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534节

老鹰般的视线锁定着不远处那台渐渐停止运转的设备,再次站在这里的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米勒克教授,不动声色开口道。

“结果如何?”

克雷伯教授深呼吸了一口,开口说道。

“我们尝试改进了控制方案,等离子体约束时间有微小幅度的提升,但距离1小时长时间约束还存在不小的距离。”

米勒克:“具体?”

和旁边的助手对视了一眼,克雷伯嘴角的扯开了一丝苦涩的弧度。

“……102秒。”

若是放在几个月前,以秒为单位的突破依旧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甚至能作为阶段性成果召开新闻发布会,在报纸上大肆报道。

然而现在,以秒为单位的进步,已经失去了意义……

米勒克教授点了点头,这次倒是没说什么。

这次来这里的只有他一个人,没有政府机构的官员陪同。同样身为学者的他很清楚,自己没必要对克雷伯过多苛责。

任何研究都存在着自己的客观发展规律,急躁除了催生麻烦之外,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沉默了一会儿,米勒克忽然开口说道。

“美国人正在计划,将华国踢出ITER组织。”

听到这句话,克雷伯教授心头巨震,用难以置信的语气道。

“为什么?!”

“理由是知识产权……或者说借口。毕竟在涉及到具体内容时,在我看来很多东西都含糊不清。”

克雷伯:“……ITER理事会会同意吗?”

米勒克教授简单说道:“如果有必要,可能会吧。”

克雷伯表情复杂的说道:“华国的经费呢?哪怕看在钱的份上——”

米勒克教授:“美国似乎许诺愿意承担。”

克雷伯抱怨道:“又是许诺?他们从来都没兑现过关于经费的承诺!”

“你和我说这些也没有用,毕竟我们也没有完成自己的承诺,”看着表情激动的克雷伯,米勒克教授缓缓开口说道,“而且,关于这件事情,我只是向你传达这个事实而已。”

克雷伯深呼吸了一口气,冷静了下来之后,小声嘀咕了句:“……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自己走人?”

从十年前那些美国佬就在嚷嚷着要退出ITER了,这个现在不但不提退出的事儿了,还反过来踢人了。

沉默了一会儿,米勒克教授装作没有听见这句话,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ITER正在考虑将计划中的托卡马克示范堆调整为仿星器示范堆,所幸这个工程还没有开始动工,损失不算太大。大概下一次会议之后,相关的文件就会正式出台。而螺旋石7-X,也就是你们,将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很关键。”

克雷伯教授苦涩的笑了笑:“你的意思是,让我们去‘打败’陆教授?”

这实在是太蠢了。

科研又不是打擂台。

与其分个输赢出来,不如在合作中谋求共赢。

尤其是在这种关于未来的探索上,合作远远比竞争更有意义。

似乎是读懂了克雷伯那表情中的意味,然而米勒克教授并没有就此表达自己的看法,只是缓缓点了点头。

“你可以这么理解,我们必须走在他们的前面。”

第526章 高层很重视您的意见

1985年11月,美国“空军一号”抵达日内瓦,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会晤了苏.联新任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就核裁军问题展开了谈判。

在铁幕的大背景下,这次“炉边会议”在当时被外界普遍看好为冷战破冰的一个契机。

然而,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的第一次会面,并没有取得理想的进展。双方围绕着“战略防御计划”以及“星球大战计划”互相攻讦,就“人.权”和“地区性问题”争论不休,会晤一度濒临不欢而散的局面。

在会晤的最后,大概凌晨五点,双方终于同意发表一个不包含任何实际承诺的联合声明。

也正是在在这份声明的最后,几乎是脚注的位置,两位最高领袖加入了一个含糊不清的保证——即,两国将“本着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开发一种新能源。

而这,便是ITER计划的起源。

因此,让美国退群的那句玩笑话……

克雷伯自己心里也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即便美国从来没有完成过它许诺的25%经费(只支付了9%),但ITER本身便是一个依存于政治的科研工程。

在通常情况下,关于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可以作为一座远离政治的“孤岛”。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谁也不知道未来还有多遥远的基础上。

站在理性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如果要让他在美国研究机构和陆教授之间选择合作伙伴,他毫无疑问会选择已经在该研究领域上做出重大成果的后者。

然而遗憾的是,身为一名科研人员,他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发言权。

就连站在他旁边的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同样没有发言权。

如果美国通过欧盟向ITER组织施压,以知识产权为借口,那几乎是一定可以将华国踢出去,就像当初的伽利略计划一样。

看着转身离开的米勒克教授,克雷伯的脸上浮现了一丝隐忧。

严格来说,这不是他应该去考虑的问题。

但如果他所担忧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或许ITER组织将有可能面临分崩离析的结局。

毕竟从一开始,这个组织便不是那么的牢靠,大家都是同床异梦地聚在一起。

首节上一节534/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