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474节

接着将温度升至5摄氏度,还要继续搅拌半个小时。

然后将反应物倒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中,使溶液变为亮黄色,放入98度的水浴中加热搅拌半个小时。最后抽滤酸洗,水洗至中性后干燥。

如果一切顺利,得到的应该是浅红棕色的样品。

如果一切不顺利,得到什么样的玩意儿都是有可能的。

很多时候,考验一名研究人员的实验动手能力的地方,正是这些细节上的问题。

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即便是拿着同一份实验报告,也有可能做出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来。

换句话说,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些细节,那么即便成为不了一名出色的研究员,也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狗。

对于侯进力而言,这些操作没什么难度。

在科大当了一年的科研狗,类似的实验他已经做了无数次,整套操作流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看的旁边的于俊达眼睛都直了。

虽然也是985高校的科研狗,但很不幸的是,他刚好是负责写论文的那个……

完成了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侯进力没有丝毫掉以轻心。

接下来,他还要按照实验报告上的方法,通过N型掺杂等方式,对氧化石墨烯进行修饰。

可以说,接下来的这些步骤,才是决定成功的关键。

然而不幸的是,虽然实验报告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他也很认真地在还原着实验报告上的操作,但事情的发展却并不如他想象中的那样顺利。

最终出现在两人面前的,是一团黑色的粉末。

意识到实验失败,于俊达的表情有些尴尬。

“……这玩意儿还能抢救下吗?”

侯进力也是一脸的尴尬:“大概不行吧。”

实验本身就有成功率这种说法,一次错误其实也不算什么。

只不过,这一上午的努力,就完全泡汤了……

叹了口气,侯进力将样品装进了小塑料袋。

在走向废料桶的路上,他随手捏了捏那黑不溜秋的样品。

原本他以为这玩意儿一搓就成灰了,结果那些形状不规则的颗粒却并没有碎掉。

发现了这不寻常的地方,侯进力停住脚步,端详着手中的小塑料袋,微微皱了皱眉头。

这玩意儿好像……

还挺结实的?

第481章 “有趣”的课题

单用手边的这些仪器,侯进力就是把头皮给抠下来,也分析不出来个所以然来。

至少,他得先给这玩意儿做个XRD检测。

当然了,最好还是拿SEM电镜扫一下,情况就更加的一目了然了。

如果拍到的东西足够“有趣”,说不准就是一篇一区SI。

哎,好想有自己的实验室啊……

在心中默默的叹了口气,看着手中的那袋黑色废料,侯进力犹豫了一下。

最终,他没有把它扔进废料桶,而是扔在了旁边的实验桌上。

注意到了同事的动作,于俊达瞅了他一眼,好奇问道。

“那玩意儿留着干啥?”

“我打算写个开题申请,看看能不能申请到SEM电镜的机时,分析一下这些东西的成分,”顿了顿,侯进力继续说道,“我感觉这玩意儿挺有意思的。”

于俊达忍不住吐槽道:“这玩意儿不就是碳渣吗?有什么好研究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高锰酸钾残留,或者是两者的混合物,亦或者是别的什么玩意儿。

做有机这行,总是能得到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至少他是见怪不怪了。

侯进力重新拿起了那袋废料,扔到了他的手上:“和炭渣摸起来还是有点区别的,不信你自己摸摸。”

捏在手里搓了半天,于俊达皱着眉头说:“我咋没感觉?”

确信自己的感觉不是错觉,侯进力用肯定的语气说道:“摸得多了,就有感觉了。”

于俊达:“……”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感觉这对话莫名其妙的有点污。

……

其实,无论是超导石墨烯还是SG-1材料本身,都是全新的方向。

不少做碳纳米方向或者超导方向的材料研究所,虽然可能已经从MRS秋会上听说过它的名字,但对于更详细的东西却依然所知甚少。

也正是因此,在这其中还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

侯进力不是唯一一个对SG-1材料相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产生兴趣的人,也不是唯一一个动了深入研究想法的人,不过却大概是唯一一个,对实验中的废料产生兴趣的人了。

总之,经过了一番周折,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将开题报告写了出来。

而最终,这份报告和其它开题报告一起,被送到了陆舟的办公桌上……

“在制备SG-1材料过程中诞生的不明黑色物质?”

看着手中的开题报告,陆舟的表情有些古怪。

首节上一节474/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