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79节

【陆神这是去旅游了?】

【这是哪儿的夜景?吊大的人来说下。】

【我猜是费城,那里和普林斯顿隔着挺近的。毕竟这里房子太矮,不像纽约。】

【马上要高考,近距离抚摸陆神大腿,顺便吸一口欧气!】

【夭寿啦!陆神竟然没装逼!!!】

看到围脖下面的评论,陆舟不由不好意思一笑。

怎么说话的!

我是那种人吗?

……

次日下午。

古色古香的斯德歌尔摩音乐厅,洋溢着旋律优雅的古典音乐,上千余座位座无虚席。

在简单的开场白之后,一位短发干练的中年女性走上台前,宣布了颁奖仪式的开始。

她的名字叫芭芭拉·坎农(Barbara·on),正是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院长。虽然容颜大多被岁月的鱼尾纹掩盖,但看的出来,这位女士年轻的时候,想必也是一位颜值与学识兼具的学者。

在庄严而又热烈的掌声中,瑞典皇家科学院终身秘书斯塔凡·诺马克院士接替了她的位置,走上台前,宣读了获奖者的名单与颁奖之词。

“……人类的未来在无垠的星空,终有一天,我们会抵达一切目光所及的地方。让我们感谢仰望星空的先行者,让我们为他们送上祝福与掌声!感谢,他们对‘由角动量黑洞及其影响’研究的杰出贡献!”

“天文奖的获得者是,来自新西兰坎特贝里大学的罗伊·克尔教授,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罗杰·布兰福德教授!”

斯塔凡院士抑扬顿挫的声音,点燃了会场内的气氛。

在一片掌声下,两位分别来自新西兰和美国的教授走上颁奖台,从古斯塔夫十六世手中,郑重地接过了奖牌。

站在台下的陆舟,深呼吸了一口气,轻轻整了整胸前的领带。

原本他以为自己会很平静,结果在这最后几秒,还是不得不去试着控制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与华国数学学会颁发的陈省身数学奖不同,也与联邦数学学会颁发的柯尔奖不同,这份荣誉不仅仅是来自数学界的肯定,更是来自整个自然科学界的认可。

台上的斯塔凡院士,继续说道。

“……数学是上帝的语言,而素数是他留在凡世的密码。许多命题本身不一定伟大,但正是因为这些平凡而不简单,复杂却纯粹的东西,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文明,都在悄悄地改变着。”

“感谢他对一系列关于素数问题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数学奖的获得者是……”

“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陆舟教授!”

台下爆发了比先前更热烈的掌声。

如同起伏跌宕的海浪,经久不衰。

在掌声中,陆舟步履平稳地走上了颁奖台。

克拉福德奖成立数十余年来,这是首位华国籍的学者站在这里。

背后两百余名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学者,以及近千余来自各领域不同身份的受邀嘉宾,对他为世界作出的贡献献上祝福与掌声。

而此时此刻,站在他面前的,便是古斯塔夫十六世,以及他的王后希尔维亚夫人。

“祝贺你,陆舟教授!”

白发苍苍的老人脸上带着如沐春风的笑容,将手中的奖牌与证书,郑重地递向了陆舟。

双手接过之后,陆舟和这位国王先生握了握手,点头微笑道:“谢谢!”

掌声再次响起。

一直到这位来自华国的获奖者微笑着站到了一边,斯塔凡院士再次上前,才缓缓平息下来。

然而,对于陆舟而言,他胸中的跌宕起伏的心情,却并未能如那渐渐平息的掌声一样,简简单单地平复下来。

感受着这枚奖牌沉甸甸的份量,一直到那优雅的古典音乐响起,一直到颁奖典礼走向尾声,一直到会场的宾客们开始离席……

陆舟的心情,才回归于平静。

第251章 棋逢对手

克拉福德奖的颁奖典礼虽然已经结束,但关于克拉福德奖的庆祝活动,却才刚刚开始。

颁奖典礼结束之后,陆舟从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的正门走出,正准备坐上门口的专车,前往附近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

然而就在他出现在门口的一瞬间,埋伏已久的记者们便一拥而上,各种话筒和镜头都凑了上来。

只见一位模样姣好的记者小姐姐抢在了前面,迅速问道。

“您好,陆舟先生,我是CTV的记者,请问我可以采访下您吗?”

CTV?

原本陆舟不是很想接受采访的,不过CTV当然还是得给一点面子的。

毕竟,肯定是正面报道。

看着这位年轻的女记者,陆舟和颜悦色地回答道:“当然可以。”

这位女记者抿嘴一笑,问道:“作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华国籍学者,请问您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有什么感想吗?”

“激动、喜悦、以及感谢……”

陆舟停顿了片刻,把他能想到的、对自己有过帮助的名字都谢了一遍。

记者小姐姐继续问道:“我们都知道,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界的皇冠之一,陈景润与‘1+2’的故事也曾经鼓舞过一代华国学子对数学的热情。现在这座大厦最终由您封上穹顶,而很多人对解决‘1+1’问题的意义依旧抱有困惑。那么请问对于您来说,数学的意义是什么?”

陆舟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在思索了片刻之后,忽然开口问了句:“你觉得科学的意义是什么?”

记者没想到陆舟会突然反问,不过莞尔一笑,流畅地回答道:“我觉得应该是改变世界,现代社会所拥有的一切财富,都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突破上。”

陆舟赞许点了点头。

不错,这个记者有点水平。

至少比他以前打过交道的那几个有水平。

所以,他也很乐意和这样的记者交谈。

数学的意义是什么?

仅仅是为了装逼吗?

当然不是。

即便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那么一点,但陆舟觉得,对他来说那就像化学反应的副产物一样,并非主要的。

就好像数学家一般都比较帅气,但帅气并不是他数学好的原因。

至于数学最纯粹的意义……

在无数镜头面前,陆舟笑了笑,对她说道。

“你说的没错,科学的意义在与改变世界。”

“而数学的意义,在于改变科学。”

……

与诺贝尔奖一样,克拉福德奖的颁奖典礼结束之后,还有一场盛大的庆祝宴会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一楼宴会大厅——蓝厅举行。

包括瑞典国王和王后、以及科学院的众多科学家在内,所有人共聚一堂,在热烈的气氛中,分享科学之美。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克拉福德奖简直就像是诺贝尔奖的预演,大概是想让无缘诺贝尔奖的数学家过一过诺贝尔奖的瘾。

为了让这个奖项完成设立它的初衷,至少在宴会的规格上,瑞典皇家科学院是照着诺贝尔奖的规格来的。

比如,在宴会开始之前,绝对保密宴会上的菜肴。

比如,宴会和舞会的场合严格分开,吃饭在蓝厅,舞会在金厅。并且规定每个人的座位,都是固定的……这与现在主流的英式、美式学术会议,多少都有些区别。

在宴会正式开始之前,陆舟碰到了不少熟人,也都一一打了招呼。

比如舒尔茨,比如赫尔夫科特……

隔着太远或者研究太忙的可能来不了,但欧洲的数学学者,尤其是研究素数方向的学者,能来的基本上都来了。

其实陆舟发现,学术会议参加的多了,数学家的圈子就那么大点,如果再精确到某个方向,有哪些大牛甚至掰着指头都能数出来。

不过有一位大佬的出现,对于陆舟来说倒是意料之外。

这个人便是法尔廷斯,代数几何学领域的大牛。

他的名字,曾经在普林斯顿留下了一段传奇。

之所以说是曾经,因为从94年之后,在普林斯顿当了将近十年教授的他,便返回了德国故乡。

至于现在,他已经是马克斯普朗克数学研究所的所长,同时也是数学界四大顶刊之一《数学发明》(Iiones)的主编。

虽然马普所没有普林斯顿那么出名,但其在世界研究机构的排名中也是相当靠前。尤其是在物理学和工程学领域,马普所正在低调进行一个很牛逼的项目,但现在暂且不提。

相比起谦逊有加的查尔斯·费弗曼,法尔廷斯的“日耳曼人式自负”,在普林斯顿留下的传奇丝毫不逊色于其在数学取得的成就。

据说有一次他和彼得·萨纳克(前文提到的普林斯顿数论大牛)下棋,结果输了。老先生不慌不忙,留下了一句被无数普林斯顿人津津乐道的台词:“You-are-better-on-chess,but-I'm-a-much-better-mathemati.”

直白点的意译就是:你棋下得不错,但我数学比你吊。

总之,这位日耳曼老头非常难以相处,不过他确实也有骄傲的资本。毕竟格罗滕迪克仙逝之后,代数几何学的皇位现在不好说,得交给历史去判断。但能和他争一下的,大概也就格罗滕迪克的高徒德利涅了。

至于陆舟和他唯一的交集,大概便是那篇关于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论文。作为六位审稿人之一,法尔廷斯老先生一人便给出过两次修改意见,而且角度相当刁钻。

不得不承认,这位老先生的数学能力和对数学的严谨确实让人佩服。虽然那两次修改陆舟都很顺利的完成了,但其间也算是很下了一番工夫。

而且比较巧的是,这位老先生的座位,正好便在他的旁边。

最让陆舟感到意外的是,就在他考虑着要不要打扰老人家用餐的时候,法尔廷斯伸手拿起了香槟,竟然主动向他搭话了。

“恭喜你获得克拉福德奖,陆舟教授。”

“谢谢!”

深感惊讶之余,陆舟和这位老先生轻轻碰了个杯。

优雅地品了口香槟,只见这位日耳曼老头顿了顿,慢条斯理地继续说道。

“一个月之前,当今的数学家中只有三位有希望超越我。现在我改变了先前的看法,是四个,不是三个。”

听到这句话,陆舟差点没被刚喝进去的香槟给呛到。

握草!

这究竟是在夸人还是在装逼?

感觉碰到对手了……

第252章 令人流连忘返的夜景

首节上一节179/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