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81节

……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斯德哥尔摩之行的第四天,随着学术交流会议落下帷幕,陆舟终于到了该和这座城市说再见的时候。

当天傍晚,斯塔凡院士亲自开着一辆沃尔沃,将他送到了斯德哥尔摩国际机场。

“你的房间后天才到期,不在这里多玩两天吗?”

陆舟笑了笑说:“下次来的时候再玩吧,我的祖国还有不少人在等着我回去。”

斯塔凡笑着说:“如果你有机会来这里,记得给我打电话。”

陆舟:“一定!”

拖着行李箱走进了机场,陆舟看了眼航班信息,见飞机还有一小时才起飞,便找了个位置坐下。

在他对面那排椅子上,正好一位三十多岁的华人妇女,抱着一个咿呀学语的小孩子,宠溺地哄着。

趴在妈妈怀里的小丫模样很机灵,乌溜溜的小眼睛到处乱瞄,忽然肥嘟嘟的小手往陆舟一指。

“妈妈,这个大哥哥和书上的人好像呀!”

小孩子嘴真甜。

陆舟笑呵呵地将手伸进了旅行包,摸出来一块金币巧克力。

诺贝尔晚宴上的金币巧克力,是物理学家们打赌最钟爱的“筹码”之一。

克拉福德奖的晚宴和诺贝尔奖规格一样,自然也会供应金币巧克力,唯一的区别只是包装不同而已……至少陆舟是吃不出来内容有什么区别。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送出去。

那位母亲宠溺地拍了拍小丫头的后背,说道。

“叫错了哟,比你大很多的,要叫叔叔哦。”

小丫头歪了歪头:“蜀黍?”

“对!宝宝真乖乖,还有,那个叫杂志。杂志不是书哦……”

“蜀黍!杂志!”

“宝宝真乖~”

母女俩继续旁若无人的交流,陆舟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手上的金币巧克力也默默塞回了旅行包里。

MMP!

不给了!

不过,小孩子那句无心之言,倒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母女俩起身走后,陆舟走上前去,从先前小孩子指的那个书架上,捡起了一本英文杂志。

没想到他照片还真就挂在封面上,而且拍的还挺帅的。

看背景大概是在某个报告会的现场……但他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拍的了。

“《人物》?”

陆舟饶有兴趣地翻开了封面。

当初怀尔斯也上过这个杂志,虽然这个杂志和数学没多少关联,但他很好奇外行人对自己的评价究竟如何。

怀着这样的想法,当看到某一行字的时候,陆舟忽然腼腆一笑,原本被熊孩子破坏的好心情,也瞬间变得不错了起来。

这怎么好意思……

【2016年年度25位最具魅力者】

这25名男女中,有运动员,有歌手,有医生,也有警察,甚至有某国公主……至于教授,只有他一位。

虽然不知道那个英语单词翻译过来有没有帅气这层意思,但陆舟觉得,怎么说也应该有一点。

不对,准确的来说,应该说有不少!

否则的话,为什么是把他放封面上?而不是别人?

毫无疑问,这层逻辑是自洽的!

第254章 凯旋而归

新闻永远比飞机飞得更快,更何况早在陆舟坐上回国的飞机之前,新闻就已经在往国内跑了。

最先报道的自然是CTV的采访。

与前几次只是出现在新闻联/播中顺带播报的一组简讯中不同,这一次,央视是真正将他当成了一件时事热点新闻,放在在了新闻联/播的正片,并且用了1分钟的时间,介绍哥德巴赫猜想与克拉福德奖。

哥德巴赫猜想这个名词,听说过陈景润和“1+2”的人,大多数不会感到陌生。不过克拉福德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比较陌生了。

毕竟,国内从来没有人拿过这个奖,国家自然也不会刻意做这方面宣传。业内人士当然了解这个奖的含金量,至于其余的人,也没必要去了解和自己无关的东西。

不过现在有人拿了这个奖,意义自然是不一样了。

相比起应用科学,基础科学是国内较为薄弱的领域,但薄弱并不意味着放弃。一个克拉福德奖的份量虽然比不上真正的诺贝尔奖,但其在整个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相当有份量的。

一个杰出学者的出现,尤其是一位年轻学者,无论是对于国民自信心,还是对于整个领域发展的带动作用都是巨大的。这种作用不会立刻反应在纸面数据上,但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潜移默化地改变……

江陵小城,陆家一家人坐在餐桌前吃饭。

电视中,正好在放着新闻。

而且,正好放到了央视记者对陆舟的采访。

当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埋头吃饭的小彤抬起头,看到了那张熟悉的脸,小鹿般的眼睛顿时瞪大了。

“沃日……老,老哥?!”

“女孩子别说脏话!马上都要上大学了,文静一点!”

方梅如往常一样数落了小彤一句,但是语气却没什么力度,因为她的眼睛也盯着电视上挪不开。

至于老陆,则是彻底愣住了,别说是忘了教育小彤,连碗边的筷子都停下了。

“这小子……连诺贝尔奖都拿了?”

小彤在旁边吐槽了一句:“爸,你才五十岁就老眼昏花了,人家分明拿的是克拉福德奖。”

“咋说你爹的?这小东西……”老陆虽然嘴上训斥着,脸上却是乐得合不拢嘴。

看到了这新闻,他饭也不吃了,起身便去找手机,给儿子打了过去。

第一遍没打通,响了忙音。

第二遍打过去,这电话才算是打通了。

“喂,你这小子在外面混的可以啊,咋都不吭一声?”

听着手机里熟悉的声音,刚刚走下飞机的陆舟,哈哈笑着说道。

“这不是想给你们一个惊喜嘛。”

在电话里说多没意思,估计还得跟老爹讲半天数学没有诺贝尔奖,克拉福德奖和诺贝尔奖的区别。反正CTV也会替自己科普,干脆就等新闻替自己科普得了,那样反而更有惊喜的感觉。

“我刚下飞机,手机刚才关着……有人在打我电话,先不说了,反正过两天我就回家了。”

老陆乐了,笑着说:“你小子到挺忙,谁打你电话?”

陆舟:“估计是学校吧,先挂咯。”

陆舟确实没有猜错,这电话还真就是金大那边打来的。

不过接不接其实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当他接通这个电话的时候,已经看到了正在打电话的秦院长,以及几个学生在机场入口处拉开的横幅。

【恭喜我校本科、硕士毕业生,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教授陆舟,攻克世界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并荣获克拉福德数学奖。】

这次的横幅有点长,陆舟想装没看见都难。

而且不只是金大的校长许老院士和数院的秦院长在这里,陆舟甚至还看到了金陵市的一把手柳书记,以及一些穿着西装对他笑脸相迎,但他却素未谋面的人。

不过其实不认识也无所谓,如果是一名国内知名学者,或许会需要花点心思和这些领导们打交道。

但陆舟现在的身份是克拉福德奖得主,是被宣传机器力推的青年学者,哪怕和菲尔兹奖的距离,所谓的距离也不过是等一个18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时间而已。

对于这种国际知名学者来说,很多对普通人来说理所当然的规则,对他来说其实已经不再实用。

一见面,许院士便热情地握住了陆舟的手,郑重地晃了晃。

“陆舟教授,你为我们金陵大学,为我们国家,为我们的数学事业带来如此大的一份荣耀,我代表金大的全体师生,对你说一声感谢!”

陆舟谦虚地笑了笑,说道:“校长您言重了,我不过是做了身为一名学者我该做的事情。”

许院士是标准的科研出身,虽然研究的不是数学而是信息安全,但同样身为一名学者的他,知道陆舟并不喜欢在繁文缛节上浪费时间,所以也没有在机场废话太长时间。

简单地嘘寒问暖了两句,他便向陆舟介绍起了柳书记等诸位领导。

除了市里的领导之外,还有两位来自省里的领导,可见国家对他的重视。

不只是如此,省里的领导还透露了一个消息,这事不只是省里,连中央也是高度重视。

至于有多重视,省里来的那位领导只说是大好事儿,具体是什么却微笑不提。

在机场没有耽误太长时间,陆舟很快坐上了学校派来接自己的专车。

许院士和秦院长,自然是和陆舟坐一辆车上。

一番寒暄之后,许院士打住了话头,秦院长清了清嗓子,用不好意思的语气开口。

“……是这样的,经过我们学校和院里的研究讨论,想授予你荣誉教授的头衔,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荣誉教授和客座教授、特聘教授不一样,前者仅仅是一个荣誉头衔,而后两者则是有固定契约和教职的工作合同。

以金陵大学的名气和历史底蕴,荣誉教授的头衔绝对不会辱没了陆舟的身份,不过以金大数学系在国内都是小透明的地位,绝对是沾了一点陆舟的光。

不过陆舟也不在意,且不说金大帮了自己不少忙,能让母校对他的名字引以为豪,本身便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陆舟笑着说道:“当然没问题,不过手续方面不会耽误太久吧?我过两天就得回江陵了。”

马上小彤就要高考了,如果花的时间太久的话,他更愿意等到去美国那边之前再办。

他这次和普林斯顿那边请了一个多月的假,有的是时间。

秦院长哈哈笑着说道:“用不了多久,相关的手续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可以在你的报告会之后,把荣誉教授的证书和学位证一起授予你!”

听到这里,陆舟笑着点了点头:“那就麻烦您了。”

第255章 各自的前途

男生寝室,201号。

自从陆舟走后,四人寝室便成了三个人的寝室。不过即便少了一位优秀的小伙伴,三人的大学生活也没感觉到太多孤单,甚至丰富多彩了许多。

如果说柯尔奖只是飞升的第一步,那么拿到克拉福德奖的陆舟,在数院学子们的眼中便已经位列仙班。至于破碎虚空,脚踏星河,似乎也不是什么遥远的事情。

尤其是那些静静地看着陆舟从学弟变成学长,又从学长变成博导的硕士生、博士生们,每每回忆起那个被神化的名字,便不由对自己凡人的命运一阵唏嘘感慨。

首节上一节181/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