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223节

“这个重担当然不会放在您一个人的身上,”吕老笑着说道,“这次研究会有华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纳米科学研究中心等超过二十多个国家级科研单位投入项目组中,针对新能源领域的各项技术难点进行集中攻坚。锂硫电池是我们新能源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除了您之外,各大研究单位都有专门的课题组,针对这一课题进行技术攻坚!”

“说起锂电池这一领域的专家,我们专家组中的教授们一致推荐您是最合适的人选。我们不是让您改变自己的研究计划,只是希望如果您有新的研究计划,可以优先考虑下锂硫电池这个方向。无论您是要人还是要钱,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满足您的条件!”

听到这话,陆舟不禁暗暗咋舌。

原本他以为吕老说的只是普通的扶持政策,没想高层已经将它当成一项国家重点工程来做了。

如果说前者只是给奋战在前线的科研工作者们空头补给,那么后者便是相当于由国家意志组织一支由各级研究单位组成的“集团军”,在新能源领域打一场大规模的会战。

外人可能无法立刻感觉到这其中的影响,但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手笔却不是一般的大。

对于陆舟而言,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儿,吕老的说法很明确,在研究之外的地方可以向他提供最大程度的优惠。

虽然他不缺钱了,但来自政策面的支持可以帮他免去不少麻烦。

对于吕老的提议,陆舟微笑着点头。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当然没问题!”

……

确定了合作的意向,接下来讨论的就是具体的合作内容。

吕老的提议是,在金陵新划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中,建一座材料学研究所,重点研发锂硫电池相关技术。与此同时,国家会提供五年免税、进口器材退税、三年新能源课题研究补贴等等优惠政策。

至于科研经费,这个钱国家补贴一部分,剩下的那部分则由企业出。

与此同时,金大可以为他的实验室输送专业人才。

和物理一样,材料学同样是金大的优势专业之一,在有机领域和纳米材料领域,不少方向都走到了世界前沿的水平。

吕老开出的这些条件,陆舟都很满意。

不过,这些都不是关键。

最让他关心的重点,还是在研究成果上。

而这也是任何研究人员都会关心的问题。

如果是自然科学的话倒还好说,没那么多利害关系,任何研究成果受益的对象都是全人类。但如果是工科类的研究,受益的对象除了全人类之外,还会具体到组织和个人身上。

其中最具体的体现,便是专利。

对于陆舟的问题,吕老思忖了片刻之后,慎重地做出了答复“我不是企业家,我没法给你一个具体的分成方案。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你在锂硫电池方向做出的成果,会由国家行政担保,在和企业的合作中至少占到三成比例。”

一般情况下,纵向课题是国家出钱给你做研究,国家不考虑盈亏问题,原则上也不会让你用国家的钱肥了自己。

而企业的横向课题,做出来的成果大多会被企业拿走,即便少部分大牛能和资本谈条件,但也绝对拿不到三成这么高的比例。

因为科研就像赌博,投资是个无底洞,企业担负经费的同时也要担负相当大的风险,研究人员能分到一成的,那都是自己掏钱分担风险了的。

至于国外的情况,记得一部叫《生活大爆炸》的美剧就提到过这个话题,在美国大学用学校的研究基金做出的成果,通常情况下也只是教授占25,学校占75。

而企业掏钱的课题,对成果也会要求的更多。

相比之下,吕老开出的条件可以说是相当优厚了,甚至可以说是利用行政权力干涉市场,迫使企业做出让步。

不过,陆舟并不缺钱,而他也确信自己一定能做出来成果。

在听到了这个分成比例之后,虽然知道这是吕老的好意,但他还是婉言谢绝了。

“我不需要企业投资,我可以自己出资。”

听到了陆舟的要求,吕老爽朗地笑道。

“那就好说了,如果陆教授打算自费研究的话,只要这个研究所建在国内,其他优惠政策全部照旧。至于研究成果,当然是全部属于您个人!”

第299章 金陵高等研究所的雏形

对于科研这方面,国家的支持力度确实不含糊。

不管是真的为了不耽误陆舟的时间,还是为了让领导看到自己正在使劲儿,与吕老的会面结束之后的第二天,陆舟便接到了柳书记打来的电话。

说来也挺有趣,陆舟和这位柳书记见过面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得出来,但每一次见面,这位柳书记都能很轻松地营造出两人很熟的错觉。

客套寒暄了几句之后,柳书记在电话中和他约了个时间。

当天下午,陆舟便见到了柳书记的秘书赵正业——一个带着眼镜、看起来很斯文的男人。

“您好,陆教授,我是柳书记的秘书赵正业,您叫我小赵就可以了。”和陆舟握了握手,赵秘书彬彬有礼道。

松开了手,陆舟笑了笑说道“你比我大,我叫你小赵哪能合适,还是叫赵秘书吧。”

“那就按您说的吧,”赵秘书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这边请。”

开车将陆舟带到了高新技术开发园区的旁边。

找了个位置把车停下后,赵秘书取出了一张画着圈的地图,指着上面做了记号的的地方,和陆舟说道。

“这里是仙林大学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概念图,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二期工程也会在一年之内完工。因为政策才刚出来,目前整个开发区只有13家研究单位完成入住,整体来说闲置空间还很大。”

“距离地铁站不远的位置有几种不错的办公楼,目前还在闲置状态,如果您看上了哪里,可以告诉我。”

陆舟摇了摇头说“我做的纳米材料实验对精度要求很高,普通办公楼的施工标准很难满足实验要求,我希望你能帮我找一块空地,我这边自己联系工程方进行施工。”

听了陆舟的话后,赵秘书点头“没问题,这里有很多地皮尚未出售,您看上了哪里可以告诉我,我会替您向书记反映。”

拿着图研究了一会儿,陆舟最终在图上选择了一块看起来还不错的地皮,占地面积101亩,作为研发中心的选址。

而事实证明,他的直觉还是挺准的。

赵秘书开车带他去现场看了一圈,无论是附近的交通还是环境,都相当不错,是个适合搞研究的好地方。

至于具体的施工方案,他会委托星空科技的经理怀特进行工程招标,雇佣专家对工程标准进行评估,这些麻烦的事情就是不用陆舟去操心了。

首节上一节223/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