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619节

站他旁边的那个博后摇了摇头,“鬼晓得他忙不忙的过来。”

比起给本科生们上课,带研究生稍微显得有利可图点,毕竟再怎么高端的课题,也有些很蠢的重复性工作得有人去做才行。

相比起社会员工,学生无疑吃苦耐劳的多,而且不会抱怨工资和加班……至少当面不会抱怨。如此优质的高端劳动力,除了大学也没地方能找到了。所以一般情况下,教授们还是很愿意带学生的。

不过,就算是愿意带,一般而言普通的硕导一年也就带一个学硕而已。比较牛逼的教授也有一年带四个的,但也相当少见了。

像陆舟这样数院这边招四个,化院那边招两个,加起来都得六个了,而且还都是学硕,实在比较罕见。

就在两个博后正羡慕着的时候,教室的外面,一个扎着高马尾、带着很有学院气息的红黑格子围巾的女生,刚好踩着陆舟离开的鞋印,从楼梯口走了过来。

在外面等了一会儿,听到里面叫到了自己的名字,韩梦琪深呼吸了一口气,食指捏着衣领轻轻整理了下,抬步走进了办公室里。

她的简历很完美,不但因为在计算材料研究所实习过的原因,本科阶段就有科研经历,且发过SCI论文,更拿过栋梁特等奖学金。

像他们这种保研面试的,其实也就是走走过场,只要不是问题特别大,基本上都是稳过的。

按照惯例,在老师的要求下,她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

紧接着,坐在她正对面的那个,看上去约莫四十多岁的女教授,开口问道。

“你以后的人生规划是什么?”

韩梦琪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我打算读完硕士之后去麻省理工读博,做两年博士后研究之后,留校任教。”

这可以算是公式化的答案了,基本上每个面试者都是这么说的。

虽然在教授们眼中看来,这种答案的槽点其实蛮多的就是了。

例行的问题都问过了,剩下的就是聊家常了。

看这小姑娘长得还挺俊俏的,杨春华教授便笑着问:“小姑娘有对象没啊?”

不明白面试官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个问题,韩梦琪一脸懵逼道:“……还没。”

倒不是没有人追求过她,只是她对那些无聊的男生没什么兴趣罢了。

教室里唯二的另一个五十多岁的女教授继续问道:“有找对象的打算没?”

韩梦琪:“暂时还没。”

杨春华:“你报的导师是?”

韩梦琪拘谨道:“陆教授……”

听到是陆教授,两位大妈级的女教授立刻交头接耳了一下。

虽然她们压低了自己的声音,但韩梦琪还是隐约听见了她们的对话。

“果然是陆教授的学生啊。”

“是啊是啊,我一猜也是的!”

“没打算找对象,那应该符合他的要求吧。”

“那就给她过了?”

“给她过了吧。”

韩梦琪:“……?”

虽然复试通过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她总感觉哪里都怪怪的就是了。

第583章 不可能的材料

金陵高等研究院。

计算材料研究所。

带着陆舟来到了实验室里,坐在电脑前调出了检测数据的杨旭,一脸感慨地说道。

“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陆舟暂且没有问不可思议在哪里,而是直入正题道:“那东西是什么材料?”

“银,”杨旭深呼吸了一口气,“准确的说,是银和石墨烯!”

“银和石墨烯?”看着杨旭,陆舟有些意外道:“就这个?”

印象中,他似乎看过类似的论文。

只不过因为对金属材料的研究不多,一时间想不起来是在哪里看到的就是了。

说实话,在听到只有这两种材料的时候,他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小失望。虽然他也清楚就算是高等文明大概也不会在一根导线上堆砌成本,但也没想到居然会如此的普通。

然而,杨旭却是无语地看了他一眼。

“啥叫就这两个,已经很牛逼了好吗?”

说着,仿佛是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键盘上敲下了几个按钮。

很快,一张透射电镜图呈现在了屏幕中。

只见在那图像上,黑色与灰色的斑块相间交错着,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中交织出了一层整齐而细腻的纹理,将那条银色导线中纳米尺度下的秘密,完全揭示了出来。

指着图像上的几个关键的区域,杨旭也就没多解释,继续开口道,“看这几个地方你就知道了。”

俯身凑近了电脑屏幕,陆舟顺着他食指指向的方向看去。

只见粒径在1-5nm之间、近似球形的银原子团,与横向尺寸相仿的单层石墨烯贴合在了一起。

很快,陆舟的眉毛微微皱起。

即便对金属材料研究不多,他也从中看出了其中的不寻常之处。

这不是这么做好不好的问题。

首节上一节619/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