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301节

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一直都在为这场报告会而准备着。

尤其是在设计PPT的时候,他不但对理论模型中一些较为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了细致的说明,更是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复杂的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不削弱理论本身专业性为前提而展开的。

学术会议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知识得以传播。然而学术报告会不是科普性质的公开讲座,他已经为传播他的理论做出了努力,至于其它人能不能听懂,那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事情了。

在理论的专业性上,是没有妥协余地的。

会场内的听众们听得很认真,也很专注。

虽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听懂,却没人愿意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因为哪怕错过了一秒钟,错过的都将是整个世界。

“多粒子系统的所有基态性质,都是密度泛函的唯一泛函,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多粒子系统的总能量为无相互作用粒子的动能、一般库伦能、以及多体效应的交换关联势能之和……”

“而此三者的能量,都是可以计算的。”

一边讲解着,陆舟一边用记号笔,在旁边的白板上进行板书着。

这一部分的理论,是通过Hohenberg-Kohn定理得出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难度。

接下来涉及到计算的部分,才是他所要传达,关于理论模型的核心部分。

面对着那支越写越快的笔,面对着白板上越来越多的公式,不少人看的两眼发直,思维运转的速度,甚至快要跟不上陆舟的语速。

凝视着白板上的内容,搁在笔记本上的笔尖不知何时开始便已经停下,斯坦利教授皱着眉,浑浊的瞳孔微微收缩着,小声喃喃自语。

“他在写些什么?”

即便此前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即便此前已经将那个人的论文读过了很多遍,即便坐在这里听着那个人亲自讲解,然而他依旧无法领会到这其中的内涵。

不过,他到底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

虽然距离诺贝尔奖尚且遥远,但相较于一般学者而言,他的能力还是相当出众的。

斯坦利教授皱着眉头,笔尖轻轻的在笔记本上点着节拍。

冥冥之中,他的思绪抓住了什么……

然而那究竟是什么呢?

他不知道。

也想不明白……

除了两眼发直的人之外,也有不少人看的两眼放光,瞳孔中的神色愈渐明亮。

比如埃特尔教授,便是其中之一。

身为理论化学界的诺奖级学者,他对于计算化学本身便有着深刻的见解。

虽然对于陆舟提出的理论模型存在着很多疑问,但这些所有的疑问,主要都是来源于数学方面。

而现在,陆舟已经将这一部分的内容,做了最大程度的细致的讲解,几乎将每一个公式的推导步骤,都呈现在了他的面前。

这些原本存在的疑问,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那平静中带着激昂的声音,在会场内回荡久久不息。

一个小时的时间,恍然如一分钟,转瞬间便逝去。

不知不觉中,陆舟已经写满了第五张白板,并将目光投向了下一张,继续忘我地板书了起来。

在第六张白板上写下了最后一笔,陆舟向后退了两步。

“根据上述论证过程,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

面对着几乎写满的六张白板,正在说着的他,忽然止住了话头,陷入了沉思。

会场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静静地陪着他,一同陷入了沉默。

挂钟上的秒针,静静地转过了一圈。

这最后一分钟的考验,就如一个世纪般那样的漫长。

凝视着白板上的一行行算式,埃特尔教授喃喃自语:“毫无疑问……”

斯特拉曼会长立刻紧张地问道:“毫无疑问什么?”

埃特尔的脸上忽然舒展了一丝会心的笑容,捏在指尖的圆珠笔轻轻放下。

“毫无疑问,这就是新的化学。”

也几乎是同一时间,坐在会场一角的斯坦利教授摘下了眼镜,干枯的手指捏了捏眉心。

毫无疑问。

是他输了。

而且输的很彻底……

不,倒不如说,原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对手。

想到这里,斯坦利教授的心中,忽然反而多了一丝宽慰。

那原本解不开的心结,也在恍然间解开了……

讲台之下,骚动的声音渐渐弥散开来。

不是因为忐忑不安,而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理解了这套理论模型中的内涵。

同一时刻,讲台上的那人,也终于从入定中回过神来。

面对着白板上整齐的字迹,他的嘴角勾起了一丝笑意。

首节上一节301/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