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298节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对于马丁·斯特拉曼(artin·Stratann)教授的名字,陆舟还是早就有所耳闻的。..

这位担任马普学会会长的大佬,曾经担任过马普学会赫赫有名的钢铁研究所所长,同时也是表面化学领域的专家。

在其所研究的领域中,由他发明的开尔文扫描探针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腐蚀科学中的隐藏界面,揭示了金属-聚合物界面的稳定性机理,并且在超薄电解质覆盖金属表面的电化学性质等研究领域均取得了杰出的研究成果。

在燧石图书馆研究计算材料学相关问题的时候,陆舟有研究过他的论文,虽然当时看的是英译版。

至于克利青教授,关于他的成就自不必多提,无论是学理论物理还是凝聚态物理的,只要是学过量子力学的,多少都会在教科书或者文献中看到他的名字。

在他诸多研究成果中最出名的,便是量子霍尔效应,并且因此于85年获得诺贝尔奖。

除了克利青之外,还有马普学会物理化学研究所的所长埃特尔教授,以及曾经和陆舟有过一面之缘的法尔廷斯教授。

和去年见到的时候没什么变化,这位古板而傲慢的日耳曼老头,依旧是那个脾气,对谁都是那副不容易相处的表情。

“你好。”

“额,你好。”

“我们又见面了。”

“……是啊,又见面了。”

陆舟本以为和“同行”见面会比较亲切,结果短短四句话之后,两人之间便没了交流。

不过对于这个傲慢的老头而言,既然出现在了接机的现场,想来也算是以他独特的方式,表示了对自己的认可吧?

毕竟,能让这位大佬给面子的人可不多。

哪怕找遍整个数学界,掰着指头都数不出来几个。

陆舟胡乱分析了一波,觉得自己这么想,应该还是挺有道理的。

有点感冒,今天的更新临时推迟到晚上十点

吹空调着凉了,起来浑身不舒服,一会儿我可能得去医院看下,早上的更新可能赶不上了。

先声明不是断更啊,晚上十点肯定会更出来的。

另外,明天更新时间还是正常的早上十点。

给等更新的朋友们说声抱歉了,实在是不好意思……

第355章 马普学会

接机的仪式不算很隆重,没有簇拥左右的迎宾人员,也没有大张旗鼓一字形排开的车队,除了三位所长和一名会长之外,只有两名随行的研究助理。

根据法尔廷斯教授的介绍,这两位都是马普学会数学研究所的博士,之所以出现在这里,一来是因为有在马普学会有挂职行政工作,至于另外一个更大的理由,便是久仰他的大名。

然而即便如此,两位诺奖大佬和一位菲尔茨奖大佬在这里,本身不算隆重的接机,也变得意义非凡了许多。

不过,身为一名实用主义者,陆舟其实到不怎么在意这些繁文缛节。

当时去斯德哥尔摩领奖的时候,他下了飞机之后还是自己一个人乘坐地铁,一路观光过去的。

这次来柏林,陆舟原本也是打算自己搭车前往下榻的酒店,甚至连乘车路线都事先调查清楚了。

只不过现在看来,这些准备工作似乎有些多余了……

“你简直是个天才,你是怎么想出那些公式的?”在门口坐上了马普学会派来的专车,埃特尔教授刚刚系上安全带,便忍不住问道。

陆舟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燧石图书馆研究文献的时候,薛定谔方程给我带来了很大启发。”

克利青哈哈笑道:“这没什么不可信的,HF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多少都从量子力学中借鉴过灵感。”

很明显不想听这家伙吹嘘,埃特尔教授轻咳了一声,继续问道。

“我看过你的论文,虽然里面部分理论我看的不是很懂,但关于我了解的部分,我有不少地方都存在疑惑。你是如何将多体基态的解准确地简化为基态密度分布之解的?如果是通过薛定谔方程的话,你的理论在结果上又和第一原理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

第一原理计算方法是现代计算化学的核心方法,而其核心理论的来源便是量子力学中的薛定谔方程。这种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然而问题也很大。

首先它的变量数目达到了3N(N为粒子总数)这个天文数字,再一个他的结算结果往往存在较大的争议。

因为不只是变量数目大得惊人,为了让结论变得“好看一点”,添加在里面的经验参数也多到令人发指。

“是,但并不完全是,”陆舟笑了笑,继续说道,“我在研究基态密度分布问题室引入了部分泛函密度理论的概念,比如取原子中指定芯区的半径为ra,称之为截断半径,在截断半径之外的赝波函数和真实价电子波函数ψv相同,从而得到……”

“专业的问题留到一个星期后再去讨论好了,”已经开始感到头大,斯特拉曼会长干咳了一声,岔开了这个话题,看着陆舟继续问道:“这个星期你打算怎么安排?”

手边没有黑板,接下来的部分确实不太好继续讲下去。

陆舟对埃特尔教授做了个无奈的表情,思考了片刻之后,继续说道:“在报告会开始之前,我想先熟悉下这里的环境,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可以推荐给我吗?”

一听到这个话题,克利青教授顿时来了兴致,绘声绘色地说道:“有趣的地方?在整个柏林,没有什么地方比马普实验室更有趣了,要我带你参观下吗?”

陆舟眼睛一亮,立刻说道:“请务必带我观摩一下。”

比起什么勃兰登堡门和国会大厦这些地标景点,果然还是实验室更让他感兴趣。尤其是马普学会的实验室,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可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由一位诺贝尔奖大佬充当导游,这样的机会陆舟自然不会放过。

经过了半个小时的车程,很快抵达了目的地。

在伯尼茨酒店的门口下了车,陆舟从汽车的后备箱里取出了行李。

就在他正准备与几位学者告别之时,陆舟忽然间想起了一件令他困惑许久的事情。

“对了,其实我一直想问一个问题。”

克利青教授和颜悦色道:“如果我能解答的话。”

陆舟笑了笑:“这个问题可能有些无聊,只是出于我个人的好奇心。为什么向我发来邀请函的是凝聚态物理研究所,而不是化学研究所?”

哪怕是数学研究所他都能理解,但由凝聚态物理研究所发出这个邀请……虽然与他的研究不是毫无关系,但还是是令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就在他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

首节上一节298/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