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441节

对于他们这些咸鱼来说,能在数模大赛上拿个国奖,不管是国一还是国二都很满足了。

想到学弟都这么牛逼了,张帆不禁开始反思,自己大二的时候在干什么。

然而想了半天,除了前女友的名字之外,他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看到自己学生的脸上的表情,李荣恩教授猜到了他们在想什么,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你们也别羡慕,那小子在数学上就是个天才,拿到高教社杯没过多久又解决了一个数论领域的世界难题……好像叫周氏猜测什么的。你们没见过他,可能感觉不到他在数学上的直觉有多强。简单的来说,一组数据扔给你们,你们能画个图出来我都谢天谢地了,但扔在他手上,他能给你变出花儿来。”

几名学生面面相觑。

他们显然并没有理解,李荣恩教授所说的变出花来,究竟是什么骚操作。

正说话间,一直没有说话的裴庆把论文也给看完了,从屏幕上挪开了视线。

“教授,您说陆教授为什么跑去研究超导材料了?这玩意儿有工业应用前景吗?”

李荣恩“他研究这个不一定是因为工业应用前景,不过非要说工业应用前景的话,它的应用前景可能比你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裴庆微微愣了下,疑惑道“超导材料的市场有这么大吗?”

李荣恩教授笑着摇了摇头“它的意义可不仅仅是超导。”

听到这话,张帆也跟着愣住了“不只是超导?”

“不懂的话把论文再看一遍就懂了。莫特绝缘体的存在意味着石墨烯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打开’,也可以‘关闭’,这意味着什么?还需要我多说吗?”

裴庆神色微微动容“……半导体?”

李荣恩教授赞许地点了点头,“正解。”

石墨烯由于具有高的电荷载流子迁移率,在晶体管等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石墨烯没有带宽,导致石墨烯电子器件在任何闸极电压下都依然保持高导电性,不能完全关闭,从而限制了其在电子器件的应用。

然而莫特绝缘体的特殊性,导致该材料在施加了一个栅极电压的条件下,石墨烯超晶格内的电子能从初始绝缘状态中快速通过,就像没有电阻一样。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开闭”的状态。

仅仅只是利用莫特绝缘体的这一层性质的话,并不需要将整个体系做到101k低温,实现整个材料的超导转变。

因此,这篇论文的意义并不仅仅只是在超导领域的应用,更是石墨烯半导体的研究同样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估计到了rs会议上,感兴趣的不只是能源行业,各大电子厂商也会跟进这方面的研究吧。

毕竟石墨烯这种价格论克来卖的玩意儿,用来输电什么的还是太浪费了,但用在电子产品上,倒是可以接受。

就在这时候,桌面的下方的任务栏的浏览器忽然闪了闪。

看到有新邮件的提醒,李荣恩教授顺手点开了邮箱。

当看到这封邮件时,他不由微微愣了下,脸上随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小子倒是没把我给忘了。”

诺贝尔颁奖典礼的邀请函。

他本来是打算在电视上围观那场盛会的,没想到却是有机会去现场了……

第457章 好评如潮的MRS秋会

收到邀请函的不只是李荣恩教授。

同一时间收到邀请函的,还有老唐、卢院士。

发完了这三张邀请函之后,陆舟忽然发现,自己当初的担心似乎完全是多余的。

算上老爹老娘加上小彤,金陵大学的三名教授,自己的五名学生,以及学姐……好像名额已经用的差不多了?

至于剩下的两个名额,陆舟想了半天也没想怎么处理。

德利涅教授在法国参加欧洲数学学会年终会议,费弗曼教授和他一起去的。

至于威滕老人家……

虽然他的话可能会对诺贝尔奖晚宴充满兴趣,但很遗憾他这会儿正在ERN参与一场国际理论物理学界很重要的会议,同样抽不出时间来。

看来圣诞节前的这几个星期,大家都很忙。

至于请以前的室友……

凑不够三个名额,总感觉落下谁都不太好。

思来想去也没想出来一个好的注意,陆舟最终决定将这个问题放在一边。

名额空着就空着吧,没必要非得凑够十四个人。

比起为这种事情烦恼,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比如,为SG-材料的工业制备,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

在实验中他们获得的样品,基本上都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通过高温碳源气体在衬底上沉积一层碳原子膜,再溶解衬底得到石墨烯材料。

然而光是这样还不够,这种工艺得到的仅仅只是最初的石墨烯原料。为了让它能够在0K温度下实现超导,还要对其进行N掺杂等等一系列的工艺。

其实这些东西本来应该是由工业界去思考的,但陆舟等不了那么久。

等到终于有拉泽尔松教授这类技术出身的工程师“脑洞一开”,看中了这块利润微薄但根本不存在竞争对手的市场,只怕他的任务早就凉透了。

就目前而言,超导材料应用最广泛的领域还是科研本身。

不过好在陆舟之前也有看过一些工业设计方面的闲书,去工科教授那里蹭了几堂课,结合他LV2的工程学等级,将这些陌生的知识吸收掉难度也不算很大。

让他从头到尾设计一条生产线出来可能做不到,但将实验室制备方法进行改进,找到一条成本更低的合成方法还是可行的。

首节上一节441/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