊了。

卧槽?

募资200亿?!

然而更令他惊讶的是,老张的下一句话。

“我买十万股!”

苏亦文:“???”

十万股!

这得一百万了!

这家伙不是整天在办公室里说自己穷吗?怎么就这么有钱了?

然而王科长并没令他如愿,摇头道。

“每名员工最多买三千股。”

听到三千这个数字,张学谦脸上的神色有些为难。

“只能买三千股吗?”

“是的,”王科长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丝毫没有通融的打算,“技术岗位限购三千,科级以上行政岗位两千,其余岗位一千。规矩是丰书记划的,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话,可以去找他。”

听到规矩是丰书记定的,张学谦叹了口气,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三千就三千吧,其实也不算少了。

算上旁边的部队,还有那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研究单位,整个示范堆项目组加起来差不多得近万人,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总共也就20亿股而已。倒不如说,分到他们手上的能有三千股,已经很不错了。外面的人想要买,别说买不了多少,只怕还得抽签呢。

在心中安慰了自己一句,张学谦从王科长的手中接过了认购凭协议书,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的同时,填上了认购份额。

“周三之前记得到财务缴费,认购资格过期作废。”

在随身携带的名册上记了一笔,王科长紧接着看向了办公室里另外一个人,也就是坐在电脑前的苏以文。

不过还未等他开口,苏亦文便立刻扬起了胳膊。

“我也要一份。”

填完了认购协议书之后,目送着王科长离开了办公室,苏亦文瞅了眼手中的那份协议,语气感慨地说道。

“老张,这股市有风险啊,咱买的会不会太多了点?”

听到这句话,张学谦顿时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手立刻伸了过去,“你不要拿给我,我替你分摊点风险。”

“我就是随口这么一说……”

苏亦文讪讪笑了笑,手里的那张凭证却是捂的严严实实的。

开玩笑,他又不傻。

这种白捡钱的机会,一辈子也碰不上几次,哪还有让给别人的道理?

与此同时,就在东亚电力公司的股票在示范堆项目组内部发行的同时,网上的申购也一同开始了。

只不过那些通过各种渠道提前得知了消息,等候在申购页面的各大私募基金、投资公司的职业投资人们却是惊讶的发现,这足足两百亿的股票,怎么一瞬间就没了?

第601章 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

东亚电力公司面向社会一共发行了20亿股,去向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STAR示范堆项目组内部消化了,一部分流向了银行、社保基金等等。

至于最后一部分,大概是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发行的。

但事实上,即便是掏钱支援国家建设的好事儿,一般人也是不用想的。

通过各种渠道提前知晓消息的私募基金,会像嗅到腐肉的秃鹫一样,在股票发行的第一时间,将最后一口汤喝掉。

等到一般人真正有机会见到这只股票的时候,大概已经遥遥挂在A股的涨停板上了。而等到能买到的时候,东亚电力公司的市值少说也奔着万亿去了。而到了那时,至少数年内的升值空间,已经被透支完了……

当然了,那些需要开着超算、多线程操作、拼网速来捡漏的基金或者投资公司,其实背景也算不上真正有多牛逼。

毕竟网速再快,也只是提升“中签”的概率,最后能买到多少依然得看脸。

对于那些真正有背景、带点白手套性质的基金、投资公司而言,他们只需要从那些“资格合适的企业”手中弄到认购资格,以定增的方式搭顺风车就够了。

比如,除了面向社会资本发行的20亿股份之外,还有面向三桶油、五大电力公司等“资质合适的企业”定向增发的20亿股票。

而在这一部分中,是存在操作空间的,并且在程序上也是属于绝对合法的……

沪上,海翔资本的交易室里。

认购资格的网签结束之后,一片狼哭鬼嚎的声音响起。

为了在东亚电力公司的股票认购资格开放网签的第一时间抢在所有人前面,他们不但从昨天开始就加班加点地守在这个交易室里,更是连超算都用上了。

然而现在中签结果公布,他们总共也不过是拿到了两三万股的资格而已。

看着电脑屏幕上公布的中签结果,站在交易室里的海翔资本总经理李翔拳头死死地捏着,心里心疼的几乎要滴出血来。

虽然相对于一般人而言三万股已经不少了,但相对于他们这种资金单位以千万计的金融投资公司来说,顶多算个零头罢了……

首节上一节649/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