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520节

主持人一脸惊讶的看着周承福,继续问道:“您不看好这台STAR装置吗?”

听到这个问题,周承福侃侃而谈道:“不是我看不看好的问题,螺旋石7-之所以能完成三十分钟的长时间等离子体约束,主要是得益于其特殊的外场线圈设计,以及最关键的水冷偏滤器。”

“这个水冷偏滤器,虽然EGA装置上也有,但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东西了,比起现在正在螺旋石上服役的那个还是差的太远。如果STAR仿星器打算复制螺旋石7-的成功,他至少得在冷却装置上做出革新,但很显然他并没有做到。”

这倒不是他瞎说,螺旋石在三十分钟长时间约束上取得的成功,主要便是得益于水冷偏滤器的功劳,至少对外德国人是这么宣称的。

而那个最新设计的水冷偏滤器,自然不会出现在EGA装置上。

更何况哪怕不看这些因素,单说那篇科学评论文章出来之后都已经快两个月了,到现在为止STAR仿星器研究所还一点动静都没有。

现在周承福基本上可以笃定,不是陆舟不想用事实反驳他,而是STAR装置根本做不到。

也正是因此,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就没什么压力了。

“……目前来讲,国际可控聚变研究的主流还是托卡马克,再然后就是激光点火的惯性约束,以及你刚才已经提到的反场箍缩。”

“理论上每一条技术路线都是能够走得通的,只要解决了在这条路线上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即将面临的问题,最终通向的终点最终都是我们所追求的聚变能源。就好像皮卡和小轿车,都是四个轮子的,只要过了收费站,一样能上高速。”

被这句形象的比喻给逗乐了,现场的观众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停顿了片刻,周承福继续说道。

“仿星器在工程上的难度太大,相比之下托卡马克的设计更简洁,工程上实现的难度也相对较低。”

“我们没有必要每一条技术路线都去尝试,与其尝试每一种可能性,不如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最有可能实现的几个方向上。”

“比起毫无章法的胡乱尝试,这才是务实的选择!”..

……

采访结束之后,回忆着先前演播室里的掌声,离开演播室的周承福一身轻松,只觉得心情说不出的愉快。

虽然在这种科普节目上讲话没太大实质性的作用,但想到那个鸟都不鸟他的年轻人,他的心里便是一阵解气。

就在这时,他兜里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

摸出手机一看,只见是贾良才打来的,于是他便顺手按下了接通的按钮,将手机贴在了耳边。

“喂?”

“周,周主任!”

“什么事?”听到那慌慌张张的声音,周承福皱了皱眉。

“是STAR研究所!”

周承福不耐烦地说道:“你给我一句话把话说完,STAR研究所到底怎么了。”

“就在昨天,他们重启了实验!”

听到这句话,周成承福心中一紧,急忙问道。

“他们重启了实验?我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听说?和我说说,他的实验结果怎么样?做到三十分钟了吗?”

听着这连珠炮一般的问题,贾良才脸上露出了苦涩的笑容。

“到不是三十分钟……”

听到不是三十分钟,周承福松了口气。

然而他这口气还没松到一半,也注定是松不出来了。

电话那头的贾良才,用苦涩中带着不敢相信的语气,继续开口说道。

“……我在金陵日报上看到的报道,他们好像把磁约束时间,做到了一个小时……”

第516章 这不可能!

那一口气,险些没顺过来。

“一小时?!”

手指一个哆嗦,险些把手机掉在了地上,周承福的眼睛瞪大了,老脸因为上升的血压而涨得通红。

“怎么可能!”

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就算是螺旋石7-x的最新成果,也才做到了接近0分钟而已。

拿着1年退役的ega装置改了改就做到了1小时?

你特么的怎么不上天?

贾良才满头大汗地说道:“我,我也是刚听说这事儿,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您了……要不,我去一趟金陵,谈谈他们的虚实?”

“……不用了。”

深呼吸了一口气,周承福渐渐冷静了下来。

虽然不敢相信,但《金陵日报》都这么大书特书的报道了,想来这事儿也不太可能是假的了。

倒不是说没有作假的可能性,只是在这种事情上作假,除了让金陵市委领导班子白高兴一场之外,对那个人来说一点好处都没有。

毕竟在国内做这种东西,民间资本的参与度基本上可以忽略,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而国家科研经费的审批,是不可能参考《金陵日报》这种非专业性报纸的评价,甚至说的极端点,连国内期刊都不会考虑……

所以,风声是从《金陵日报》那边最先放出来,消息的可信度反而很高。

只怕就在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那篇准备投稿《自然》或者《科学》的论文,也已经在准备中了。

想到这里,周承福的眼中不禁浮起一丝深深的忌惮。

没想到这小子还有这般心计,故意没有对他的挑衅作出直接回应,而是挖了个坑等着他自己往里面跳。

首节上一节520/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