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493节

走在一行人的前面,那个模样看起来稍显年迈的工程师摘下了黑色的帽子,向陆舟伸出了满是老茧的右手。

“你好,陆教授,我是来自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研究中心的兰德·乌利奇。旁边这位是我的同事,西姆森·尤金。”

“陆舟,”和这位日耳曼工程师用力握了握手,陆舟有些意外地看着他笑了笑,“你会汉语?”

“我以前在金陵这边工作过两年,可能说的不是很标准,但多少还是会一点。”这位看上去很严肃的老人咧了下嘴角,用风趣地口吻说道。

“是吗?可是在我看来已经很标准了,”友好地笑了笑,松开了手之后,陆舟继续向介绍起了自己旁边的三人,“这位是金陵高等研究院材料学研究所的所长杨旭,以及宝盛集团的总经理孙成武先生和总工程师曺敢为先生。”

“我代表宝盛集团欢迎诸位的到来,”握着乌利奇的右手晃了晃,孙成武笑容满面地说道,“我们集团为诸位准备了酒店,请问你们是先去酒店放行李,还是另有别的安排?”

乌利奇说道:“酒店一会儿去可以,可以先带我们去一趟工厂那边吗?”

孙成武微微愣了一下,显然是没有料到这些德国人这么猴急,于是下意识看了一眼陆舟。

见陆舟点头示意之后,孙经理立刻看向了乌利奇教授,欣然笑着说道。

“当然没问题。”

德国这边的访问团规模不大,总共只有六名人,但却全都是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研究中心从事碳纳米材料方向研究的顶尖专家。一行人上了接送的专车之后,孙经理主动坐在了陆舟的旁边,忍不住问道。

“你说这些德国佬这么着急?”

听到孙经理的问题,陆舟笑了笑说。

“打个比方,上学那会儿,如果你的同桌平时考试只有七八十分的样子,突然在最近的一次测验上考出了120分的成绩,你会怎么想?”

杨旭想了一会儿:“那得看是多少分制?”

“多少分制不重要,”陆舟摇了摇头,“不管是多少分制,你肯定都会纳闷,他是怎么做到的,亦或者这其中是否存在猫腻。”

孙经理迟疑了下:“你的意思是,他们在怀疑我们是在忽悠他们?”

“这种关系重大的合作,是人都会留个心眼,”顿了顿,陆舟继续说道,“我们只需要证明给他们看就行了。”

第496章 用技术征服德国佬(2/3)

距离金陵市大学城不远,市政府新规划的高新技术园区中,坐落着宝盛集团的工厂。

在宽敞的厂房中央,摆放着一台体积庞大的生产设备。

从外观上看,这台设备的模样多少还是有些古怪,或者说简陋,甚至有点像是东拼西凑出来的产物。

若非是有人介绍的话,恐怕不会有人想到,这看上去毫无科幻感的玩意儿,竟然便是那几千纳米宽度的石墨烯导线生产工序中的核心设备。更不会有人想到,在那缓慢开合着的金属板之间连接着的一道道银色的细线,便是价格堪比等重量黄金的sg-1导线。

当然了,这只是针对现在而言。

等改进了生产工艺和设备,等生产规模上去了,成本自然就下来了。

就在这时候,厂房外面传来了脚步声。

注意到了外面的声音,厂房内的几名工程师向门口的方向看去,只见一行人在孙经理和曹工的带领下,正向厂房内走来。

擦了把脸上的汗水,看着那个令孙经理满脸堆笑的年轻人,一名工程师架不住心中的好奇,和旁边的同事问道。

“那人谁啊?”

“哪个?”

“孙经理旁边那位。”

“陆舟啊,你都不看新闻的吗?”

“陆舟?拿过诺贝尔奖的那个?”

“不然呢?”

“厉害了……诺贝尔奖得主来咱们厂调研,这明天怕是得上新闻吧?”

别说是上新闻了,说不准连股价都得跟着涨上一截。

虽然超导材料在a股不是什么热门的题材,但和陆舟这个名字放在一起,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毕竟锂电池的市场有多火爆,那可是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的。

交头接耳了几句,看到孙经理一行人走了过来,几名工程师便不再说话了。

与此同时,在曹工的带领下走到了厂房中央的那台设备旁边,几名德国专家终于见到了那台传说中能够量产几千个纳米宽度的石墨烯纳米带。

带着一丝来自心底深处的轻视与怀疑,西姆森·尤金上下打量了这台毫无机械美感的设备几眼。

就主观上的看法而言,他实在是无法相信,这台简陋的设备能够做到纳米级别的精加工。

然而很快,他的视线便越来越凝重,最后被死死地黏在了那台设备上,完全挪不开了。

一条条银色的细线连接在两面金属板的中间,就如同被种在上面一样。较薄的那一扇金属板的一侧,连接着一个筛子一样的圆环,将生长出来的细线导向一边,收束在拇指大的圆环中。

即便那两扇金属板开合的速度如同蜗牛爬一般的缓慢,但它确实在生产着……

单看外观,他根本想象不出来,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站在尤金的旁边,面容略显老态的乌利奇严肃问道“只有这些吗?”

陆舟笑了笑,语气轻松地介绍道“这是整个生产环节中最核心的部分,你可以将它理解为电缆生产线中的拉丝机……虽然两种东西在原理上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东西。”

尤金忍不住开口问道“你确定这家伙……生产的是那种只有几千个纳米宽度的石墨烯导线?”

陆舟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光是听我一个人说,确实少了点说服力,既然如此的话,你从产品中截取一段下来,我们一起拿去做个检测就好了。”

听到陆舟这么说了,尤金没有矫情,走到了机器旁边,在另一名华国工程师的帮助下,从设备上取样了一小段sg-1导线下来,放进了事先准备好的样品袋中。

来到了产品质量检测室,看着那台隧道扫描电镜,那位红头发的德国工程师主动请缨道。

“可以让我来吗?”

陆舟做了个请的手势“当然可以。”

首节上一节493/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